图书介绍
中外技术转移模式的比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柳卸林,何郁冰,胡坤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4876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技术转移-对比研究-中国、外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外技术转移模式的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技术转移的使命与理论基础3
第1章 技术转移的使命3
1.1加强科技成果转移与转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4
1.2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基本历程6
1.3中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挑战:以科研院所为例10
1.4本书所关心的核心问题13
1.5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15
第2章 技术转移的基本理论20
2.1技术转移的概念与内涵20
2.2国内外技术转移相关研究概述22
2.3技术转移的主要理论基础26
2.4技术转移的基本过程、方式与模式33
2.5中国科学院技术转移的特殊性39
第二篇 国外技术转移的成功实践43
第3章 美国的技术转移立法43
3.1《拜杜法案》:科技成果转化的产权保障43
3.2《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与《联邦政府技术转移法》:成果转化的组织保障47
3.3《小企业技术创新进步法》:成果转化的基金保障53
3.4《国家合作研究法》:鼓励企业间研发合作54
3.5结论55
第4章 美国大学技术转移模式及启示57
4.1美国大学技术转移的历程与典型模式57
4.2斯坦福大学的技术转移模式与启示60
4.3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转移模式与启示67
第5章 美国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及启示77
5.1美国联邦实验室的技术转移的组织与制度77
5.2美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82
5.3美国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联盟86
5.4美国国家技术信息中心87
5.5美国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管理的启示88
第6章 德国弗朗霍夫协会技术转移及启示90
6.1弗朗霍夫协会概况91
6.2弗朗霍夫的技术转移治理结构96
6.3结论和启示115
第三篇 国内院所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实践121
第7章 中关村地区企业的技术转移经验121
7.1由大学或科研院所派生出来的专职技术转移机构121
7.2孵化器与大学科技园123
7.3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125
7.4由科研院所衍生的企业126
7.5为实现政府目标设立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128
7.6独立的第三方技术转移中介机构130
7.7以产学研合作为契机推动技术转移131
7.8以股权融资模式实现技术转移132
7.9中关村技术转移存在的挑战与发展机遇133
第8章 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的成功实践136
8.1清华大学的技术转移体系136
8.2清华大学的技术转移模式140
8.3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体系的基础145
8.4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技术转移的比较148
第9章 中国科学院技术转移的经验与启示150
9.1中国科学院技术转移概述151
9.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科学院技术转移155
9.3中国科学院的技术转移体系159
9.4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65
9.5结语169
第四篇 中国科学院部分研究所的技术转移案例173
第10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技术转移的最佳实践173
10.1大连化物所概况173
10.2大连化物所技术转移现状175
10.3大连化物所的技术转移体系181
10.4大连化物所的技术转移模式183
10.5大连化物所技术转移的经验187
10.6大连化物所技术转移的案例200
10.7关于大连化物所技术转移的思考207
第11章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技术转移模式210
11.1技术转移与创新的组织体系210
11.2计算所的技术转移模式214
11.3对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所作的贡献221
11.4对分部、分中心技术转移模式的思考223
第12章 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集团的成果转化创业发展之路225
12.1地奥集团概况225
12.2地奥集团发展历史227
12.3对地奥集团发展历程的深入探讨229
12.4对科研院所衍生企业发展的思考235
第13章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功经验236
13.1理化所概况236
13.2理化所技术转移的特色与经验237
13.3典型案例:深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技术的产业化241
13.4总结及启示246
第五篇 全书总结251
第14章 结语与展望251
主要参考文献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