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内陆湖泊湿地湖滨带污染控制及生态修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蔡友铭,王天厚,裴恩乐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2403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69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内陆湖-沼泽化地-污染控制-上海市;内陆湖-沼泽化地-生态恢复-上海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上海内陆湖泊湿地湖滨带污染控制及生态修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绪论3
第一章 湖泊湖滨带湿地概况3
第一节 湿地概述3
一、湿地的定义3
二、功能3
三、中国湿地概况4
四、湿地恢复研究进展5
第二节 湖滨带湿地修复概述6
一、湖泊湿地6
二、湖滨带湿地7
三、湖滨带湿地恢复8
第二章 上海湖泊湖滨带湿地的科学价值10
第一节 湖泊湿地保护现状10
第二节 上海湖泊湖滨带湿地恢复研究价值11
一、上海湖泊研究的必要性11
二、科学技术价值和创新点12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12
一、总体目标12
二、研究内容13
三、需解决的技术关键14
四、技术路线15
第四节 研究区域和研究计划15
一、研究地点介绍15
二、研究计划和内容16
三、参加单位16
一、研究方法87
二、植被特征分析89
第二节 湿地水质和底泥营养物特征99
一、研究方法99
二、结果与分析101
第三节 土壤微生物特征调查与分析105
一、研究方法105
二、土壤细菌特征分析106
三、讨论与结论110
第十章 湖滨带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集成112
第一节 水生、湿生植物在上海地区的生长适应性研究112
一、物候观察与记录112
二、养护与管理118
第二节 湿地绿化植物在不同水位梯度的生长响应研究120
一、材料与方法121
二、结果与分析121
三、讨论与小结125
第三节 大莲湖滨水植物群落恢复对护岸稳定的影响研究126
一、研究方法127
二、结果与分析127
三、结论与讨论128
第四节 长三角地区湖滨带植被恢复群落的配置模式研究129
第五节 大莲湖湿地恢复的植物种类筛选和绿化技术集成示范135
一、大莲湖湿地恢复的植物种类筛选135
二、大莲湖湿地植物群落的营建与管控措施139
三、大莲湖湿地植被恢复的营建集成技术示范142
第十一章 湖滨带湿地水质净化技术研究与集成149
第一节 植被缓冲带对面源污染控制的技术研究149
一、研究方法149
二、结果与分析151
三、讨论与小结154
第二节 大莲湖湿地植物枯落物分解动态研究155
一、研究方法155
二、结果与分析157
三、讨论与小结161
第三节 湖滨带人工湿地的污染控制技术集成162
一、湖滨带面源污染控制的人工湿地技术162
二、湿地植物对污染水体中污染物的净化初步研究165
第四节 大莲湖湿地水质净化途径及人工湿地技术集成示范169
一、大莲湖湿地水质净化技术的植物种类推荐169
二、大莲湖湖滨带植被缓冲带集成技术与示范170
三、大莲湖湖滨带人工湿地集成技术示范172
第四部分 大莲湖土地塑造和河道水系调整及生态种养殖模式研究第十二章 大莲湖土地塑造和河道水系调整177
第一节 大莲湖水源地现状调查分析177
一、大莲湖水源地的水系组成177
二、大莲湖湿地现状评价182
三、大莲湖水源地生态修复思路182
第二节 地形塑造与水系调整技术185
一、概况185
二、地形塑造技术185
三、护坡设计185
四、水系调整185
第三节 修复效果分析186
一、测试分析方法186
二、结果与分析186
第十三章 大莲湖湿地修复区生态种养殖模式研究及示范192
第一节 大莲湖修复区生态状况调查分析192
一、调查和分析方法192
二、水源地生态现状分析193
三、总结197
第二节 大莲湖水源地污染状况分析与修复思路197
一、内源污染198
二、面源污染202
三、点源污染203
四、修复思路203
第三节 生态种养殖技术204
一、水生植物204
二、水生动物增殖205
三、增殖、种植计划205
四、计算依据206
五、结论207
第四节 主要水生经济植物的生态种植技术207
一、综述207
二、技术路线208
三、监测方法和指标208
四、结果与分析209
第五节 生态种植修复管理技术210
一、技术路线210
二、结果与分析211
第六节 生态养殖及影响作用213
一、放流水域、种类和数量结构213
二、生态养殖效益214
三、总结218
第七节 生态种养综合效益分析218
一、生态效益219
二、社会效益分析220
三、宏观经济效益分析220
第五部分 大莲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第十四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223
第一节 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育的迫切性223
第二节 国内外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育实例223
第三节 国内外经验总结和启示227
第十五章 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特征调查228
第一节 土地资源配置与管理228
一、土地资源228
二、土壤特性228
三、土地利用现状229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230
五、工程后的土地利用230
六、不同生境类型的功能231
七、土地配置与管理意见232
第二节 水质调查与水资源管理233
一、调查方法233
二、水质调查分析234
三、水资源动态变化236
第三节 植被调查与生态景观格局237
一、工程前植被情况237
二、工程后植被情况237
三、植被配置方案237
第四节 鸟类多样性239
一、规划区鸟类调查229
二、工程试验区鸟类调查241
三、不同生境鸟类群落分析251
第五节 两栖动物多样性252
一、两栖动物物种组成252
二、两栖动物与生境的关系254
第六节 爬行动物多样性255
一、爬行动物物种组成255
二、爬行动物与生境的关系256
第七节 鱼类多样性257
一、鱼类资源调查257
二、鱼类调查结果258
第十六章 工程恢复效果及关键因子分析263
第一节 工程恢复效果263
第二节 工程前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263
一、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263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268
三、结果分析270
第三节 关键因子分析272
一、土地利用和植被的变化272
二、水资源现状及调整措施273
三、鸟类多样性限制因子274
四、两栖动物多样性限制因子276
五、爬行动物多样性限制因子279
六、鱼类多样性限制因子280
第十七章 工程试验区物种的恢复与保育283
第一节 生境改造和栖息地营造总体目标283
第二节 鸟类生境结构和栖息地营造技术283
第三节 两栖动物生境结构和栖息地营造技术286
第四节 爬行动物生境结构和栖息地营造技术286
第五节 鱼类生境结构和栖息地营造技术286
第六部 分湖泊湿地湖滨带管理案例示范第十八章 淀山湖环湖生态道设计方案293
第一节 基础分析293
一、区域位置293
二、土地利用现状294
三、面临的问题294
第二节 设计构想296
一、设计依据296
二、景观规划方向296
三、规划目标296
四、设计思考点296
五、设计原则296
六、总体景观规划框架297
第三节 方案设计297
一、总平面图297
二、功能及游憩规划298
三、交通流线规划299
四、视线分析300
五、岸线规划300
六、方案详述301
七、竖向设计303
八、植被群落规划305
九、护岸加固方案306
十、细节设计307
十一、总体鸟瞰图308
十二、结束语309
参考文献310
附录1 大莲湖湿地冬季鸟类组成320
附录2 A区各季节鸟类名录323
附录3 B1区各季节鸟类名录325
附录4 B2区各季节鸟类名录327
附录5 B3区各季节鸟类名录329
附录6 C区各季节鸟类名录331
附录7 D1区各季节鸟类名录333
附录8 D2区各季节鸟类名录335
附录9 试验区鸟类名录337
附录10 大莲湖两栖爬行动物名录及丰富度341
附录11 大莲湖鱼类群落结构及丰富度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