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公共投入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技公共投入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性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3888747.jpg)
- 段小华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771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高技术产业-政府投资-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公共投入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2
一 选题背景2
二 研究科技公共投入政策有效性的必要性10
三 研究的意义13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内涵15
一 科技公共投入相关概念15
二 新兴产业相关概念20
三 有效性的概念和内涵25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方法27
一 研究的基本问题27
二 研究方法28
第二章 技术创新、新兴产业与政府干预文献述评30
第一节 技术创新经济学30
一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31
二 技术进步与经济周期35
三 演化经济学与产业技术创新39
第二节 政府干预与产业政策40
一 政府干预的制度因素及经济学解释41
二 政府干预对技术进步的作用46
三 政府干预产业技术创新的常用方式48
第三节 若干国家的产业技术政策52
一 强干预国家的产业技术政策54
二 中等干预国家的产业技术政策59
三 弱干预国家的产业技术政策61
四 小结:产业技术政策的国家制度特征64
第四节 新兴产业的特征、影响因素及政策需求65
一 新兴产业的特征66
二 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67
三 新兴产业的技术类型与政策选择72
四 产业结构调整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74
第五节 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与公共政策的有效性研究77
一 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研究78
二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研究79
三 公共政策的有效性评价80
第三章 科技公共投入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85
第一节 基本研究假设85
第二节 产业技术创新对科技公共投入的政策需求87
一 学科交叉和知识的外溢性对共性技术的研发提出了需求87
二 政府科技投入有利于消除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89
三 科技公共设施和基础条件的普惠性作用90
四 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同创新阶段的需求91
五 科技公共投入对产业技术创新的绩效92
第三节 科技公共投入是产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力量93
一 从技术创新到新兴产业的转化过程94
二 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对支持方式的需求95
三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公共支出政策与其他政策的比较97
第四节 政府选择支持新兴产业的原则、目标和方法98
一 选择支持新兴产业的几个原则99
二 支持的目标、阶段与资源配置方式100
三 我国科技公共投入支持新兴产业的主要方式102
第四章 各国政府支持新兴产业的案例与模式106
第一节 案例选择106
一 案例选取的原则106
二 案例选取简介107
第二节 信息高速公路与美国新经济108
一 新经济现象及其背景108
二 美国科技公共投入体系与结构112
三 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115
四 政府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作用115
五 若干启示117
第三节 政府推动下的TD—SCDMA产业化进程122
一 3G与TD—SCDMA的发展概况122
二 政府的研发支持与商业化推动过程124
三 产业发展情况128
四 TD—SCDMA发展经验与成效129
第四节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与政府科技投入132
一 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33
二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情况136
三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投入情况137
四 国家科技计划及重大专项的投入140
第五节 世界各国推进新能源产业的科技投入政策143
一 美国当前的新能源产业政策144
二 欧盟推进低碳产业的政策146
三 日本的低碳经济政策150
四 韩国的绿色新政152
五 我国新能源的规划、投入与政策155
六 各国新能源政策小结及启示157
第六节 主要模式比较小结159
一 共同点159
二 不同点160
第五章 科技公共投入支持新兴产业的有效性评价方法164
第一节 主要影响因素164
一 一国的工业发展阶段164
二 新兴产业的阶段性特征167
三 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168
四 选择的干预手段169
第二节 有效性评价标准及模型170
一 对评价对象和内容的理解171
二 评价的基本标准171
三 国内外有关评价指标178
四 评价模型182
五 评价方法185
第三节 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及相关讨论185
一 关于目标达成度186
二 关于投入结构189
三 关于产出绩效192
四 关于科技基础条件194
五 关于科技人力资源195
六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96
第六章 我国科技计划支持新兴产业的有效性研究:以863计划为例202
第一节 我国科技公共投入方式的演变202
一 传统的财政科技拨款方式203
二 科技计划的投入方式204
三 税收减免及让渡204
第二节 我国科技计划对新兴产业的支持作用205
一 我国主要科技计划关于支持新兴产业的定位205
二 规划纲要确定的科技重大专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发展动力208
三 “十一五”科技规划有关科技计划的定位209
四 对新兴产业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10
第三节 863计划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绩效评价及国际比较212
一 评价指标体系相关分析213
二 主要指标分类评价及初步分析215
三 国际对比与评价230
第四节 美国ATP计划与863计划的有效性对比研究250
一 美国ATP计划简介250
二 ATP计划的组织实施管理253
三 ATP的支持方式255
四 ATP的产出与绩效257
五 863计划与ATP计划有效性综合对比259
第七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投入方式与政策进展263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阶段性特征及判别依据264
第二节 关于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的初步判断267
一 节能环保产业268
二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68
三 生物产业269
四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69
五 新能源产业269
六 新材料产业270
七 新能源汽车270
八 综合判断271
第三节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投入及政策273
一 有效组织公共研发,形成多样化的技术储备体系273
二 营造有利于各种创新模式并存的制度环境274
三 以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设定,引导新兴产业形成主导设计275
四 引导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新兴产业的成长275
五 建立合理的规制和市场环境,加快促进新兴产业发展276
参考文献277
后记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