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溪堂集》《竹友集》校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溪堂集》《竹友集》校勘
  • 上官涛校勘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3922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宋诗-选集;宋词-选集;宋诗-注释;宋词-注释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溪堂集》《竹友集》校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溪堂集》校勘《溪堂集》卷一赋5

雪后折梅赋5

吊槁杉赋 并序6

感白发赋6

五言古8

豫章行8

读陶渊明集8

和王立之见赠四首8

和徐教授与董元达9

吴迪吉载酒永安寺会者十一分韵赋诗以字为韵予用逸字9

谢吴迪吉以麻源桃实法制黄精见遗10

游逍遥寺以野寺江天豁山扉花木幽为韵探得山字10

游文美清旷亭各以字为韵11

怀李希声11

送临川教授叶端仁赴阙11

同吴迪吉汪信民游西塔寺分韵赋诗以荷花日落酣为韵探得荷花字12

游西塔寺分韵得异字13

游西塔寺分韵得溪字13

与诸友游南湖分韵得红字13

送鹿好古14

送李明道14

送吴秀才赴辟痈14

金溪董秀彦孚闻竹溪六逸之风而悦之作堂面修竹名之曰逸乞余文表章其义予病不能苦思作五字诗以遗之15

和王闲叟见赠兼简李商老15

和洪老赠寂大师16

观蔡规画山水图16

题捉玉轩17

题止蘧轩17

汪文彬载酒率诸人过予溪堂观芝草以煌煌灵芝一年三秀为韵探得煌字17

敝庐遣兴18

与诸友分韵咏古碑探得罗池庙记以池字为韵18

王立之园亭七咏18

顿有亭18

潄醉亭19

大裘轩19

冷然斋19

介庵20

载酒堂20

永日亭21

月中观梅花怀月上人21

赠权师21

《溪堂集》卷二25

五言古25

夏夜杂兴25

送曾伯长26

送汪叔野26

哭陈居士27

翻经台27

三益斋诗28

游西塔寺分韵赋诗怀汪信民以渊明停云诗岂无他人念子实多为韵探得念字28

游西塔寺分韵咏双莲以太华峰头玉井莲为韵探得华字29

游西塔寺探得王夷甫玉柄麈尾以柄字为韵30

拟岘台30

端溪砚31

吴子珍家分韵咏席上果探得橘子以橘字为韵31

伤徐文学31

怀汪信民32

怀汪信民村居32

送胡民望入京33

寄洪龟父戏效其体33

寄洪驹父戏效其体33

寄徐师川戏效其体33

怀吕聘君34

八月十五夜与诸友游湖南玩月34

中秋与二三子赏月分韵得中字35

游西塔寺分韵得处字35

怀李智伯以洪龟父赠智伯诗气盖关中季子心为韵探得盖字36

集西塔寺怀亡友汪信民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为韵探得念字36

和陈倅宜黄书事37

冬至日陈倅席上分赋一阳来复探得复字37

嘲潘邠老未娶38

陈倅席上分韵得我字38

夜过朱仲观饮明日雪作38

广寿寺39

《溪堂集》卷三43

七言古43

龙沙词五迭赠清逸先生43

寄题高彦应长官碧鲜阁(竹乃高令先人所种)43

汪信民顷赴符离约谒告还家为盛集戏作诗嘲之以助一笑仍率诸友同赋44

访吴子珍新居45

送子侃禅师45

丈轩诗46

游宝应寺分咏古迹探得颜鲁公戒坛碑以坛字为韵46

送董元达46

寄题黄文昌觞咏亭47

送姜和父47

送赵德甫侍亲淮东47

送狄朝议48

游逍遥寺咏庭前柏树以老杜病柏诗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为韵得蹙字48

送惠洪上人49

怀李方叔49

送李希颜50

送袁公发50

送谭子仁游太学51

豫章别李元中宣德51

与诸友访黄宗鲁宗鲁置酒于思猷亭席上分韵赋思猷亭诗各以姓为韵子得谢字52

从黄宗鲁乞怪石52

代送柳权郡53

送邹元佐还乡(元佐精于命术)53

送高彦应54

题许邦基却俗轩诗54

次张邦式韵55

再用前韵55

雪56

岁晚书怀56

《溪堂集》卷四59

五言律59

晚晴59

寄李彬59

客至59

秋日书怀59

黄通理邀游南湖60

汪信民载酒令表弟吴迪吉邀予同游南湖60

睡起61

月夜与儿曹露坐庭中61

社日61

南归渡江去家稍近喜而有作61

八月十六日夜玩月南湖用老杜韵62

与宗野宗朴二稚子观蔬圃62

六言排律63

拟岘台63

七言律64

潜心堂64

和陈仲邦野步城西64

寄幼槃弟65

寄徐师川65

暮春感怀65

送朱世英66

怀吴迪吉66

送汪叔野水芝法酝67

用汪信民韵送叔野迎妇山阳67

与高彦应司理游南湖67

陪通守丞议游铁山书堂68

次王直方承务见寄韵68

陪王守游明水68

同信民出城南访正叔共约南湖之游至今不果信民即有长沙之行恐遂爽约戏作诗以督之69

又饮西塔寺游南湖用老杜城西陂泛舟诗为韵69

送梭山朱道人69

次韵汪信民见寄70

送常老住疏山70

闻秦少仪病愈70

游泉庵寺怀璧上人以徐飞锡杖出风尘为韵探得徐字71

寄洪驹父兼简潘子真徐师川71

寄徐师川72

和詹存中种竹72

闻徐师川自京师归豫章72

舟中不寝奉怀齐安潘大临蕲春林敏功73

《溪堂集》卷五77

七言律77

和陈倅泛舟寄莹中德翁印老77

和陈倅灵壁寄莹中二首77

重阳示万同德78

郊行书事78

次董之南韵79

次季智伯韵79

寄饶葆光79

和饶正叔梅花80

与诸人集陈公美书堂观雪以朔雪洗尽烟岚昏为韵探得烟字80

王立之寄书言其子阿宜渐学作诗及问余稚子梦玉安否作诗奉戏80

复用前韵寄李声之子阿大81

五言绝句82

寄洪驹父82

六言绝句83

以水沉香寄吕居仁戏作六言二首83

七言绝句84

题叠翠轩84

闻幼槃弟归喜而有作84

春雪84

梅85

戏题百叶梅花86

春词86

城南87

和饶正叔碧桃绝句87

梨花已谢戏作二诗伤之88

寄查多闻88

醉中排闷89

送曹圣延刘济道归宜春89

端午绝句二首90

南湖绝句戏高彦应司理90

文美约游南湖戏作绝句91

送王禹锡92

哭胡民望92

金石台92

和智伯绝句92

夏日93

夜兴93

亡友潘邠老有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今去重阳四日而风雨大作遂用邠老之句广为三绝句94

送通上人归上高94

仲邦惠菊花诗以戏之95

郊行即事95

《溪堂集》卷六99

诗余99

点绛唇99

重阳99

清平乐99

浣溪沙100

采桑子100

前调100

减字木兰花100

前调101

雪101

醉桃源101

前调102

菩萨蛮102

春昼102

武陵春102

送任民望102

西江月103

木芙蓉103

前调103

前调104

赋筝104

前调104

前调105

代人上许守生日105

前调105

陈倅席上105

玉楼春105

上王守生日105

前调105

前调106

鹧鸪天107

中秋赏月107

前调107

送别107

前调108

鹊桥仙108

南乡子108

虞美人109

七夕109

前调109

前调109

踏莎行110

临江仙110

会饮110

前调111

蝶恋花111

青玉案111

千秋岁112

江城子112

前调113

送别113

蓦山溪113

月夜113

如梦令114

前调114

点绛唇115

浣溪沙115

清平乐115

采桑子116

菩萨蛮116

卜算子116

谒金门116

好事近117

醉桃源117

武陵春117

茶117

柳梢青118

离别118

西江月118

前调118

前调119

燕归梁119

南歌子119

春夜119

望江南120

前调120

浪淘沙120

鹧鸪天120

玉楼春121

七娘子121

渔家傲121

渔父121

《溪堂集》卷七125

序125

送汪信民序125

临川集咏序126

圆觉经皆证论序127

林问录序128

宽厚录序129

记131

淇澳堂记131

三益斋记132

浩然斋记134

介庵记135

小隐园记136

上高净众禅院记137

应梦罗汉记139

寿亭记142

《溪堂集》卷八145

论145

袁盎论145

辨147

毁辨147

陈极孝子辨148

佛斋辨150

书152

上南城饶深道书152

墓志铭155

陈府君墓志铭155

黄君墓志铭157

故承奉郎王及之墓志铭158

许居士墓志铭161

吴德甫墓志铭162

朱德由墓志铭163

《溪堂集》卷九169

墓志铭169

江居士墓志铭169

黄君墓志铭170

故通仕郎晏宗武墓志铭172

张夫人墓志铭175

吴夫人墓志铭176

延陵吴夫人墓志铭179

甘夫人墓志铭180

彭夫人墓志铭182

桂夫人墓志铭184

彭夫人墓志铭186

江夫人墓志铭187

《溪堂集》卷十193

墓表193

陈居士墓表193

桂夫人墓表195

行状198

故朝奉大夫渠州使君季公行状198

祭文205

祭汪伯更教授文205

杂著208

读阮籍传208

读李翱平赋书209

匠者周艺多传210

反求斋对212

习说213

附录215

一、诗文补遗215

二、传记资料222

三、序跋224

四、著录227

五、评论资料232

六、年谱259

《竹友集》校勘《竹友集》卷一古诗279

赋陈虚中振芳堂279

双莲阁279

三益斋280

颜鲁公祠堂280

十八学士写真图281

静寄斋观文忠公墨迹281

与诸友汲同乐泉烹黄蘗新芽282

读吕居仁诗282

王坦夫静寄斋283

示何之忱283

哭董彦孚284

岁将除因诵前贤粲字韵诗慨然有感次其韵请彦光同赋盖子与彦光皆年三十九矣284

复用前韵示内285

送董彦速游仙岩285

寄题云卧庵286

初夏观园中草木286

次董彦速示轮老韵三首287

食藕287

翠云道中观获288

喜刘世基至作诗留之288

中秋示座客289

《竹友集》卷二293

古诗293

雨后秋山293

种松293

同董彦光陈妙音游安乐寺分韵二首294

闻彦光田舍遇火几焚其廪294

许巨源送笋295

灌园295

题顾凯之醉道士图295

题文与可画竹296

寄孙子稷296

登同乐亭饮泉297

吴民载弃意堂297

次董彦光乞米韵298

分韵招无逸兄得益字298

翠云分韵得禅字299

次刘世基韵299

王摩诘四时山水图300

同陈虚中洪驹父登拟岘台观水涨300

送邑尉朱登仕告老归华亭用玉局老仙寄王庆源韵301

晏如堂诗 并序302

题吕隆礼诗后303

次洪驹父游明水韵304

咏二疏304

集庵摩勒园会者十人以他年五君咏山王一时数为韵得时字305

《竹友集》卷三309

古诗309

李成德作二笔几以其一见遗云得样于郄子中家并示长句辄次其韵奉酬309

李成德复用前韵见贻亦次奉和309

次韵郄子中所藏笔几310

朱端甫以画牛一纸遗李成德成德以示予为赋长韵310

次韵成德谢人惠墨牛311

午日311

成德不面逾月仆以病暑未能出谒辄和所寄藁字韵诗奉寄兼柬子中312

碧筩313

感白发313

秋日登鸣玉亭314

次董彦孚韵兼柬之南314

次韵董之南读彦光诗有作314

有怀觉范上人315

次韵彦光睡起病目315

喜汪叔野见过315

追和柳子厚二诗316

饮酒316

寄题朱氏小隐园317

次韵董之南见赠317

陈循中求高丽墨诗为赋长句318

竹友轩318

贯时轩319

读庄子内篇320

《竹友集》卷四325

古诗325

陶渊明写真图325

斸苓轩325

约诸人游罗坊观326

无逸病目以诗戏问327

题戴崧石鼎联句图327

读葛洪传328

读三都赋328

田父招饮不赴328

喜雨329

余赋野香亭前木犀花二小诗盛称此花之妙而江迪彝赋梅花诗以反之往返唱和十数篇二花优劣未决故复长韵示之329

寄题王立之赋归堂330

亦爱轩330

求定斋330

寄饶次守331

读潘邠老庐山纪行诗331

汲古斋332

寄李商老332

《竹友集》卷五337

律诗337

集庵摩勒园观李伯时画阳关图以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为韵得人字赋六言337

次韵董彦速送珍上座还漳江337

招李成德337

采金樱子338

读何易于传338

读严子陵祠堂记338

观渔二首338

潘邠老尝作诗云满城风雨近重阳邠老亡后无逸兄用此句足成四篇今兹重阳只数日风雨不止凄然增怀作二绝句念泉下二人不再作不觉流涕覆面也339

隐居339

秋日登拟岘台二首340

秋暑340

寄汪信民二首340

喜董彦速自仙岩归341

莫莫堂新竹341

夏夜对月341

煎罂粟汤二首341

问刘世基疾342

蔡师直画山水研屏二首342

观棋342

喜晴342

和季智伯病中书事四首343

春寒344

送和香与董彦速二首344

暮春久雨344

晚春书事二首345

和陈虚中与吕少逸唱酬口号345

萤火345

七夕书事345

朱濠州挽词二首346

哭无逸兄三首346

题于逢辰画347

戏咏石榴晚开二首347

端午即事347

书李元亮真牧堂赋后347

题陈阳树石二首348

哭汪信民二首348

杞菊348

络纬349

倦夜349

喜董之南归349

怀祥首座349

《竹友集》卷六353

律诗353

寄李商老兼简文若季弓353

书卧二首353

青精饭三首354

送酒与晏如居士二首354

示李商老兄弟354

夏日游南湖355

咏金来禽355

书怀355

次李商老端字韵356

招汪叔野356

投赠通守陈虚中356

晚晴步塘上356

鸣鸠357

闻吕居仁病未差觅使寄问357

种竹357

次韵季智伯寄茶报酒三解358

怀钟陵旧游358

汤泉泉在法水寺后359

食蟹四首359

以牛胆渍槐子送董之南二首359

送王坦夫由淮南入京360

游安乐寺陈妙音载酒360

闻无逸兄下第归360

李簿家有侍儿妙丽善歌舞诸人惜其死为赋诗予亦赋二首361

久旱喜雨361

植菊361

有怀如璧道人二首362

寄王立之二首362

赠别董彦速四首362

次韵无逸兄见寄363

次汪信民寄无逸韵363

送酥鱼头酱菜与何之忱三首364

立夏日作四绝364

寄刘世基用世基寄之忱韵365

招李商老兄弟时闻权守陈公留之未听其来365

次刘世基韵365

用前韵和董彦速366

夏日书事二首366

余尝会李商老于海昏识吕居仁于符离今已五六年矣偶见二公倡和诗各次其韵一首366

《竹友集》卷七371

律诗371

玉茗花二首371

谩成371

饮酒示座客371

和季智伯金石台不见旧题之作372

悼亡三首372

呈无逸兄373

示舍弟373

寄桃邻居士373

寄无逸四首374

观李伯时阳关图二首374

秋兴375

听曹道士弹琴二首375

寒食出郊375

寄洪鸿父375

有怀潘子真376

食菜376

暮春二首376

春日黄梅花二首377

梅花四首377

送都仲献378

寄题长沙高善时醉月堂378

与江君佐游五福寺观竹二首378

吴彩鸾写真378

戏咏鼠须笔379

山间四首379

移松二首380

次韵吴民载告别觅酒二首380

偶书二首380

题陈先生华山高卧图381

和董彦光立春日二首381

彦光示诗有释氏之语复次韵381

何之忱用前韵示诗复次韵382

从陈妙音觅酒二首382

次韵董彦孚独卧逸堂之句382

送黄柑与彦孚二首382

过金山下作383

独登有美堂383

雨中漫成四首383

送王山人384

《竹友集》卷八387

古赋论辩序记387

怀故园赋387

竹夫人赋388

过隋论389

孝辨391

送卲尉序392

狄守祠堂记393

适正堂记395

《竹友集》卷九399

题跋赞颂铭399

读仁宗政要399

书元稹遗事399

书贾谊传后401

书郑当时传后402

溪堂先生画像赞 并引403

双柏颂 并引403

竹友轩铭 并序404

何之忱抱瓮园铭404

陈无惑宴室铭405

棋局铭406

尺铭406

《竹友集》卷十409

墓铭祭文409

董彦孚墓志铭409

吴伯俞墓志铭410

朱夫人墓志铭411

朱夫人墓志铭412

祭无逸兄文413

祭董彦孚文414

潘邠老哀词415

附录417

一、诗词补遗417

二、传记资料422

三、序跋423

四、著录425

五、评论资料430

六、年谱4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