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执政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熊辉,王孔容著 著
- 出版社: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8387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88页
- 主题词: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泽东执政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毛泽东执政思想的主要渊源1
第一节 前苏共的执政经验是毛泽东执政思想的直接渊源1
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
二、要划分党和政府的职权,实现党的“总的领导”2
三、探索执政的民主形式,引导人民参与国家管理5
第二节 对中外非马克思主义政治遗产的扬弃6
一、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批判吸收7
二、对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9
三、对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批判性借鉴11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1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通向新社会的胜利道路18
一、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
二、明确了中国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民主革命22
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8
一、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29
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社会最伟大的变革31
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奠定了发展中国的物质基础33
第三章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36
第一节 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的提出36
第二节 毛泽东对人民的内涵界定及其意义39
一、毛泽东对人民的内涵界定39
二、毛泽东对人民的结构层次划分43
第三节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46
一、树立权力主体的人民观46
二、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政策观47
三、树立“人民公仆”的行政观48
四、坚决贯彻群众路线49
第四节 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51
一、提高服务于民的本领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决定的51
二、认真组织全党学习,是提高党的执政本领的基本途径54
第五节 提高本领,服务于民64
一、让群众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做社会的主人64
二、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66
三、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70
第四章 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执政73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力量之源73
一、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主体力量73
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源泉75
第二节 努力夯实靠人民执政的政治基础78
一、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78
二、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80
三、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82
四、以推进党的整体建设来为执政提供组织保障83
第三节 建设人民军队,为靠人民执政提供坚强柱石95
一、人民军队是人民群众巩固和发展革命成果的工具95
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97
三、建设人民军队,推进国防现代化98
第五章 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构建执政基本制度104
第一节 民主集中制是毛泽东构建执政制度的根本原则104
第二节 建立与完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制度和机制107
一、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构建国家权力运行基本制度107
二、开创“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的政党关系模式110
三、维护少数民族各项权益,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4
四、创立人民司法体制,构建党执政的法律保障机制117
第三节 一元化领导体制下毛泽东对公共权力科学配置的探索121
一、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国家化、集权化121
二、在一元化领导体制内毛泽东对新型党政关系的探索125
第六章 人民民主与权力监督相结合的执政方式135
第一节 局部执政时期毛泽东对党执政理论的初步探索135
一、支持人民参政议政,对执政的民主方式进行了探索136
二、强调尊重法律,探索执政的法制方式142
三、反对“以党代政”,对构建新型党政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145
第二节 以民主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49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149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50
三、要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51
第三节 领导和支持人民群众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151
一、领导和支持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152
二、动员与组织人民群众参加经济管理156
三、领导和支持人民参与和管理社会文化事业158
第四节 探索和加强权力监督,保证权为民所用167
一、初步建立和完善人民民主监督机制168
二、对法制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加强对权力的法制监督171
第七章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执政党180
第一节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80
一、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思想的形成181
二、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思想的发展成熟183
三、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思想的曲折发展185
第二节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依据186
一、是由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决定的186
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思想理论建设实际决定的188
三、是由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性决定的190
第三节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执政党的主要理论和实践192
一、思想领导是一切领导的第一位193
二、思想教育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中心环节195
三、正确开展党内思想斗争,造就和谐统一的执政党199
四、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执政实践207
五、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础推进执政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213
第八章 不放松经济建设,夯实执政的物质基础217
第一节 建国头七年把集中发展生产作为党执政的中心工作218
一、实现工作中心转移,要求领导干部学习经济建设本领218
二、彻底进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220
三、提出“四面八方”的经济政策,强调不要“四面出击”222
四、“边打、边稳、边建”,调整工业布局225
五、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28
第二节十年全面建设时期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的探索230
一、鲜明提出综合平衡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根本问题230
二、贯彻落实“八字”方针,恢复发展国民经济234
第三节“文革”时期为克服经济建设陷入混乱而作出的努力236
一、“文革”时期“抓革命、促生产”的经济战略和政策237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239
第四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积极探索242
一、提出要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42
二、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分阶段的正确思想245
三、提出了遵循价值规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设想247
四、提出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250
第九章 发展和巩固统一战线,夯实执政基础259
第一节 坚持把统一战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259
一、统一战线策略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260
二、在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逐步发展成熟261
三、建国执政后毛泽东把统一战线作为执政兴国的法宝265
第二节 切实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269
一、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269
二、发展和巩固工农联盟272
三、正确处理执政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275
四、创造性地进行知识分子改造280
五、发展人民政协这一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287
第三节 着力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91
一、把民族平等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之一291
二、巩固和发展我国各民族的团结293
三、维护和扩大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295
四、推动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298
第四节 贯彻正确的宗教政策,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300
一、遵循宗教发展规律301
二、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303
三、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必须坚持的原则306
第十章 努力改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311
第一节 积极营造有利于党执政的国际环境311
一、实施“一边倒”战略,突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与包围312
二、实施“两条线”战略,反霸又反修319
三、“联美制苏”,争取和平国际环境322
第二节 努力构建有利于党执政的国内社会环境328
一、清残镇反剿匪,维护社会稳定328
二、探索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334
三、荡涤旧社会风气,树社会主义新风339
第十一章 拒腐防变,保持无产阶级政党本色349
第一节 大力推进廉政建设349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廉政建设的战略意义349
二、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政建设目标355
三、加强教育,预防腐败360
四、发动群众,民主治腐366
五、从严治党,惩腐扬廉370
第二节 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373
一、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战略思想的提出原因分析374
二、毛泽东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的主要理论与实践379
三、毛泽东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的得与失390
第十二章 毛泽东执政思想的历史评价394
第一节 毛泽东执政思想的历史地位394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思想394
二、初步架构起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和执政的框架398
三、是指导改革开放之前30年党的执政实践的有力武器402
四、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405
第二节 毛泽东对党的执政理论探索的历史局限性409
一、理论准备不足,对马克思主义有些理论理解存在偏差410
二、过分强调意识形态,人为地把阶级斗争扩大化412
三、重政策、轻法律,“依法执政”探索搁浅414
四、以群众运动推动民主政治建设,陷入“群治”无序困境416
五、未有效解决“以党代政”的问题,党委高度集权现象严重417
第三节 毛泽东执政的基本经验419
一、强化党的执政意识419
二、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政绩观423
三、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统筹其他方面的科学发展428
四、着重从思想上加强执政党的建设431
五、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有机统一436
六、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444
七、切实把“拒腐防变”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抓好449
参考文献454
一、专著454
二、硕士、博士学位论文462
三、其他公开发表的论文464
后记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