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苜蓿产业化生产与加工利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苜蓿产业化生产与加工利用
  • 董宽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750821930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6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苜蓿产业化生产与加工利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苜蓿产业的发展概况1

一、苜蓿的起源与分布1

二、苜蓿生产在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3

(一)苜蓿是饵料作物中的首选品种4

(二)苜蓿是主要的轮作作物5

(三)苜蓿是建立绿色粮仓和蛋白质饲料库的重要作物6

(四)栽种苜蓿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7

三、我国苜蓿产业的发展状况7

(一)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7

(二)科技支撑力度强8

(三)苜蓿生产形式多样,各具特色10

四、苜蓿产业化生产的发展前景12

(一)现代高效畜牧业的需求12

(二)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需求13

(三)苜蓿叶蛋白保健食品开发的需求13

(四)退耕还草、生态建设的需求13

(五)西部开发与脱贫致富的需求14

第二章 苜蓿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15

一、苜蓿的形态特征15

(一)根15

(二)茎15

(三)叶16

(四)花16

(五)荚果16

(六)种子17

二、苜蓿的生物学特性18

(一)生长发育18

(二)苜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9

(三)苜蓿的秋眠性22

第三章 苜蓿的品种资源24

一、苜蓿的地方品种24

(一)新疆大叶苜蓿24

(二)陇东苜蓿25

(三)陇中苜蓿26

(四)关中苜蓿26

(五)陕北苜蓿27

(六)晋南苜蓿28

(七)偏关苜蓿28

(八)肇东苜蓿29

(九)敖汉苜蓿30

(十)准格尔苜蓿31

(十一)沧州苜蓿31

(十二)无棣苜蓿32

(十三)淮阴苜蓿32

二、苜蓿的育成品种33

(一)中苜1号苜蓿33

(二)公农1号苜蓿34

(三)公农2号苜蓿35

(四)草原1号苜蓿35

(五)草原2号苜蓿36

(六)新牧1号苜蓿36

(七)新牧2号紫花苜蓿36

(八)新牧3号杂花苜蓿37

(九)图牧1号杂花苜蓿37

(十)图牧2号苜蓿38

(十一)甘农1号杂花苜蓿38

(十二)甘农2号杂花苜蓿38

(十三)甘农3号杂花苜蓿39

(十四)龙牧801苜蓿39

(十五)龙牧803苜蓿40

(十六)中兰1号苜蓿41

(十七)阿尔泰杂花苜蓿41

三、苜蓿的国外引进品种42

(一)金皇后(Gold Empress)42

(二)阿尔冈金(Algonquin)42

(三)费纳尔苜蓿(Vernal)43

(四)苜蓿王(Alfaking)43

(五)巨人201加Z(Ameristand201+Z)43

(六)牧野(Alfagraze)44

(七)8920MF苜蓿44

(八)朝阳苜蓿(Jacklin)44

(九)农宝苜蓿(Farmers Treasure)45

(十)多叶苜蓿(Multifoliator)45

(十一)大叶苜蓿(Leafking)45

(十二)爱菲尼特(Affinity)46

(十三)皇后(Queen)46

(十四)WL252HQ46

(十五)WL32347

(十六)WL41447

(十七)德宝(Derby)47

(十八)德福(Defi)47

(十九)赛特(Sitel)48

(二十)三得利(Sanditi)48

(二十一)WL525HQ49

(二十二)维多利亚(Victoria)49

第四章 苜蓿的栽培技术49

一、苜蓿地的耕作技术50

(一)选地50

(二)整地50

二、苜蓿的播种技术53

(一)种子处理53

(二)播种期54

(三)播种量56

(四)播种方法57

(五)播种深度59

三、苜蓿的田间管理技术60

(一)苗期管理60

(二)杂草防除61

四、苜蓿的灌溉与施肥63

(一)灌溉64

(二)施肥64

五、苜蓿的病虫害防治66

(一)苜蓿病害的防治66

(二)苜蓿虫害的防治69

六、苜蓿在特殊土壤上的种植72

(一)盐碱地种植苜蓿72

(二)沙荒地种植苜蓿73

第五章 苜蓿的收获74

一、苜蓿适时收割的重要性74

(一)适时收割可以提高苜蓿中营养物质的总产量74

(二)适时收割有利于苜蓿新苗的生长发育75

(三)适时收割有利于提高翌年苜蓿草的产量75

(四)适时收割有利于增加收割茬数75

二、苜蓿适时收割的一般要求75

三、苜蓿的收割期76

(一)苜蓿生长期植株的营养物质变化规律76

(二)收割期对苜蓿消化率的影响79

(三)收割期对植株再生和翌年产量的影响79

四、苜蓿收割次数及其再生茎叶的利用81

(一)一年两熟区81

(二)一年一熟区81

五、苜蓿收割的留茬高度82

六、苜蓿的收获机械83

(一)割草机83

(二)摊晒机85

(三)集草器85

(四)打捆机86

第六章 苜蓿干草及草粉的生产技术86

一、苜蓿干草与草粉的营养价值87

(一)苜蓿干草中的营养成分含量87

(二)苜蓿草粉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88

(三)苜蓿草粉中的氨基酸含量88

二、苜蓿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89

(一)苜蓿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89

(二)苜蓿干燥过程中养分的损失89

(三)苜蓿干草加工过程中养分的损失90

三、苜蓿的干燥方法92

(一)自然干燥法92

(二)混合脱水干燥法94

(三)人工干燥法95

(四)其他加速干燥的方法96

四、苜蓿干草的贮存98

(一)苜蓿干草含水量的估测98

(二)苜蓿干草的贮存方法99

(三)苜蓿干草贮存应注意的事项100

五、苜蓿干草的品质鉴定101

(一)饲养价值鉴定101

(二)感官鉴定101

(三)干草的品质标准102

第七章 苜蓿草捆、草粉及草颗粒的加工技术103

一、苜蓿草捆的加工技术103

(一)制作苜蓿草捆的条件104

(二)打捆机械104

(三)苜蓿草捆的制作105

二、苜蓿草粉、草颗粒的加工技术106

(一)苜蓿草粉的生产工艺与设备106

(二)苜蓿草颗粒的生产工艺与设备109

(三)苜蓿草粉、草颗粒的饲用价值109

(四)苜蓿草粉、草颗粒的质量标准与贮存110

第八章 苜蓿青贮饲料的调制技术112

一、苜蓿青贮的优点112

(一)营养物质损失少112

(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113

(三)利于扩大饲料来源113

(四)单位容积内贮量大113

(五)能长年供应青绿多汁饲料113

二、青贮的发酵过程114

(一)植物呼吸期114

(二)微生物竞争期114

(三)稳定保存期115

三、青贮的设施115

(一)青贮窖116

(二)青贮壕117

(三)青贮塔118

(四)青贮堆118

(五)青贮袋118

(六)草捆青贮、拉伸膜裹包青贮119

四、苜蓿青贮饲料的类型及其调制120

(一)青贮饲料的类型120

(二)调制青贮饲料的关键技术124

五、青贮饲料的管理和饲用127

(一)青贮饲料的管理127

(二)青贮饲料的饲用129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130

(一)感官鉴定130

(二)实验室鉴定131

第九章 苜蓿叶蛋白饲料的加工132

一、苜蓿叶蛋白饲料的提取工艺134

(一)提取叶蛋白饲料的原理134

(二)叶蛋白饲料的提取工艺134

二、苜蓿叶蛋白饲料的利用137

(一)叶蛋白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137

(二)叶蛋白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138

三、提取叶蛋白后副产品的利用价值138

(一)草饼的利用138

(二)脱蛋白液的利用139

第十章 苜蓿种子的生产技术141

一、苜蓿种子生产对地区的要求142

(一)种子生产对气候的要求142

(二)种子生产对土壤的要求142

二、苜蓿种子生产对播种的要求143

(一)种子处理143

(二)播种时期144

(三)播种量及播种方法144

三、苜蓿种子田的管理144

(一)疏苗144

(二)清除杂草和异株144

(三)施肥与灌溉145

(四)病虫害防治145

(五)放蜂辅助授粉146

四、苜蓿种子的适宜收获期146

五、苜蓿种子地和种子的管理147

(一)苜蓿种子地的管理147

(二)苜蓿种子的处理与管理147

六、苜蓿种子的品质检验150

(一)品种纯度150

(二)净度150

(三)发芽力151

(四)生活力151

(五)种子水分151

(六)千粒重152

(七)种子健康状况152

七、苜蓿种子的贮存153

(一)贮存条件对种子寿命的影响153

(二)种子贮存前的准备工作154

(三)种子贮存期间的管理155

主要参考文献1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