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
  • 肖沫香,阳作华等编 著
  • 出版社: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ISBN:2255·008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历史1

导论1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1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及其失败2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5

一、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5

(一)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6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0

(四)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北伐战争12

(五)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17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19

(二)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25

(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严重危害。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28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2

三、抗日战争时期37

(一)抗日战争爆发。实现全面抗战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37

(二)坚持团结抗战和反对分裂投降44

(三)党在延安的整风运动49

(四)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53

四、解放战争时期56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56

(二)全面内战爆发,党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作战方针59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60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62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69

一、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69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69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73

(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79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79

(二)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82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83

(三)“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执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85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大动乱88

(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91

(三)“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及经验教训94

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97

(一)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97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的伟大转折99

(三)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纲领的制定106

(四)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109

(五)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10

第二部分 哲学114

导论114

(一)什么是哲学114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15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18

(四)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120

一、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122

(一)世界统一于物质122

辩证唯物论122

(二)物质与运动126

(三)世界物质统一原理的实践意义129

二、物质和意识131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31

(二)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33

唯物辩证法135

一、对立统一规律135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35

(二)内因和外内的关系137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139

(四)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140

(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43

(六)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144

(七)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146

(八)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48

二、质量互变规律152

(一)质、量、度152

(二)量变和持变153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55

(一)肯定和否定155

(二)否定之否定157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践意义159

四、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60

(一)本质和现象160

(二)内容和形式161

(三)原因和结果161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162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163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64

一、认识和实践164

(一)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64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66

(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168

(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169

(五)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172

(六)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74

(七)科学的思维方法174

二、真理176

(一)真理的客观性176

(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177

(三)真理同错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180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82

(一)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186

历史唯物主义186

一、两种历史观186

(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189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191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91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95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97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198

三、阶级、国家、革命201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201

(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203

(三)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204

四、社会意识及其形式205

(一)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205

(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207

(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210

五、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12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12

(二)正确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13

导论218

(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218

第三部分 政治经济学218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221

(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222

垄断前的资本主义经济223

一、马克思发展了的劳动价值论223

(一)商品223

(二)货币225

(三)价值规律226

(四)商品拜物教228

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229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229

(二)剩余价值的分配234

(三)剩余价值的积累238

三、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242

(一)资本的循环与周转242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244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247

一、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247

(一)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特征247

(二)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248

(三)资本输出250

(四)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和帝国主义列强从领土上瓜分世界250

二、帝国主义的发展规律251

(一)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252

(二)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253

(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254

社会主义经济256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256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256

(二)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258

(三)多层次的生产力和个体经济263

(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改革265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68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269

(二)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272

三、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74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275

(二)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278

(三)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283

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和价格体系285

(一)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关系中的作用285

(二)社会主义的竞争287

(三)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288

(一)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290

五、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和经济核算290

(二)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292

六、我国对外的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294

(一)国际性的经济技术交流294

(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296

(三)经济特区299

七、社会主义的分配规律300

(一)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300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301

(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规律303

八、社会主义必然向共产主义过渡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