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杨春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6224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科学方法论-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

一、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1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和功能9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1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21

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21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24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26

第三节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32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32

二、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33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40

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44

第一节 立足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44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4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47

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53

第二节 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57

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57

二、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60

三、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63

第三节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67

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67

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73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76

第二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82

第一节 系统、系统科学和系统研究方法82

一、什么是系统?82

二、什么是系统科学?85

三、什么是系统研究方法?87

第二节 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90

一、生产力系统90

二、生产关系系统93

三、上层建筑系统94

四、人口系统96

五、自然环境系统98

第三节 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101

一、社会有机体101

二、经济社会形态104

三、技术社会形态107

第四节 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109

一、整体性原则110

二、结构性原则113

三、层次性原则115

四、开放性原则117

第三章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122

第一节 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122

一、矛盾与问题122

二、社会矛盾的普遍性125

三、社会的基本矛盾128

四、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130

第二节 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134

一、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134

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136

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142

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146

第三节 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148

一、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148

二、阶级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154

三、阶层矛盾与阶层分析方法160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163

第一节 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163

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163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167

三、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68

四、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71

第二节 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173

一、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173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176

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179

第三节 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179

一、历史主义的方法180

二、科学预见的方法183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187

第五章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191

第一节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191

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191

二、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194

三、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199

第二节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202

一、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203

二、“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205

三、“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207

第三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08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208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作用212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214

第六章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216

第一节 真理与价值216

一、社会现象的两重性:事实性与价值性216

二、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222

三、确定合理的价值向度是社会评价的任务225

四、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要求227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228

一、社会认知的特点228

二、经验观察与事实描述233

三、社会认知的概括、综合235

第三节 社会评价及其标准239

一、社会进步的评价239

二、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242

三、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244

第七章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247

第一节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247

一、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历史”248

二、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252

三、“世界历史”的两重性256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259

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260

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和特点263

三、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266

第三节 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269

一、以世界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270

二、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272

三、正确理解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275

四、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