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动物学
  • 徐润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5521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183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动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动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生物的分界与动物界1

第二节 动物学及其分科2

第三节 动物学发展简史3

一、西方动物学的发展3

二、我国动物学的发展4

第四节 研究动物学的目的和意义6

第五节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7

一、描述法7

二、比较法7

三、实验法7

第六节 动物分类的知识8

一、分类依据8

二、分类等级8

三、物种的概念9

四、动物的命名10

五、动物的分门10

拓展阅读11

思考题11

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2

第一节 动物细胞12

一、动物细胞的一般特征12

二、动物细胞的化学组成13

三、动物细胞的结构13

四、动物细胞周期14

五、动物细胞分裂14

第二节 动物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16

一、组织16

二、器官和系统17

拓展阅读18

思考题18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19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9

一、一般形态19

二、运动19

三、营养21

四、呼吸22

五、排泄22

六、应激性22

七、生殖22

八、包囊和卵囊的形成23

九、群体23

十、生活环境23

第二节 原生动物的分类24

第三节 鞭毛纲(Mastigophora)25

一、鞭毛纲的主要特征25

二、鞭毛纲的多样性26

三、鞭毛虫与人类28

第四节 肉足纲(Sarcodina)29

一、肉足纲的主要特征29

二、肉足纲的多样性30

三、肉足虫与人类31

第五节 孢子纲(Sporozoa)32

一、孢子纲的主要特点32

二、孢子纲的多样性33

三、孢子虫与人类34

第六节 纤毛纲(Ciliata)38

一、纤毛纲的主要特征38

二、纤毛纲的多样性41

三、纤毛虫与人类43

第七节 原生动物的系统发育43

拓展阅读44

思考题44

第三章 中生动物门及多细胞动物的起源45

第一节 中生动物门——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过渡45

一、中生动物的基本特征45

二、中生动物的多样性45

三、中生动物的分类地位46

第二节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46

第三节 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47

一、受精与受精卵47

二、卵裂47

三、囊胚的形成48

四、原肠胚的形成48

五、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49

六、胚层的分化50

第四节 生物重演律51

第五节 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51

一、群体学说51

二、合胞体学说53

拓展阅读53

思考题53

第四章 多孔动物门(Porifera)54

第一节 多孔动物的主要特征54

一、一般形态54

二、水沟系的作用及其类型55

三、骨骼56

四、生殖与发育57

第二节 多孔动物的多样性及分类地位58

一、多孔动物的多样性58

二、多孔动物的分类地位59

第三节 多孔动物与人类59

附:扁盘动物门(Placozoa)60

拓展阅读61

思考题61

第五章 刺胞动物门(Cnidaria)62

第一节 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62

一、辐射对称62

二、两个胚层62

三、细胞组织上的特点62

四、消化、呼吸与排泄65

五、水螅型与水母型65

六、生殖与世代交替66

第二节 刺胞动物的分类与多样性67

一、水螅纲(Hydrozoa)67

二、钵水母纲(Scyphozoa)68

三、立方水母纲(Cubozoa)68

四、珊瑚纲(Anthozoa)69

第三节 刺胞动物与人类70

第四节 刺胞动物的系统发育71

附:栉水母动物门(Ctenophora)71

拓展阅读73

思考题73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74

第一节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74

一、两侧对称74

二、中胚层的产生74

三、表皮和肌肉75

四、消化系统76

五、呼吸与排泄系统76

六、神经系统与感觉77

七、生殖系统79

八、扁形动物的发育与生活方式81

第二节 扁形动物的分类82

第三节 涡虫纲(Turbellaria)82

一、涡虫纲的主要特征82

二、涡虫纲的多样性82

第四节 吸虫纲(Trematoda)83

一、吸虫纲的主要特征83

二、吸虫纲的多样性84

三、重要的吸虫84

第五节 绦虫纲(Cestoida)89

一、绦虫纲的主要特征89

二、绦虫纲的多样性89

三、重要的绦虫89

第六节 寄生现象的起源与宿主更换91

一、寄生现象与寄生虫91

二、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92

三、更换宿主的生物学意义92

第七节 扁形动物的系统发育93

拓展阅读93

思考题93

第七章 纽形动物和环口动物95

第一节 纽形动物门(Nemertinea)95

一、纽形动物的主要特征95

二、纽形动物的多样性95

三、纽形动物在动物界的地位96

第二节 环口动物门(Cycliophora)97

拓展阅读98

思考题98

第八章 线虫动物门(Nematoda)99

第一节 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99

一、外部形态99

二、体壁和原体腔100

三、消化系统101

四、排泄系统102

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102

六、生殖系统103

七、受精和发育104

八、生态和分布104

第二节 线虫动物的分类104

第三节 无尾感器纲(Aphasmida)105

第四节 尾感器纲(Phasmida)107

第五节 线虫动物的系统发育112

拓展阅读113

思考题113

第九章 轮虫动物门(Rotifera)114

第一节 轮虫动物的主要特征114

一、外部形态114

二、内部结构115

三、生殖与发育116

四、生态与分布116

第二节 轮虫动物的分类与多样性117

第三节 轮虫动物与人类117

拓展阅读118

思考题118

第十章 其他原腔动物类群119

第一节 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119

一、腹毛动物的主要特征119

二、腹毛动物的多样性120

第二节 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120

一、棘头动物的主要特征120

二、棘头动物的多样性121

第三节 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122

一、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122

二、线形动物的多样性123

第四节 颚口动物门(Gnathostomulida)123

第五节 微颚动物门(Micrognathozoa)123

第六节 铠甲动物门(Loricifera)124

第七节 内肛动物门(Entoprocta)125

一、内肛动物的主要特征125

二、内肛动物的多样性125

第八节 动吻动物门(Kinorhyncha)126

第九节 原腔动物的系统发育127

拓展阅读128

思考题129

第十一章 环节动物门(Annelida)130

第一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130

一、身体分节130

二、真体腔130

三、循环系统131

四、排泄系统132

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133

六、疣足与刚毛133

七、生殖系统134

八、担轮幼虫134

第二节 环节动物的分类135

第三节 原环虫纲和吸口虫纲136

一、原环虫纲(Archiannelida)136

二、吸口虫纲(Myzostomida)136

第四节 多毛纲(Polychaeta)136

一、多毛纲的主要特征136

二、多毛纲的多样性139

三、多毛纲与人类140

第五节 寡毛纲(Oligochaeta)141

一、寡毛纲的主要特征141

二、寡毛纲的多样性146

三、寡毛纲与人类147

第六节 蛭纲(Hirudinea)147

一、蛭纲的主要特征147

二、蛭纲的多样性149

三、蛭纲与人类150

第七节 环节动物的系统发育150

拓展阅读150

思考题151

第十二章 与环节动物有关的其他小门类动物152

第一节 螠虫动物门(Echiura)152

一、螠虫动物的主要特征152

二、螠虫动物的多样性153

第二节 星虫动物门(Sipunculida)153

一、星虫动物的主要特征153

二、星虫动物的多样性155

第三节 须腕动物门(Pogonophora)155

一、须腕动物的主要特征155

二、须腕动物的多样性与分类地位157

第四节 鳃曳动物门(Priapulida)157

拓展阅读158

思考题158

第十三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159

第一节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159

一、躯体的划分159

二、外套膜160

三、贝壳161

四、消化系统161

五、体腔和循环系统161

六、呼吸器官162

七、排泄器官162

八、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162

九、生殖和发育164

第二节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164

第三节 无板纲(Aplacophora)165

一、无板纲的主要特征165

二、无板纲的多样性165

第四节 单板纲(Monoplacophora)166

第五节 多板纲(Polyplacophora)167

一、多板纲的主要特征167

二、多板纲的多样性168

第六节 腹足纲(Gastropoda)168

一、腹足纲的主要特征168

二、腹足纲的多样性171

第七节 瓣鳃纲(Lamellibranchia)174

一、瓣鳃纲的主要特征174

二、瓣鳃纲的多样性178

第八节 头足纲(Cephalopoda)180

一、头足纲的主要特征180

二、头足纲的多样性183

第九节 掘足纲(Scaphopoda)185

第十节 软体动物与人类185

第十一节 软体动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186

拓展阅读187

思考题187

第十四章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188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88

一、异律分节188

二、外骨骼及其意义189

三、具关节的附肢及其适应意义190

四、肌肉系统191

五、体腔与开管式循环191

六、消化系统191

七、呼吸和排泄191

八、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192

九、生殖与发育192

第二节 节肢动物的分类与多样性192

第三节 三叶虫亚门(Trilobitomorpha)193

第四节 螯肢亚门(Chelicerata)194

一、外部形态194

二、内部构造195

三、生殖与发育196

四、生态习性与分布196

五、分类与多样性196

六、螯肢亚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02

第五节 甲壳亚门(Crustacea)202

一、体形和分节202

二、附肢202

三、内部解剖203

四、生殖与发育208

五、生态习性与分布209

六、分类与多样性210

七、甲壳动物亚门与人类216

八、甲壳动物亚门的起源与系统发育217

第六节 六足亚门(Hexapoda)218

一、外部形态218

二、内部构造223

三、六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229

四、休眠和滞育231

五、六足动物的多态现象与社会性231

六、生态习性与分布232

七、分类与多样性233

八、六足亚门与人类239

九、六足亚门的起源与系统发育239

第七节 多足亚门(Myriapoda)240

一、多足亚门的主要特征240

二、多足亚门的分类与多样性240

第八节 节肢动物的起源及各类群间的演化241

拓展阅读242

思考题243

第十五章 缓步动物、有爪动物和五口动物244

第一节 缓步动物门(Tardigrada)244

第二节 有爪动物门(Onychophora)245

第三节 五口动物门(Pentastomida)246

拓展阅读247

思考题247

第十六章 腕足动物、外肛动物和帚虫动物248

第一节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248

一、腕足动物的主要特征248

二、腕足动物的多样性249

第二节 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250

一、外肛动物的主要特征250

二、外肛动物的多样性251

三、外肛动物与人类251

第三节 帚虫动物门(Phoronida)252

第四节 腕足动物、外肛动物及帚虫动物的系统演化253

拓展阅读253

思考题253

第十七章 毛颚动物与异涡动物254

第一节 毛颚动物门(Chaetognatha)254

第二节 异涡动物门(Xenoturbellida)256

拓展阅读256

思考题257

第十八章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258

第一节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258

一、外形258

二、体壁和骨骼259

三、体腔和水管系统260

四、消化系统261

五、围血和循环系统262

六、呼吸与排泄262

七、神经系统与感觉262

八、生殖与发育262

九、生态习性与分布263

第二节 棘皮动物的分类和多样性264

一、海百合亚门(Crinozoa)264

二、海星亚门(Asterozoa)265

三、海胆亚门(Echinozoa)265

第三节 棘皮动物与人类266

第四节 棘皮动物的系统发育267

拓展阅读267

思考题267

第十九章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268

第一节 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268

一、外部形态268

二、内部结构268

三、生殖与发育269

四、生态习性与分布270

第二节 半索动物的分类和多样性270

第三节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270

拓展阅读271

思考题271

第二十章 无脊椎动物门类的比较与演化272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一般构造和生理的比较272

一、对称272

二、胚层与体腔272

三、体节和身体分部273

四、体表和骨骼274

五、运动器官、肌肉和附肢274

六、消化系统274

七、呼吸和排泄275

八、循环系统275

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275

十、内分泌系统276

十一、生殖系统和生殖276

十二、发育276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系统演化概述277

一、原生动物的起源和演化277

二、多细胞动物的起源277

三、多孔动物的系统发育278

四、刺胞动物的系统发育278

五、扁形动物的系统发育278

六、线虫动物和原腔动物的系统发育278

七、低等真体腔动物的系统发育279

八、软体动物的系统发育279

九、节肢动物的系统发育280

十、后口动物的系统发育280

十一、总担动物的分类地位280

十二、无脊椎动物各门的亲缘关系280

第二十一章 脊索动物门(Chordata)282

第一节 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意义282

一、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282

二、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283

第二节 脊索动物分类概述283

第三节 尾索动物亚门(Urochordata)284

一、尾索动物的主要特征284

二、尾索动物的分类与多样性285

三、尾索动物的起源与演化286

第四节 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286

一、头索动物的主要特征286

二、头索动物的分类与多样性291

三、头索动物在动物演化中的意义291

第五节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291

拓展阅读292

思考题293

第二十二章 圆口纲(Cyclostomata)294

第一节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294

第二节 圆口纲的分类与多样性296

第三节 圆口纲的起源与演化296

拓展阅读297

思考题297

第二十三章 鱼类298

第一节 鱼类的主要特征298

一、体形和皮肤298

二、骨骼系统301

三、肌肉系统304

四、消化系统306

五、呼吸系统308

六、循环系统310

七、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311

八、排泄系统315

九、内分泌系统316

十、生殖系统317

第二节 鱼类的洄游319

第三节 鱼类的分类和多样性320

一、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320

二、硬骨鱼纲(Osteichthyes)323

第四节 鱼类与人类329

第五节 鱼类的起源与演化330

拓展阅读330

思考题331

第二十四章 两栖纲(Amphibia)332

第一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332

一、体形332

二、皮肤333

三、骨骼系统334

四、肌肉系统336

五、消化系统337

六、呼吸系统338

七、循环系统339

八、排泄系统341

九、神经系统341

十、感觉器官343

十一、生殖系统344

十二、习性与分布346

第二节 两栖纲的分类与多样性346

第三节 两栖动物与人类349

第四节 两栖动物的起源与演化350

拓展阅读350

思考题350

第二十五章 爬行纲(Reptile)351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351

一、羊膜卵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351

二、爬行纲的躯体结构352

第二节 爬行纲的分类与多样性364

第三节 爬行动物与人类370

第四节 爬行动物的起源与演化370

拓展阅读371

思考题371

第二十六章 鸟纲(AveS)372

第一节 鸟纲的主要特征372

一、恒温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372

二、鸟纲的躯体结构372

第二节 鸟类的繁殖、生态及迁徙386

一、鸟类的繁殖386

二、鸟类的迁徙389

第三节 鸟纲的分类与多样性390

一、古鸟亚纲390

二、反鸟亚纲390

三、今鸟亚纲390

第四节 鸟类与人类397

第五节 鸟类的起源与演化397

拓展阅读398

思考题398

第二十七章 哺乳纲(Mammalia)399

第一节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399

一、胎生、哺乳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399

二、哺乳纲的躯体结构401

第二节 哺乳纲的分类与多样性418

一、原兽亚纲(Prototheria)418

二、后兽亚纲(Metatheria)419

三、真兽亚纲(Eutheria)419

第三节 哺乳类与人类427

第四节 哺乳动物的起源与演化427

拓展阅读428

思考题428

第二十八章 脊索动物各类群的比较与演化429

第一节 脊索动物一般结构的比较429

一、皮肤与衍生物429

二、骨骼系统429

三、肌肉系统430

四、体腔430

五、消化系统430

六、呼吸系统431

七、排泄系统431

八、循环系统431

九、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432

十、内分泌系统433

十一、生殖系统433

十二、胚胎发育434

第二节 脊索动物的起源与演化434

一、原索动物的起源与演化434

二、圆口纲的起源和演化435

三、鱼类的起源和演化435

四、两栖类的起源和演化435

五、爬行类的起源和演化436

六、鸟类的起源和演化436

七、哺乳类的起源和演化436

八、脊索动物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437

拓展阅读437

思考题437

主要参考书目4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