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力工程师手册 动力卷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力工程师手册 动力卷 上
  • 东北电力集团公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750830616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853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8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力工程师手册 动力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世界电力发展概论1

第一节 世界能源概况1

第二节 世界电力工业发展概况1

绪论1

第三节 电力发展新技术3

1 发电新技术3

2 电网新技术6

3 电力信息技术7

第二章 中国电力发展概论8

第一节 中国能源概况8

第二节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及与国外的差距8

第三节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力工业10

1 全国装机容量的发展10

2 全国电网的发展10

6 积极开发与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11

7 实施“电力扶贫共富工程”11

8 适应两个转变,深化电力体制改革11

5 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1

4 抓好在役机组的改造与提高11

3 搞好需方管理11

9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发和推广适用先进技术12

第三章 新能源概论13

第一节 新能源分类及基本情况13

第二节 太阳能发电13

第三节 风力发电14

第四节 燃料电池(FC)15

第七节 地热发电16

第六节 生物质能发电16

第五节 核电16

第八节 海洋能发电17

第九节 氢能17

参考文献18

第一篇 火力发电机组19

第四章 电厂锅炉19

第一节 燃料特性19

1 煤的组成19

2 煤的性质20

3 煤的分类24

4 煤灰的组成及特性27

1 典型炉型30

第二节 锅炉结构30

2 燃烧设备39

3 空气预热器46

4 锅内主要设备48

第三节 煤粉制备系统61

1 磨煤机和制粉系统的分类61

2 磨煤机性能参数的计算66

3 制粉系统主要附属设备和选择82

4 制粉系统势力计算93

2 通风机的型号与规格102

第四节 通风机102

1 通风机的分类102

3 通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04

4 通风机性能的相似换算106

5 通风机叶轮的跳动公差106

6 通风机的转子平衡106

7 通风机的振动精度108

8 送引风机的平衡品质和振动速度等级108

9 通风机的技术条件108

12 通风机噪声测量方法109

11 通风机的常见故障及其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109

10 通风机主要零部件的材质109

13 通风机的喘振110

14 通风机的选择原则111

15 通风机性能的选择与应用112

16 电厂锅炉动叶可调轴流风机113

17 100MW、200 MW、300 MW和600 MW机组常用的离心式、轴流式风机117

第五节 除尘器118

1 火力发电厂锅炉烟尘的特性118

2 烟尘的危害119

3 干式旋风除尘器120

4 湿式除尘器121

5 袋式除尘器122

6 电除尘器126

7 除尘器的选择131

8 各种除尘器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133

第六节 输煤系统133

1 火力发电厂燃料运输设施的一般概念133

2 煤的解冻和疏松135

3 卸煤装置136

4 堆取料设备142

5 输煤机械144

7 破碎机械147

8 原煤斗147

第七节 除灰系统147

6 辅助设备147

1 灰渣148

2 除灰系统的形式和选择149

3 气力除灰系统150

4 水力除灰154

5 除灰管道161

1 烟风系统阻力的组成164

6 灰场164

第八节 空气动力计算164

2 锅炉烟风系统阻力计算183

第九节 强度计算187

1 锅炉元件的许用应力187

2 锅炉元件的计算壁温187

3 锅炉元件的计算压力190

4 锅炉圆筒形元件上孔排及焊缝的减弱190

5 锅炉圆筒形元件的附加壁厚191

6 锅炉主要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192

7 孔的加强计算196

8 锅炉元件的强度计算方法198

9 锅炉承压元件的强度试验199

10 锅炉受压元件的低周疲劳分析方法200

11 锅炉常用的金属材料201

第十节 热力计算202

1 热力计算方法202

2 热力计算目的203

3 确定炉膛截面尺寸和主燃烧区的高度203

4 按煤粉燃尽决定炉膛容积206

5 炉膛出口温度的选取原则216

6 固态排渣炉膛计算示例217

第十一节 水动力计算220

1 流动特性参数221

2 锅炉管内压力降223

3 流量偏差233

4 热偏差238

5 锅炉内受热管壁温及水冷壁传热恶化238

6 单相流体部件255

7 自然循环锅炉255

8 直流锅炉和辅助循环锅炉265

第十二节 锅炉试验270

1 锅炉热效率试验270

2 煤粉制备系统试验276

3 锅炉燃烧调整试验280

4 风机试验281

5 除尘器试验282

6 空气预热器漏风试验283

7 测点布置284

1 汽轮机型式、参数与系列286

第一节 汽轮机总论286

第五章 汽轮机286

2 汽轮机装置的热力循环297

3 效率299

4 热经济性指标300

5 汽轮机组热平衡与热力系统301

第二节 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计算303

1 级的热力计算303

2 结构要素的确定308

3 多级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计算308

4 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现代化改造311

第三节 汽轮机的结构与强度313

1 汽轮机的构成313

2 动叶片强度314

3 叶片振动330

4 隔板强度339

5 叶轮强度和振动342

第四节 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348

1 机械振动及测量348

2 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及扭转振动353

3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的诊断356

4 转子的平衡359

第五节 调节、保安、油系统362

1 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362

2 调节系统静、动态特性364

3 油系统366

4 调节系统试验369

5 典型调节系统静态计算372

6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377

第六节 汽轮机的运行384

1 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及维护384

2 汽轮机的启动387

3 汽轮机的停机393

4 汽轮机的热应力及寿命管理398

5 汽轮机组的调峰技术402

6 几种典型事故及预防402

第七节 汽轮机组热力试验405

1 试验分类、任务、目的及主要特点405

2 试验热力系统及测点布置405

3 试验规程和精确度等级(不确定度)407

4 测量方法和仪表407

5 试验的实施418

6 试验结果419

7 试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计算426

第八节 凝汽设备432

1 凝汽器分类432

2 大型凝汽器技术特性433

3 凝汽器材料及管束排列435

4 凝汽器的热力计算439

5 多压凝汽器444

6 凝汽器的附属设备446

7 凝汽器的运行和维护447

第九节 给水加热器450

1 给水加热器分类450

2 给水加热器常用的技术数据450

3 给水加热器常用性能技术指标452

4 大型机组高压加热器结构特点及其主要参数452

5 给水加热器的热力计算455

6 给水加热器的运行与异常处理459

第十节 除氧器461

2 除氧器分类与结构462

1 给水除氧方式及溶解氧量标准462

3 除氧器的计算466

4 除氧器运行468

5 维护和检验472

第十一节 水泵472

1 火电厂主要泵类的特点和结构472

2 水泵的运行与调节480

3 水泵的节能改造505

4 水泵的试验513

第十二节 核电和地热汽轮机组518

1 核电汽轮机组518

2 地热汽轮机组528

第一节 热工测量533

1 温度测量533

第六章 热工自动化533

2 压力和压差测量539

3 流量测量550

4 液位测量558

5 开关量测量564

6 显示仪表568

第二节 模拟量控制575

2 汽包水位全程控制系统576

1 汽包锅炉的控制任务576

3 汽包锅炉汽温控制系统581

4 汽包锅炉燃烧控制系统583

5 直流锅炉自动控制系统586

6 高低压旁路控制系统590

7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592

第三节 开关量控制596

1 概述596

2 手动控制596

3 连锁控制600

4 热工保护603

5 顺序控制605

6 开关量控制装置622

第四节 锅炉机组保护系统624

1 再热器保护624

2 直流锅炉断水保护625

3 锅炉主汽压力高保护625

4 锅炉水位保护625

5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626

1 概述636

第五节 汽轮机组监控系统636

2 常用监视仪表637

3 汽轮机监视系统642

4 汽轮机紧急跳闸系统653

5 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的超速保护654

6 对汽轮机组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及功能检查655

第六节 分散控制系统658

1 火电厂对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658

2 推荐的八种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664

3 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情况683

1 气动基地式调节仪表686

第七节 基地式调节仪表及执行器686

2 执行器690

第七章 电厂化学701

第一节 水的特性及其在电厂中的应用701

1 水中主要杂质及影响701

2 水的物理化学特性701

3 天然水中主要化合物的特征706

4 我国火电厂用水分类及概况707

5 水样的采集和水质分析项目及方法707

1 预处理系统712

第二节 锅炉补给水预处理712

2 出水品质713

3 水的混凝处理713

4 水的澄清处理720

5 水的过滤处理724

6 活性炭吸附730

第三节 锅炉补给水的除盐732

1 离子交换水处理732

2 膜分离技术752

4 凝结水处理氨化混床工艺特性757

3 凝结水除盐混床工艺特性757

1 凝结水处理的目的及系统选用757

2 前置过滤器的技术特性757

第四节 凝结水净化处理757

第五节 给水处理761

1 给水质量标准761

2 给水水质控制762

3 热力除氧762

4 化学除氧763

5 pH值调节765

6 加氧处理766

第六节 锅炉水质控制及水汽系统的腐蚀与防护767

1 盐类的携带及沉积物的形成767

2 锅内磷酸盐处理769

3 直流炉炉水处理771

4 腐蚀与防护772

第七节 循环冷却水处理774

1 冷却水系统774

2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物质平衡及盐类浓缩775

3 防垢处理776

4 冷却水系统的腐蚀及其防护782

5 冷却水中的微生物及其控制787

6 水质稳定性的判断789

7 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法比较790

8 凝汽器的化学清洗793

第八节 锅炉的化学清洗794

1 锅炉化学清洗的必要性794

2 化学清洗依据795

3 化学清洗介质795

4 缓蚀剂798

5 化学清洗工艺799

6 化学清洗系统802

7 清洗过程中的化学监督804

8 清洗废液处理805

第九节 化学监督仪表806

1 电厂常用的在线化学监控仪表简述806

2 电厂在线化学监控仪表的配置807

3 电厂热力系统在线化学仪表的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等级808

4 几种在线化学仪表的检验项目与技术要求808

5 电厂化学化验室仪器设备配置811

1 电力用煤特性及分类814

第十节 电力燃料814

2 电力用煤采制样技术要求817

3 电力用煤的性能分析820

4 煤质检测的重要意义821

5 燃油特性及其检测821

第十一节 电力用油822

1 电力用油的分类822

2 电力用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炼制824

3 电力用油的添加剂824

4 油的理化、电气性能824

5 油标准827

6 油务管理及安全运行837

7 废油的再生处理841

第十二节 SF6绝缘气体841

1 SF6气体的基本特性841

2 SF6气体的制备842

3 SF6气体质量标准及测试方法842

4 SF6气体的监督和管理844

5 SF6电气设备与其他绝缘介质电气设备的性能比较847

2 制氢设备848

1 制氢原理和制氢系统848

6 SF6气体的安全使用848

第十三节 氢站848

3 氢站技术指标849

4 制氢设备的运行与维护850

5 气水分析852

第八章 电厂金属854

第一节 电厂金属材料854

1 金属学基础知识854

2 钢的热处理858

3 钢铁的分类及钢号表示方法863

4 电厂锅炉及压力容器用钢888

5 汽轮机和发电机用钢896

6 紧固件和铸钢件用钢903

7 耐磨合金908

8 金属表面保护912

第二节 金属短时力学性能试验926

1 金属拉伸试验927

2 金属冲击试验929

3 金属弯曲试验931

4 金属硬度试验932

1 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938

第三节 金属长时性能试验938

2 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的外推方法939

3 金属应力松弛试验942

第四节 电厂金属化学分析943

1 元素分析943

2 耐热钢的碳化物相分析953

3 光谱分析955

第五节 焊接957

1 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957

2 金属焊接性与试验959

3 焊接坡口类型与符号960

4 焊接应力与变形962

5 焊接材料962

6 金属材料的焊接966

7 金属热切割971

8 金属表面堆焊与热喷涂971

9 焊接质量控制972

10 计算机在焊接领域中的应用973

1 无损检测概况974

2 超声检测974

第六节 金属材料无损检测974

3 射线检测982

4 磁粉检测987

5 渗透检测989

6 涡流检测990

7 INTERNET与无损检测991

第七节 金相分析991

1 光学金相分析991

2 电子显微分析996

3 金属X射线衍射分析998

第八节 失效分析999

1 概述999

2 失效的类型和特征999

3 失效原因1000

4 失效分析程序1000

5 火电厂金属部件失效的一些判据1001

第九节 实验应力分析1005

1 实验应力分析方法1005

2 应变电测法1006

1 概述1019

第十节 断裂力学方法及其应用1019

2 线弹性断裂力学1020

3 弹塑性断裂力学1022

4 处理裂纹扩展的断裂力学方法1023

5 常用断裂力学试验方法1024

第十一节 疲劳强度1027

1 金属疲劳的常用术语1027

2 金属疲劳破坏机理1027

3 金属的疲劳强度及常用材料的疲劳强度参数1028

5 腐蚀疲劳1031

4 高温疲劳1031

6 热疲劳和热机械疲劳1033

7 提高工件疲劳强度的方法1033

第十二节 寿命评估1033

1 机组部件主要损伤机理1033

2 机组寿命评估所需资料1034

3 关键部件寿命评估程序框图1035

4 对关键部件寿命评估推荐的方法1035

第九章 电厂管道1038

第一节 管子的选择1038

1 管径的选择1038

2 管壁厚度计算1040

3 管道设计温度和压力的确定1043

4 管道流速1045

5 管材的选用与许用应力1046

第二节 管道的膨胀补偿和应力计算1051

1 管道的膨胀1051

2 管道热膨胀的补偿1051

3 管道的应力验算1055

2 异径管1058

1 变管及弯头1058

第三节 管道附件选择和计算1058

3 三通1059

4 封头和堵头1062

5 孔板1063

6 法兰组件1064

第四节 管道附件阻力系数和压力损失计算1065

1 管道附件的阻力系数1065

2 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1073

1 一般规定1077

2 支吊架荷载计算1077

第五节 管道的支吊架1077

3 支吊架间距计算1078

4 弹簧选择1079

第六节 阀门1079

1 阀门分类和用途1079

2 阀门型号的编制方法1079

3 管道阀门的选择1081

4 安全阀的选型和计算1082

5 减压阀的选用计算1083

参考文献1085

第一节 启动调试程序及主要调试项目1090

2 主要调试项目1090

1 启动调试程序1090

下册1090

第十章 概论1090

第二篇 火力发电厂启动调整试验1090

第二节 启动调试的全过程质量管理1095

1 启动调试质量管理的目标1095

2 质量管理方法1095

3 启动调试的技术监督1095

1 通风试验1096

第一节 通风试验及炉内空气动力场试验1096

第十一章 锅炉机组设备启动调试1096

2 炉内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1098

3 试验结果的分析整理1099

第二节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启动调试1100

1 密封间隙的调整1100

2 投运前的检查与试验1101

3 防止腐蚀和积灰的措施1101

4 空气预热器的漏风试验1101

5 空气预热器再燃烧的预防和处理1101

2 影响电气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1102

3 电气除尘器的验收1102

第三节 电气除尘器启动调试1102

1 电气除尘器的性能1102

4 电气除尘器的试验1103

第四节 汽水管道的水冲洗1103

1 概述1103

2 水冲洗1103

3 蛇形悬垂管组的“气塞”消除1103

3 吹管方式1104

2 蒸汽吹管的范围1104

1 吹管的目的1104

第五节 蒸汽管路的吹洗1104

4 吹管参数1105

5 吹管临时系统的设计1105

6 吹管控制要求1107

7 吹管质量标准1107

8 吹管计算1108

第六节 安全阀调整1110

1 概述1110

2 安全阀排汽量的估算1110

3 安全阀的调整试验1111

第七节 锅炉机组防爆1113

1 概述1113

2 锅炉炉膛的防爆1114

3 制粉系统的防爆1114

第八节 制粉系统启动调试1115

1 概述1115

2 煤粉特性及主要设备调整1116

3 制粉系统设备的调整与试验1118

3 锅炉带负荷试运及燃烧调整1119

2 整套启动试运1119

第九节 锅炉机组整套启动试运及燃烧调整1119

1 概述1119

4 机组甩负荷试验的锅炉协调工作1123

第十节 除灰吹灰系统调试1124

1 概述1124

2 除灰渣系统的启动调试1125

3 吹灰系统的启动调试1126

第十一节 风机的调试1128

1 概述1128

2 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128

3 风机性能试验1128

4 风机运行和调节1129

5 风机现场动平衡法1130

2 蒸汽管道的吹洗1132

3 水管道冲洗的一般要求1132

4 油系统循环冲洗及试运1132

第一节 管道系统的吹洗和冲洗1132

第十二章 汽轮机设备启动调试1132

1 对管道系统清洗的要求1132

第二节 泵类的调试1135

1 常用技术资料1135

2 泵类调试项目和一般程序1137

3 泵类试运应达到的要求1137

1 箱类调试项目和程序1140

2 器类(加热器)调试项目和程序1140

第三节 箱、器类的调试1140

第四节 汽轮机液压调节及保安装置调试1141

1 凝汽式机组调节系统静态调整试验1141

2 调节系统静态试验1141

3 调节系统动态特性试验1143

4 带调整抽汤和背压式汽轮机调试1144

第五节 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调试1145

1 DEH数字电液调节系统1145

2 DEH系统的性能1145

3 DEH系统的检测和调试1145

2 主机联锁保护试验项目1146

1 主机联锁保护试验前的条件1146

1 整套启动调试内容1146

第七节 汽轮发电机组整套启动调试及试运行1146

5 启动及带负荷试验1146

4 电液联调试验(电液并存)1146

第六节 汽轮发电机组联锁保护试验1146

2 整套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1147

3 汽轮发电机组启动及空负荷试运行1148

4 汽轮发电机组带负荷试运行1151

5 整套启动试运工程总结及技术文件1151

第八节 发电机氢系统调试1151

1 发电机氢系统严密性试验标准1151

1 启动前检查1152

2 汽轮机启动时蒸汽参数的匹配1152

2 漏气(氢)量计算1152

第九节 汽轮机组启动操作要点1152

第十三章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调试1157

第一节 热工测量和信号回路调试1157

1 概述1157

2 温度、压力、差压测量回路调试1157

3 就地流量测量回路调试1162

4 物位测量回路调试1165

5 成分分析测量回路调试1169

6 机械量测量回路调试1175

7 物料称重装置测量回路调试1177

8 其他监视回路调试1178

9 热工信号回路调试1178

第二节 开关量控制系统调试1181

1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1181

2 汽轮机紧急跳闸保护系统1186

3 电动给水泵保护系统1186

4 顺序控制系统1187

第三节 自动调节系统调试1189

1 概述1189

2 自动调节装置的检查与校验1191

3 系统安装检查1198

4 手动操作试验与执行器的系统调试1200

5 系统静态参数的计算与鉴定1201

6 系统开环试验与闭环仿真试验1205

7 系统的可控性确认与对象的动态特性试验1206

8 系统动态参数的整定与投入1212

9 自动调节系统的品质考核1218

1 凝聚澄清1220

第二节 原水预处理系统调试1220

3 水处理启动调试的一般过程1220

1 水处理设备启动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1220

第一节 水处理设备调试概述1220

第十四章 电厂化学设备调试1220

2 水处理设备启动调试前的准备工作1220

2 水的过滤处理1222

3 活性炭吸附1226

1 离子交换树脂的技术参数1227

2 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方法1227

第三节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调试1227

4 曝气、过滤除铁系统1227

3 离子交换器石英砂垫层的化学稳定性试验1229

4 化学除盐系统进出水水质指标1229

5 除盐设备的工艺参数1229

6 除碳器1231

7 再生系统的调试1231

8 填料的装填及处理1232

第四节 膜处理系统调试1232

1 反渗透装置1232

2 电渗析1233

1 前置过滤1234

第五节 凝结水处理系统调试1234

2 高速混床1235

第六节 循环水处理系统调试1237

1 循环水的水平衡1237

2 循环水的浓缩倍率1237

3 水质稳定性的判断方法1237

4 循环水的处理1239

5 循环水补水的处理1241

2 启动调试方法1242

1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242

第七节 制氢设备启动调试及氢冷发电机充氢1242

6 凝汽器铜管硫酸亚铁镀膜1242

3 氢冷发电机充氢1243

第八节 锅炉及热力系统化学清洗1243

1 化学清洗前的准备工作1243

2 化学清洗的有关计算1244

3 化学清洗系统的连接1245

4 化学清洗工艺过程1245

5 化学清洗废液的处理1247

9 凝汽器的化学清洗1248

8 蒸汽加氧吹扫技术1248

7 中、低压锅炉的碱煮1248

6 清洗质量的检验1248

第九节 锅炉给水、炉水处理及整套设备启动的化学监督1249

1 给水处理1249

2 炉水处理1249

3 锅炉排污1249

4 启动前的冲洗1251

5 机组洗硅运行1252

6 水汽标准1252

7 核电站水化学工况1256

参考文献1258

第三篇 火电厂建筑工程1259

第十五章 概述1259

第一节 火电厂建筑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分类1259

1 火电厂建筑工程的基本要求1259

2 火电厂建筑工程分类1259

第二节 火电厂工程勘测1260

1 工程地质1260

2 水文地质1261

4 工程测量1262

3 工程水文气象1262

第十六章 火电厂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1264

第一节 厂址选择1264

1 基本要求1264

2 厂址选择的运作程序1265

第二节 火电厂总体规划及总平面布置1266

1 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1266

2 总平面布置1266

2 竖向布置的一般规定1268

1 竖向设计的任务及主要内容1268

第三节 竖向布置1268

3 竖向布置方式1269

第四节 管线综合布置1269

1 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1269

2 厂区管线的分类及分布情况1270

第五节 交通运输1270

1 火电厂交通运输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270

2 火电厂燃料运输方式的选择1271

第一节 主厂房的建筑布置1273

1 主厂房建筑布置要求1273

第十七章 热力系统和除尘排烟系统建筑1273

2 主厂房建筑布置的常见型式1274

3 主厂房建筑装修1276

4 集中控制楼(单元控制室)建筑布置1276

5 集中控制楼(单元控制室)的常见布置形式1277

6 集中控制楼(单元控制室)装修1277

7 主厂房建筑防火1277

第二节 主厂房的结构布置1278

1 一般要求1278

2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1279

3 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1280

4 火电厂主厂房伸缩缝间距1281

5 钢结构1281

第三节 汽轮发电机基座1283

1 基础的结构布置与选型1283

2 基础的振动振幅1283

3 机器的扰力计算1283

2 设计要点和一般规定1284

1 基础类型1284

第四节 辅助设备基础1284

4 可不作动力计算的条件1284

5 构造与配筋1284

第五节 除尘排烟系统建筑1285

1 除尘排烟系统建筑的内容和要求1285

2 建筑和结构布置特点1286

1 燃煤系统建筑物的内容和要求1289

2 建筑和结构布置1289

2.1轨道衡1289

第一节 燃煤系统建筑1289

第十八章 燃料供应系统和除灰系统建筑1289

2.2卸煤沟和翻车机室1290

2.3干煤棚1292

2.4输煤地道和栈桥1293

2.5碎煤机室1294

第二节 除灰系统建筑1294

1 除灰系统建筑的内容和要求1294

2 建筑和结构布置1295

2.1灰渣泵房1295

2.2储灰场1295

第二节 供水系统建筑1299

2 建筑和结构布置1299

1 地表水取水建筑物和水泵房1299

第十九章 水处理系统及供水系统建筑1299

第一节 水处理系统建筑内容和要求1299

1 基本要求1299

2 地下水取水建筑物1305

第三节 冷却塔1306

1 冷却塔的分类1306

2 冷却塔的组成1306

3 冷却塔构造要求1308

4 冷却塔防冻措施1309

第二十章 电气系统建筑1310

第一节 电气系统建筑的内容和要求1310

第二节 建筑和结构布置1310

1 主控制楼(网控楼)1310

2 屋内酸电装置室1311

3 屋外配电装置1312

1 荷载的分类1315

2 荷载值1315

第一节 荷载1315

第二十一章 火电厂结构设计1315

3 其他1320

第二节 地基基础和地下结构1320

1 地基基础1320

2 地下沟道及隧道1325

第三节 地上结构1326

1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1326

2 钢结构1326

3 楼面结构1330

4 墙体1331

第二十二章 火电厂建(构)筑物抗震设计1333

第一节 一般规定1333

第二节 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1334

1 可不进行抗震验算的结构1334

2 地震作用组合1334

3 突出屋面的结构及连接点的地震作用增大系数1334

第三节 地基与基础1334

1 软弱地基1334

第四节 主厂房抗震1335

1 抗震措施1335

3 桩锚入承台的要求1335

2 桩基1335

2 抗震验算1336

3 抗震构造措施1337

第二十三章 混凝土工艺1339

第一节 材料1339

1 水泥1339

2 砂1340

3 碎石和卵石1340

4 混凝土外加剂1342

第二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343

1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1343

2 水灰比1343

3 用水量1343

4 水泥用量1344

5 砂率1344

第三节 混凝土拌制1344

1 混凝土原材料的偏差1344

2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1344

1 大体积混凝土1345

第四节 混凝土运输和浇筑1345

第五节 大体积混凝土和膨胀混凝土1345

2 膨胀混凝土1346

参考文献1347

第四篇 水电站1348

第二十四章 水力发电1348

第一节 水能利用1348

1 水库调节性能的分类1348

2 水库调节性能的判断1348

3 水库特性1349

4 径流调节计算的原理和方法1350

5 水库洪水调节1352

6 水电站的水能计算1353

7 抽水蓄能电站的水能计算1355

第二节 水库调度1356

1 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1356

2 水电站水库调度图1356

3 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长期最优运行准则1357

4 水库洪水调度1357

1 入库设计洪水1359

2 分期设计洪水1359

第三节 工程水文1359

第二十五章 水工建筑物1360

第一节 大坝1360

1 坝型与坝址1360

2 大坝安全监测1363

3 大坝的维护与加固1368

第二节 泄洪建筑物1375

1 泄洪建筑物的型式1375

2 泄洪建筑物的结构1376

3 空蚀1386

4 泄洪建筑物的运行与维护1388

第三节 引水道与厂房1390

1 结构1390

2 运行与维护1395

第四节 水工金属结构1401

1 概述1401

2 水工金属结构的类型1401

3 水工金属结构的运行与维护1404

1 水轮机1413

第二节 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1413

第二十六章 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1413

第一节 概述1413

2 调速器及公用系统1433

第三节 水轮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1453

1 水轮发电机的基本数据与结构1453

2 励磁调节器1458

3 水轮发电机运行1466

4 水轮发电机的检修与增容改造1471

1 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目的及内容1476

2 现代水电站自动化功能1476

第四节 水电站综合自动化1476

3 水电站厂房的综合自动控制1477

4 梯级水电站自动化1485

5 水库调度自动化1486

6 水电站设备状态在线监视1488

7 基础自动化元件1488

第五节 水轮发电机组的电气制动装置1489

1 基本原理1489

2 电制动的计算方法1491

3 电气制动的一次控制接线1492

4 电气制动的二次控制接线1492

6 国内电制动选介1493

5 电制动设备选择1493

7 国内电制动实例1494

第六节 水轮发电机组的启动试运行试验1497

1 概述1497

2 机组的启动试运行前的检查1498

3 机组启动试运行试验的基本程序和主要项目1498

4 交接验收1500

参考文献1501

第二十七章 世界核电发展概述1503

第一节 核电的技术成就1503

第五篇 核电厂1503

第二节 核电在当今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1504

第三节 核电所面临的困惑和机遇1505

第四节 核电的未来1505

第二十八章 压水堆核电厂1507

第一节 概述1507

第二节 压水反应堆基本特点1508

1 燃料组件1508

2 堆芯特性1508

3 反应堆结构1511

1 系统描述1512

第三节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1512

2 反应堆冷却剂泵1513

3 蒸汽发生器1514

4 稳压器及安全阀组1516

第四节 化学和容积控制1518

1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1518

2 硼回收系统1519

第五节 与停堆冷却有关的系统1520

1 辅助给水系统1520

3 硼和水补给系统与化学添加物系统1520

2 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1521

3 余热排出系统1522

4 设备冷却水系统1523

5 核岛重要生水系统1524

第六节 专设安全设施1524

1 安全注射系统1524

2 安全壳喷淋系统1526

第七节 停堆换料1526

2 堆芯监测系统1527

1 堆外测量系统1527

第八节 控制和保护1527

3 集中数据处理系统1529

4 功率调节和一回路平均温度调节1529

5 稳压器压力控制1531

6 稳压器水位控制1531

7 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1532

8 汽机旁路排放系统控制1534

9 反应堆保护1536

2 V-428型反应堆1538

1 俄罗斯压水堆发展概况1538

第九节 WWER-1000/428核电厂1538

3 AES-91型机组的一回路系统和主要设备1540

4 AES-91型机组的安全系统1542

5 AES-91型机组应付超设计基准事故的安全系统1543

6 AES-91型机组的安全保障系统1544

7 容积和硼控系统及冷却剂净化系统1545

8 田湾核电厂的仪控系统1545

第二十九章 坎杜型重水堆核电厂1546

第一节 概述1546

3 燃料棒束1547

2 燃料管道1547

第二节 反应堆组件1547

1 排管容器1547

4 反应性控制单元1548

第三节 热传输系统1550

1 主热传输系统1550

2 热传输系统主设备1551

3 主热传输系统的辅助系统1551

第五节 燃料操作系统1552

2 慢化剂系统的辅助系统1552

1 慢化剂主系统1552

第四节 慢化剂系统1552

第六节 二回路系统1553

第七节 重水管理1554

第八节 仪表和控制1554

1 概述1554

2 核电厂数字计算机系统1554

3 核电厂控制1554

第九节 堆物理特性1555

1 概述1555

4 反应堆调节系统1555

2 堆芯1556

3 燃料管理1556

第十节 专设安全系统1556

1 1号停堆系统(SDS1)1556

2 2号停堆系统(SDS2)1557

3 应急堆芯冷却系统1557

4 安全壳系统1557

5 应急电源系统1558

6 应急供水系统1558

7 安全分组1558

第十一节 重水堆与压水堆的比较1558

1 重水堆的主要优点1558

2 重水堆的主要缺点1558

第三十章 压水反应堆堆芯设计1559

第一节 堆芯设计任务及计算流程1559

1 堆芯核设计主要任务1560

2 堆芯核参数的确定1560

第二节 堆芯核设计1560

3 堆芯核设计流程1563

4 反应堆动力学和控制1566

4 堆芯燃料管理1566

第三节 堆芯热工水力设计1566

1 设计准则1566

2 堆芯热工水力参数选择1568

3 热通道和热点因子1568

4 线功率密度和堆芯尺寸的确定1569

5 单通道模型稳态热工设计1569

6 子通道模型热工分析1571

7 运行梯形图与△T保护通道阀值的确定1572

8 轴向功率偏差和运行梯形图1572

9 压水堆堆芯热工裕量和敏感性系数1573

第三十一章 核安全1575

第一节 核反应堆安全性特征1575

1 强放射性1575

2 反应性1575

3 衰变热1575

第二节 核电厂总的安全要求1575

第四节 专设安全设施1576

1 安全注射系统(应急堆芯冷却系统)1576

第三节 纵深防御1576

2 安全壳喷淋系统1577

3 安全壳氢浓度控制和空气监测系统1577

4 蒸汽发生器辅助给水系统1577

5 安全壳隔离系统1577

第五节 安全分析1577

1 安全分析的目的和过程1577

2 安全分析的方法1577

3 始发事件主要类型和相关安全准则1578

4 安全分析模型1579

第六节 运行技术规格书1582

第七节 设备运行监督与检查1582

1 定期试验1582

2 再鉴定试验1583

3 在役检查1583

第八节 事故规程1583

3 事故源项1585

2 典型三废源项1585

1 放射性物质来源1585

第二节 源项1585

3 事故环境影响1585

1 目的1585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1585

第三十二章 环境保护及辐射防护1585

2 核电厂正常运行辐射影响1585

第三节 放射性三废处理1586

1 废气1586

2 废液1587

1 一般准则1588

2 环境监测大纲1588

第四节 环境监测1588

3 固体废物1588

第五节 应急准备1589

1 制订核事故应急计划的必要性1589

2 核电厂应急状态分级1589

3 应急计划区1589

4 应急防护措施1589

5 核事故应急组织1590

6 事故应急准备1590

7 反应堆厂房辐射剂量水平分布实例1591

6 核电厂辐射监测1591

5 辐射屏蔽1591

4 辐射源项1591

3 辐射防护目标1591

2 世界核电厂辐射防护的发展趋势1591

1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1591

第六节 辐射防护1591

8 辐射防护管理1592

第三十三章 核电机组的运行和维修1595

第一节 压水堆机组的标准运行模式1595

2 冷停堆1596

1 标准运行模式的温度和压力限制1596

3 中间停堆状态1598

4 热停堆状态1598

5 热备用状态1598

6 功率运行状态1598

第二节 压水堆机组的正常启动1598

1 从维修冷停堆向正常冷停堆过渡1598

第三节 负荷跟踪和频率调节1599

1 负荷跟踪1599

8 功率运行1599

2 频率调节1599

第四节 压水堆机组的正常停运1599

1 汽轮发电机组的停运1599

6 从热停堆向热备用过渡1599

5 从中间停堆向热停堆过渡1599

4 从两相中间停堆向正常中间停堆过渡1599

3 从单相中间停堆向两相中间停堆过渡1599

2 从正常冷停堆向单相中间停堆过渡1599

7 热备用状态1599

1 预防性维修1600

2 预防性维修大纲和维修计划1600

第五节 核电机组的维修1600

2 反应堆的停运1600

3 纠正性维修1601

4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1601

5 换料大修1601

第三十四章 核燃料循环1603

第一节 概述1603

第二节 燃料循环的前段1604

1 铀开采和提炼1604

5 燃料循环前段产生的废物1605

4 制造1605

2 转化1605

3 浓缩1605

第三节 反应堆中的燃料1606

第四节 燃料循环的后段1606

1 乏燃料的运输及中间贮存1606

2 后处理及废物管理1606

3 乏燃料封装1607

4 废物最终处置1607

5 钚及铀的再循环1607

第五节 坎杜堆燃料循环1607

1 美国电力公司要求文件1609

第三十五章 核电技术发展趋势1609

第一节 世界先进轻水堆设计要求1609

2 欧洲电力公司要求文件1610

3 日本电力公司要求文件1610

4 韩国电力公司要求文件1611

第二节 改进型先进压水堆1611

1 加强预防事故的能力1611

2 设置双层安全壳1611

3 缓解严重事故措施1612

2 先进沸水堆的核蒸汽供应系统1614

第三节 先进型沸水堆1614

1 先进沸水堆的前身沸水堆1614

3 堆芯和燃料1615

4 堆芯应急冷却系统和安全壳1616

5 仪表和控制系统1616

6 放射性废物管理与辐射防护1617

第四节 非能动型先进压水堆1617

1 AP600开发目标1617

2 AP600的技术特点综述1617

5 非能动安全系统1618

4 全密封电机泵1618

3 反应堆1618

6 严重事故的缓解1620

7 AP600厂用电的设计特点1620

8 AC6001620

第五节 快中子增殖堆1621

1 工作原理和用途1621

2 快堆的装置系统1621

3 快堆的特点1622

4 快堆发展概况1622

5 中国实验快堆1623

第六节 高温气冷堆1624

参考文献1628

第六篇 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1629

第三十六章 概述1629

第一节 燃气轮机工作过程1629

第二节 优点1629

第三节 类型1629

第五节 当前水平及发展1631

1 当前水平1631

第四节 应用1631

2 发展1632

第三十七章 燃气轮机热力循环1633

第一节 循环总述1633

第二节 简单循环1634

1 循环描述1634

2 影响循环性能的因素1634

第三节 回热循环1634

第五节 闭式循环1635

4 复杂的回热循环1635

3 间冷再热循环1635

2 再热循环1635

第四节 复杂循环1635

1 间冷循环1635

第六节 循环计算方法1636

1 循环计算1636

2 燃空比和燃料系数1637

3 透平的等效流量和温度1637

4 空气流量与燃气流量的差别1637

5 循环计算顺序1637

1 工作过程1639

2 基元级1639

第一节 压气机1639

第三十八章 燃气轮机组成部件1639

3 压气机级1640

4 多级压气机1640

5 压气机变工况性能1641

6 压气机的性能试验1641

第二节 燃烧室1642

1 类型1642

2 工作过程1642

3 工作要求及性能指标1643

4 燃料喷嘴1644

5 燃用重质液体燃料1644

6 低污染排放燃烧室1645

第三节 透平1646

1 工作过程和级的特征参数1646

2 叶片冷却1647

3 透平级1648

4 多级透平1648

5 透平变工况性能1649

第四节 其他部件1650

1 回热器1650

2 间冷器1651

第三十九章 燃气轮机变工况性能1652

第一节 变工况概述1652

第二节 单轴燃气轮机的变工况性能1652

1 性能曲线网1652

1 性能曲线网1653

第三节 分轴燃气轮机的变工况性能1653

2 机组的运行区1653

3 带动具体负载时的性能1653

2 机组的运行区1653

3 带动具体负载时的性能1654

第四节 双轴燃气轮机的变工况性能1654

1 双转子压气机1654

2 双轴燃气轮机1654

3 性能曲线网1654

4 带动具体负载时的性能1654

第五节 三轴燃气轮机的变工况性能1655

1 压气机可调静叶的影响1656

第六节 变几何的影响1656

2 透平可调静叶的影响1657

第七节 大气参数变化的影响1657

1 影响情况1657

2 通用性能曲线1657

3 修正曲线1658

4 利用排气热量时的性能曲线1658

第四十章 燃气轮机结构与辅机系统1659

第一节 结构总述1659

1 重型结构1659

2 轻型结构1659

2 转子1660

1 静子1660

第二节 压气机构1660

第三节 透平结构1661

1 静子1661

2 转子1663

第四节 燃烧室结构1663

第五节 总体结构1663

1 转子的连接与支承1663

2 轴承座1664

3 单元体结构1664

4 机组的支承与固定1665

5 机组的安装1666

第六节 辅机系统1666

1 启动装置1666

2 空气过滤器1666

3 消声与隔声1667

4 润滑油系统1667

5 燃料系统1668

6 通流部分清洗系统1668

7 其他辅机系统1668

2 温度控制1669

1 转速控制1669

第四十一章 燃气轮机控制系统1669

第一节 控制系统概述1669

第二节 主控制系统1669

3 过渡工况的控制1670

4 同期控制1670

5 其他控制1670

第三节 保护系统1670

第四节 程序系统1670

第五节 数字计算机控制系统1670

第二节 启动、正常运行和停机1672

1 启动1672

第四十二章 燃气轮机运行、性能监测与验收试验1672

第一节 运行特点1672

2 正常运行1673

3 停机1673

第三节 维护与检修1673

1 日常检查与维护1673

第四节 性能参数的测量与性能监测1674

1 性能参数的测量1674

2 检修1674

2 运行性能的监测1675

第五节 电站燃气轮机的性能验收试验与性能评价1675

1 性能验收试验1675

2 性能评价1676

3 性能验收试验大纲1676

第四十三章 联合循环与其他循环系统1677

第一节 联合循环的方案和热力性能1677

1 联合循环基本方案1677

2 联合循环的热力性能1677

3 提高联合循环效率的措施1679

第二节 联合循环的变工况性能1680

1 概述1680

2 余热锅炉与汽轮机的滑压运行1681

3 调节压气机可调静叶来改善性能1682

4 多台燃气轮机组成的联合循环的合理运行1682

5 环境温度变化对性能的影响1682

6 多压汽水系统联合循环的变工况1683

第三节 联合循环的轴系布置、控制系统与运行1683

1 单轴与多轴联合循环机组1683

3 联合循环的运行1684

2 联合循环的控制系统1684

1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1686

第四节 燃煤的联合循环1686

2 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PFBC-CC)1687

第五节 注蒸汽的燃气轮机循环1690

第六节 燃气轮机热电联供1690

1 基本方案1690

2 设计注意点1690

第七节 其他热力循环1691

1 卡林娜(kalina)循环1691

4 燃料电池联合循环1692

2 湿空气透平(HAT)循环1692

3 化学回热燃气轮机(CRGT)循环1692

参考文献1694

第七篇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1695

第四十四章 法规与标准1695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规1695

第二节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1696

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1696

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697

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698

4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699

第三节 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1699

1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1699

2 海水水质标准1700

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701

第四节 噪声标准1704

1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704

1 国外火电厂烟气排放标准1705

第五节 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外标准1705

3 工业企业厂区内噪声限制值1705

2 工业企业厂界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1705

2 国外噪声标准1706

第四十五章 大气污染及其控制技术1707

第一节 火力发电厂与大气污染1707

1 大气污染1707

2 大气污染的类型1707

3 大气污染的危害1707

4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及计算1708

第二节 燃煤电厂烟气脱流(FGD)技术1709

1 燃煤电厂烟气中硫氧化物的生成及排放1709

2 燃煤脱硫技术1711

1 低NOx排放燃烧技术1718

2 烟气脱硝技术1718

第三节 低NOx排放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1718

第四十六章 水体污染及其控制技术1720

第一节 火力发电厂与水体污染1720

1 火力发电厂的废水及废水中的污染物1720

2 废水污染与水体自净1722

1 废水处理原则1723

2 废水处理方法和系统1723

第二节 废水处理原则、方法和系统1723

第三节 火力发电厂废水处理1725

1 电厂含油废水处理1725

2 化学水处理再生酸碱废液处理1726

3 锅炉化学清洗和停炉排放废液处理1727

4 火力发电厂灰场排水处理1727

5 生活污水处理1731

6 煤场排水处理1732

7 烟气脱硫排水处理1732

4 水的再用1733

3 水的循序使用1733

1 节水途径1733

2 水的循环使用1733

第四节 火电厂节约用水和减少外排废水的途径1733

5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系统1734

第四十七章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技术1737

第一节 噪声的形成及其污染1737

1 噪声的形成1737

2 噪声的污染1738

第二节 噪声的监测技术1740

1 噪声测量仪器1740

2 噪声测量项目1741

3 噪声测量1742

第三节 火电厂主要设备的噪声及其控制1743

1 火电厂主要设备的噪声及其要求值1743

2 火电厂噪声控制1744

第四十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1747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747

1 概述1747

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747

3 火电厂污染防治对策1748

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749

2 评价工作程序1749

第二节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749

1 评价工作的分级1749

第三节 水体环境影响评价1750

1 水体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1750

2 评价工作的分级1750

3 地面水环境现状评价1751

第四十九章 粉煤灰的处置和综合利用1752

1 粉煤灰的化学特性1754

2 粉煤灰的物理特性1754

第一节 粉煤灰的基本性质1754

3 粉煤灰的结构特征1755

4 粉煤灰性质的评定1756

第二节 粉煤灰的处置1756

1 灰渣处置的含义和内容1756

2 灰渣的输送方式1757

第三节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1757

1 较成熟的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1757

2 需要完善的技术1760

参考文献17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