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半导体电路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南京邮电学院,北京邮电学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15045·总2329无682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60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6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半导体电路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1
1-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1
1-1-1什么是半导体1
目录1
1-1-2半导体是怎样导电的2
1-1-3载流子的激发和复合4
1-1-4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5
1-1-5漂移电流和扩散电流9
1-2P—N结特性12
1-2-1P—N结的形成12
1-2-2P—N结的单向导电性14
1-2-3P—N结的电流方程15
1-3半导体二极管及其特性参数22
1-3-1构造23
1-3-2半导体二极管的特性与参数24
1-4-1晶体管的基本结构33
1-4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33
1-4-2晶体管的放大作用35
1-4-3为什么晶体管会有电流放大作用40
1-4-4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43
1-4-5基区非平衡载流子浓度分布45
1-4-6晶体管的特性曲线49
1-4-7晶体管的参数59
1-4-8温度对晶体管参数的影响65
1-4-9晶体管的种类和特点67
本章小结72
附录 国产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74
习题75
第二章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78
2-1单管放大电路及其工作原理78
2-1-1电路组成78
2-1-2基本工作原理80
2-2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91
2-2-1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91
2-2-2图解法分析放大状态94
2-2-3交流负载线97
2-2-4静态工作点和工作点变动范围的正确安排98
2-3放大电路的计算分析法100
2-3-1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和步骤100
2-3-2晶体管的简单等效电路103
2-3-3晶体管输入电阻的计算107
2-3-4负载电阻对放大倍数的影响110
2-3-5元件参数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112
2-3-6放大器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114
2-3-7放大电路的增益阻抗关系117
2-4单管放大器的设计计算117
2-4-1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和不失真条件117
2-4-2在一定动态范围要求下放大器的设计计算119
2-5晶体管的低频小信号等效电路122
2-5-1晶体管低频小信号的准确等效电路123
2-5-2从网络观点导出低频小信号等效电路127
2-5-3利用h参数等效电路进行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131
2-5-4h参数等效电路的简化136
2-6工作点的稳定140
2-6-1静态工作点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140
2-6-2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的放大电路144
2-6-3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放大电路的设计计算149
2-6-4电源电压的变动对工作点稳定性的影响161
2-6-5其它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162
本章小结168
习题171
第三章 晶体管放大单元电路178
3-1射极输出器(共集放大电路)178
3-1-1电路组成178
3-1-2射极输出器的基本关系式179
3-1-3射极输出器在调试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83
3-2共基放大电路184
3-2-1共基放大电路的基本关系式185
3-2-2共基放大电路的优缺点189
3-3共射、共集、共基三种放大电路的性能比较189
3-4变量器耦合放大电路190
3-4-1电路组成190
3-4-2变量器的基本特性191
3-4-3具有输入变量器的放大电路193
3-5直接耦合双管放大单元电路195
3-5-1工作原理195
3-5-2放大倍数的计算196
3-5-3设计计算方法197
3-6复合管及其放大电路200
3-6-1复合管的基本特性200
3-6-2复合管放大器202
3-6-3自举放大电路204
3-7晶体管放大单元电路小结207
3-8多级放大器210
3-8-1级间耦合方式210
3-8-2多级放大器的组成211
3-8-3多级放大器的分析计算212
本章小结223
习题224
第四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228
4-1结型场效应管228
4-1-1工作原理228
4-1-2特性曲线231
4-2绝缘栅场效应管235
4-2-1耗尽型MOS管的工作原理236
4-2-2增强型MOS管的工作原理238
4-2-3MOS管的类型239
4-2-4使用时的注意事项240
4-3场效应管的特点242
4-4场效应管放大电路243
4-4-1场效应管的三种连接方式243
4-4-2场效应管放大器的偏置电路244
4-4-3场效应管放大器的基本分析方法245
4-4-4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251
4-4-5场效应管源极输出器252
4-4-6场效应管与晶体管混合的跟随器254
4-5场效应管用作压控可变电阻258
本章小结258
习题259
第五章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262
5-1放大器的频率特性262
5-1-1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262
5-1-2放大器的频率失真和相位失真264
5-1-3放大器的频带(或通频带)268
5-1-4放大倍数的分贝(或奈培)数270
5-2网络函数和频率响应274
5-2-1网络函数274
5-2-2零点、极点和自然频率276
5-2-3极点或自然频率的求法276
5-2-4频率特性或频率响应279
5-2-5频率特性的近似图示法279
5-3单级RC耦合晶体管放大器的低频段频率特性291
5-3-1中频段的频率特性292
5-3-2低频段的频率特性293
5-4单级场效应管放大器的低频段频率特性311
5-5单级RC耦合晶体管放大器的高频段频率特性313
5-5-1晶体管的混合π型等效电路314
5-5-2高频段的频率特性322
5-6-1场效应管高频段等效电路325
5-6-2共源放大器的高频特性325
5-6场效应管放大器的高频段频率特性325
5-7放大器的全频段频率特性327
5-8变量器耦合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329
5-8-1变量器的频率特性330
5-8-2输入变量器耦合放大器的频率特性331
5-8-3具有输出变量器的放大器的频率特性342
5-8-4变量器的工艺结构342
5-9射极输出器的频率特性343
5-9-1低频段频率特性343
5-9-2高频段频率特性346
5-10RC耦合多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348
5-10-1中频段的电压增益348
5-10-2低频段的频率特性349
5-10-3高频段的频率特性352
5-11-1共射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359
5-11展宽频带的方法359
5-11-2负反馈法展宽频带360
5-11-3采用电抗元件补偿高频特性362
5-11-4组合电路展宽频带367
5-12放大器的噪声370
5-12-1噪声、信噪比和噪声系数370
5-12-2放大器中噪声的来源371
5-12-3晶体管噪声372
5-12-4噪声系数376
5-12-5场效应管的噪声378
5-12-6关于低噪声放大电路的几个结论378
5-13小信号多级放大器的设计379
5-13-1多级放大器设计的一般考虑380
5-13-2多级放大器设计示例383
本章小结391
习题393
6-1-1负反馈放大器的方框组成398
6-1负反馈放大器的基本原理398
第六章 负反馈放大器398
6-1-2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基本关系式400
6-1-3负反馈对放大器特性的改善401
6-2负反馈放大器的电路形式409
6-2-1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基本形式409
6-2-2负反馈和正反馈的判别412
6-2-3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变量和转移增益414
6-3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419
6-3-1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电阻的影响419
6-3-2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出电阻的影响421
6-4负反馈放大器的特性和分析计算方法小结423
6-5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计算方法424
6-5-1直接电路分析法和方框图法424
6-5-2反馈网络对基本放大器的负载作用425
6-6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428
6-6-1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428
6-5-3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计算步骤428
6-6-2多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435
6-7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计算436
6-7-1射极输出器436
6-7-2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438
6-8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器442
6-8-1单级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器442
6-8-2多级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器446
6-9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器447
6-10混合负反馈放大器448
6-11负反馈放大器的自激及其防止455
6-11-1自激的概念455
6-11-2自激的条件457
6-11-3防止负反馈放大器自激的方法458
本章小结466
习题467
7-1-1级间耦合475
第七章 直流放大器475
7-1直流放大器出现的问题475
7-1-2零点漂移478
7-2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480
7-2-1工作原理480
7-2-2差动增益482
7-2-3共模增益及共模抑制比483
7-3差动放大器的其它形式486
7-3-1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动放大器486
7-3-2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动放大器488
7-3-3比较放大器490
7-4差动放大器性能的改进492
7-4-1采用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492
7-4-2采用“共模负反馈”的差动放大器494
7-5差动放大器的失调和零点漂移497
7-5-1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失调电流和放大器调零498
7-5-2差动放大器的零点漂移499
本章小结503
习题505
第八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507
8-1集成电路的类型和特点507
8-1-1集成电路的主要类型507
8-1-2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509
8-1-3模拟集成电路的主要分类510
8-2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511
8-2-1基本放大电路511
8-2-2利用运算放大器实现数学运算515
8-2-3运算精度与电路参数的关系520
8-3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电路523
8-3-1运算放大器内部电路的特点和方框组成523
8-3-2BG301线性组件的电路及工作原理525
8-3-3线性组件中常用的单元电路527
8-3-45G24组件的工作原理538
8-4-1输入失调电压Uos542
8-4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它们的测试方法542
8-4-2输入失调电流Ios543
8-4-3输入偏置电流IB544
8-4-4电压放大倍数Ku544
8-4-5输入电阻Ri545
8-4-6输出电阻Ro546
8-4-7共模抑制比CMRR546
8-5运算放大器的校正电路548
8-5-1利用开环增益频率特性判断放大器的稳定性549
8-5-2校正(或补偿)方法550
本章小结556
习题557
第九章 窄带放大器560
9-1LC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562
9-1-2谐振电阻和电路的品质因数563
9-1-1固有并联谐振频率563
9-1-3谐振曲线和通用谐振方程564
9-1-4有载时电路的品质因数和通用谐振方程566
9-2LC调谐放大器567
9-2-1调谐放大器的主要技术要求567
9-2-2简单的LC调谐放大器570
9-2-3采用部分接入电路的LC调谐放大器575
9-2-4多级LC单调谐放大器582
9-2-5双调谐电路放大器583
9-2-6LC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与中和电路585
9-2-7利用Y参数分析调谐放大器的中和电路588
9-3RC选频放大器594
9-3-1双T型选频网络594
9-3-2RC选频放大器的组成和特性597
本章小结602
习题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