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学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4244494.jpg)
- 李难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75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7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绪论:生物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
§1-1生物学历史上的几种形态2
§1-2中国近现代生物学的创建和发展6
图1-1秉志8
插 图 目 录8
图1-2谈家桢与摩尔根合影13
§1-3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特点16
§1-4生物学进步与人类文明18
图1-3弗莱明20
图1-4 用π介子治疗癌症21
图1-5 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3
图1-6 描述15世纪的一张猎取野牛图25
§2-1早期的人类27
第二章生物学知识的萌芽时期27
第一部分古代生物学27
图2-1 北京猿人复原像29
§2-2采集和原始农业30
§2-3狩猎和原始畜牧业32
图2-2 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及野猪与家猪的比例33
§2-4原始社会的生物学知识萌芽33
图2-3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中的动物壁画35
图2-4 新石器时代施行过“环锯术”的头骨化石37
第三章古代中国的动植物学知识39
§3-1甲骨文中的动植物学知识39
图3-1 新石器时代动植物图形40
图3-2巫士食鱼图41
图3-3 (1)田猎卜辞42
图3-3 (2)甲骨文中部分动植物文字43
§3-2包含有生物学知识的著作简述44
§3-3早期的生物分类知识48
§3-4李时珍与《本草纲目》53
图3-4《本草纲目》木部灌木图57
§3-5古代中国的其他动植物学知识60
图3-5 商代铜器蚕纹装饰和战国铜器采桑图61
图3-6《管子·地员篇》植物垂直分布示意图66
第四章古希腊和罗马的动植物学知识68
图4-1公元前4世纪意大利制作的泥板69
§4-1亚里士多德与动物学69
§4-2德奥弗拉斯特与植物学76
图4-2 德奥弗拉斯特78
图4-3 克拉居阿斯著作中的植物插图80
§4-3其他的动植物学知识80
§5-1《内经》与古代中国的解剖生理知识83
第五章 古代的解剖学与生理学知识83
图5-1 气血在经脉内循环图88
§5-2古希腊罗马的解剖学与生理学91
图5-2 四种体液、四种基本元素、四种性质及四种器官关系图92
图5-3 希波克拉底94
图5-4 盖仑96
图5-5 盖仑的心脏血液流动图99
§5-3巴比伦、埃及和印度的医术和解剖学100
第六章古代的遗传育种知识103
§6-1遗传知识的萌芽103
§6-2古代中国早期的遗传育种知识104
图6-1 祭司授粉图107
§6-3贾思勰与《齐民要术》108
§6-4《齐民要术》以后遗传育种上的成就113
§6-5古希腊和罗马的遗传育种知识114
小结120
古代生物学大事年表122
第七章解剖学与生理学的确立125
§7-1文艺复兴与近代生物学125
第二部分16—18世纪生物学125
图7-1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艺术图128
§7-2解剖学的革命131
图7-2维萨里在解剖和讲课134
图7-3 维萨里最早的一副骨胳标本135
图7-4 维萨里著作中的人体骨胳图136
§7-3血液小循环137
图7-5塞尔维特139
§7-4哈维与生理学的确立140
图7-6 哈维首次描述血液循环的手迹142
图7-7哈维143
§7-5哈维以后的解剖学与生理学147
图7-8波义耳150
§8-1近代早期的分类学152
第八章林耐与分类学的完成152
图8-1格斯纳153
§8-2近代分类学的先驱155
§8-3林耐的生平和科学活动156
图8-2雷156
图8-3林耐之家157
图8-4拉普兰的景观159
§8-4近代分类学的完成161
图8-5 《自然系统》(第10版)一书的插页162
§8-5从人为分类到自然分类163
图9-1 16世纪早期的私人自然博物馆165
第九章博物学与进化思想的发展165
§9-1从博物学到生物学166
图9-2 布丰《自然史》一书中的插图167
图9-3布丰168
§9-2拉马克及其进化学说171
图9-4拉马克173
图9-5 拉马克描绘的无脊椎小动物178
§10-1显微镜的发明180
第十章显微生物学180
图10-1 詹森的复合显微镜181
图10-2 列文虎克的显微镜182
§10-2显微镜与生物学183
图10-3 列文虎克185
§10-3显微镜技术的进步191
图10-4 阿贝192
图10-5 历史上几种显微镜下蚤的形态193
小结194
16—18世纪生物学大事年表196
第三部分19世纪生物学199
第十一章细胞与细胞学说199
图11-2施旺200
图11-1施菜登200
§11-1细胞的发现201
图11-3胡克的软木细胞结构202
§11-2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的创立207
图11-4施旺的动物组织细胞210
§11-3细胞学说的修正和扩充212
图11-5耐格里关于植物细胞渗透试验213
图11-6 斯特拉斯伯格的细胞有丝分裂图216
§11-4细胞学说对生物学发展的贡献217
图11-7微耳和220
§12-1早期对胚胎的研究222
第十二章胚胎学222
图12-1 精源论者绘制的精子图224
图12-2 灵魂传入胚胎示意图224
图12-3 沃尔夫226
§12-2贝尔对胚胎学的贡献227
图12-4贝尔228
§12-3实验胚胎学231
图12-5 鲁232
图12-6 根据鲁的实验形成的半个胚胎233
图12-7 杜里舒234
图12-8 施佩曼236
图12-9 卵裂阶段的蝾螈胚胎237
第十三章微生物学239
§13-1巴斯德的生平和科学活动239
图13-1 施旺在自然发生试验中所用的装置244
图13-2 巴斯德的曲颈瓶245
§13-2科赫与疾病的病菌说249
图13-3 科赫250
图13-4 科赫的家庭实验室253
§13-3 “吞噬细胞”的发现254
图13-5 梅契尼可夫255
§13-4血清治疗257
图13-6贝林258
§13-5化学疗法259
图13-7 埃尔利希与他的助手秦佐八郎262
§13-6病毒的发现262
§13-7土壤微生物学的创立265
图13-8 维诺格拉德斯基265
图13-9 贝杰林克266
第十四章植物生理学271
§14-1早期的植物生理试验271
图14-1 赫尔蒙特272
图14-2 黑尔斯《植物静力学》一书中的插图273
§14-2植物生理学的奠基阶段274
图14-3 李比希276
§14-3李比希、布森戈与植物生理学的创立276
§14-4植物生理学的发展277
图14-4 萨克斯281
图14-5 季米里亚捷夫“论植物吸收光”中的插图283
第十五章古生物学285
§15-1化石的发现285
§15-2古生物学的创立290
图15-1 居维叶294
§15-3古生物学与达尔文进化论295
图15-2 欧文296
§15-4进化论的古生物学297
图15-4科普298
图15-3齐蒂尔298
§15-5古生物学的全面发展301
第十六章达尔文进化论306
§16-1达尔文的生平和科学活动306
图16-1 亨斯洛309
图16-2 “贝格尔”号310
图16-3 达尔文之妻爱玛·韦奇伍德312
图16-4 达尔文早期的自然分枝树草图314
图16-5 性状分歧、中间类型绝灭、物种形成示意图315
图16-6 达尔文撰写《物种起源》一书的手迹316
图16-7达尔文的签名317
§16-2达尔文与华莱士320
图16-8华菜士321
§16-3达尔文进化论创立的社会背景和科学前提324
§16-4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329
图16-9赫胥黎330
图16-10谢维尔错夫335
§16-5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影响336
图16-11 严复《天演论》译本封面337
§16-6达尔文进化论对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341
第十七章孟德尔与遗传学344
§17-1孟德尔以前的植物杂交试验344
§17-2孟德尔的生平和科学活动347
图17-1 孟德尔当年进行杂交试验的地方349
图17-2孟德尔的试验记录352
图17-3 《植物杂交试验》中译本扉页354
§17-3豌豆杂交试验的成功356
§17-4孟德尔发现未被重视的原因357
小结360
19世纪生物学大事年表362
§18-1孟德尔学说的重新发现369
第十八章细胞遗传学369
第四部分20世纪生物学369
§18-2突变学说的提出373
图18-1德弗里斯375
§18-3孟德尔学派与生物统计学派376
§18-4遗传的细胞学研究378
图18-2 魏斯曼379
§18-5摩尔根和基因学说381
图18-3连锁——雄果蝇的完全连锁384
图18-4伴性遗传385
图18-5摩尔根的测交386
图18-6连锁——不完全连锁有交换387
第十九章生物化学……………………………………(389 )§19-1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的研究389
图19-1 蛋白质螺旋结构图394
§19-2生物催化剂:酶398
§19-3生命体的新陈代谢402
图19-2酶和底物结合的模式402
图19-3糖酵解途径404
图19-4柠檬酸循环图405
图19-5 瓦氏测压计406
图19-6 瓦勃格的诺贝尔奖金证书408
§19-4维生素和激素的研究410
§19-5光合作用的生化研究413
图19-7 阿侬418
图19-8 叶绿体中电子传递图解420
第二十章分子生物学423
§20-1分子生物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科学前提423
图20-1 薛定谔428
§20-2沃森、克里克与DNA分子结构模型429
图20-2 威尔金斯431
图20-3 DNA X射线衍射图象432
图20-4弗兰克林433
图20-5 鲍林434
图20-6 DNA双螺旋模型443
§20-3中心法则445
图20-7 中心法则示意图446
§20-4蛋白质的合成449
§20-5遗传密码的发现453
图20-8伽莫夫对DNA与蛋白质的结构关系设想图454
图20-9 尼伦伯格456
§20-6基因表达的调控459
图20-10蛋白质合成的调节模型461
图20-12莫诺462
图20-11雅各布462
图20-13乐沃夫463
§20-7生物大分子的人工合成464
图20-14 纽经义等中国科学家在讨论多肽合成的新途径………………………………………………(467 )图20-15汪猷在上海人工合成胰岛素会议上467
图20-16霍利471
§20-8遗传工程471
§21-1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学说476
第二十一章细胞生物学476
图21-1 丹尼尔-戴维森的胞膜分子结构模型477
图21-2 单位膜结构示意图477
图21-3 流动镶嵌模型图479
图21-4钠泵的结构模式图481
§21-2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学说482
图21-5线粒体的细微结构484
§21-3叶绿素与叶绿体结构的发现485
图21-7 叶绿体基粒模式图488
图21-6 叶绿体三维结构模式图488
§21-4染色体结构和化学组成的研究489
图21-8 叶绿体基粒膜的基本结构模式图489
图21-9 染色体结构模式图490
图21-10 染色质结构的核粒模型图解492
§21-5细胞分化与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探索494
图21-11 特异性去抑制转录模型497
图12-12布里滕-戴维森转录控制模型498
图21-13 组蛋白转移模型499
第二十二章神经生物学501
§22-1神经元理论的创立502
图22-1 大鼠大脑皮层切片图504
图22-2谢灵顿505
§22-2神经元兴奋本质的论证506
图22-3 枪乌贼巨轴突上记录的单细胞跨膜动作电位510
§22-3突触传递的研究513
§22-4脑功能的探索522
图22-4 巴甫洛夫525
图22-5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突验装置526
图22-6 人体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躯体运动代表区529
第二十三章生态学542
§23-1早期的生态学知识542
§23-2生态学形成的科学前提544
§23-3海克尔与生态学的创立546
§23-4生态学的进步548
图23-1 海克尔548
§23-5生态系统551
图23-2 明尼苏达古老湖的能流分配552
§23-6现代生态学的发展553
图23-3 证明生态消长的一个实验模式图554
第二十四章现代的进化论研究559
§24-1孟德尔学说与达尔文进化论559
§24-2群体遗传学与现代达尔文主义561
图24-1 契特维里柯夫564
图24-2穆勒在果蝇实验室工作567
图24-3杜布赞斯基571
§24-3中性突变进化学说576
§24-4现代进化论中的其他学派582
§24-5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探索587
图24-4 维勒589
图24-5 米勒实验装置593
图24-6 团聚体形成的模型图597
图24-7 福克斯的微球体599
§24-6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600
图24-8裴文中603
图24-9达特与汤恩小孩606
图24-10路易斯·利基与东非猿人的头骨608
§24-7人类进化与优生学611
图24-11 高尔顿613
小结615
20世纪生物学大事年表617
第二十五章生物学发展的社会背景629
第五部分结语:生物学史的启示629
§25-1社会生产与生物学629
§25-2技术条件与生物学632
§25-3社会经济、政治与生物学634
§25-4科学管理与生物学639
§25-5教育与生物学641
图25-1 中世纪讲授亚里士多德学说的一堂课644
图25-2 帕多瓦大学的正门645
§25-6哲学与生物学648
图25-3 关于机械论的一张插图651
§26-1生物学研究中的实践与认识655
第二十六章生物学发展的自身因素655
§26-2科学与迷信658
§26-3继承与创新659
§26-4分化与综合662
§26-5带头学科与一般学科664
§26-6学派与学术争论668
图26-1瓦维诺夫670
§26-7科学家与科学发展671
图26-2李约瑟与其夫人(多萝茜·李约瑟)672
图26-3 1802年关于接种牛痘的一张漫画674
参考文献679
附录一1901—1975年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及其成就简表690
附录二中文人名索引702
附录三西文人名索引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