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德育新课程的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学德育新课程的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
  • 任翠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170831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69页
  • 主题词:德育-教学研究-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德育新课程的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课程理论研究3

第一章 中学德育课程概说3

第一节 中学德育课程的厘定3

一、什么是“德育课程”3

二、德育课程特征的解读5

第二节 中学德育课程的价值思考11

一、中学德育课程的地位凸显其价值11

二、中学德育课程的功能彰显其价值14

第三节 中学德育课程的历史嬗变19

一、新中国成立前德育课程的发展20

二、新中国成立后德育课程的发展24

第二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维度28

第一节 中学德育课程理念28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理念28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念30

第二节 中学德育课程目标37

一、中学德育课程目标的内涵37

二、中学德育课程目标的功能39

三、中学德育课程目标的分类40

四、中学德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43

第三节 中学德育课程标准44

一、课程标准的含义44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46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46

第四节 中学德育课程结构47

一、中学德育课程结构的含义47

二、中学德育课程结构的确立47

三、中学德育课程结构的调整48

第三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现实运行52

第一节 中学德育课程的实施52

一、中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含义52

二、中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53

三、中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制约因素54

第二节 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6

一、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内涵56

二、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分类57

三、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特点60

四、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管理61

五、中学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66

第三节 中学德育课程的评价71

一、中学德育课程的发展性教师评价71

二、中学德育课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75

三、中学德育课程的发展性教学评价79

第四章 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未来趋势85

第一节 审理现实:中学德育课程的实然境遇85

一、德育的设置脱离实际86

二、德育内容相对滞后86

三、德育方法单一、途径封闭86

四、德育评价方式重理论而轻践行87

第二节 观照当代:中学德育课程的实然使命88

一、建构和谐的道德关系构架88

二、树立德育科学发展观89

三、构建人本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模式90

四、直面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91

下篇 教学实践研究95

第五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研究95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一般概述95

一、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质95

二、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特点97

三、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矛盾99

四、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权利100

五、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文化104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105

一、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105

二、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新形式109

三、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补充形式116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有效性120

一、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内涵120

二、教学过程有效性的标准121

三、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实现122

第六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124

第一节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殊同124

一、教学模式概述124

二、教学方法概述128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130

第二节 常规教学模式的客观审理130

一、传授-接受教学模式131

二、自学-辅导教学模式134

三、问题-探究教学模式136

四、情境-陶冶教学模式138

五、目标-导控教学模式139

第三节 现代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索141

一、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141

二、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148

三、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153

第七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159

第一节 课堂创建策略159

一、创建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形态159

二、创建人本性的课堂教学形态161

三、创建生活性的课堂教学形态164

四、创建生态性的课堂教学形态166

五、创建快乐性的课堂教学形态168

第二节 课堂调控策略169

一、课堂调控目标的确定策略169

二、课堂调控内容的选择策略172

三、课堂调控的实施策略178

第三节 课堂互动策略184

一、课堂互动的内涵184

二、课堂教学互动的内容186

三、课堂教学互动的形态与形式187

四、课堂教学互动的实现190

第八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学艺术研究192

第一节 教学准备的艺术192

一、确立学习主体的艺术192

二、分析教科书的艺术200

三、选用教学方法的艺术205

四、教案编写的艺术208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艺术212

一、课堂导入的艺术212

二、课堂提问的艺术216

三、课堂举例的艺术220

四、课堂板书的艺术222

五、运用课堂语言的艺术224

第三节 运用教学媒体的艺术229

一、设计教学媒体的艺术229

二、运用教学媒体的艺术235

三、教学媒体的反思艺术240

第九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学习指导研究243

第一节 中学德育课程学习指导的内涵243

一、学习指导的含义243

二、学习指导的目标244

三、学习指导的意义245

第二节 中学德育课程学习指导的内容选择246

一、对学生的学习准备进行指导246

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251

三、对学生的持续学习进行指导254

第三节 中学德育课程学习指导的要求把握257

一、把握学习指导的整体性要求257

二、把握学习指导的适应性要求258

三、把握学习指导的统一性要求259

第十章 中学德育课程的教师发展研究261

第一节 中学德育课程教师素质的时代定位261

一、基本概念的厘定261

二、特点分析262

三、中学德育课程教师素质的时代意义263

四、时代对中学德育课教师的素质要求265

第二节 中学德育课程教师素质的时代发展275

一、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中学德育课程教师素质提高的前提275

二、加强自身修养是中学德育课教师素质提高的关键276

三、大力开展继续教育是提高中学德育课教师素质的保证278

四、保证高校师范生的质量是提高中学德育课教师素质的根本280

参考文献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