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模式识别 结构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模式识别 结构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4250892.jpg)
- 周冠雄编著 著
- 出版社: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ISBN:7560900283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模式识别 结构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导言1
1.1基本概念1
1.2关于结构方法与统计方法的比较5
4.4.1最优统计分类器6
1.3结构方法的基本思想及一般原则6
1.4结构模式识别系统9
1.5模式的结构描述方法举例10
第二章文法和语言13
2.1链文法13
2.2程序文法15
2.3随机文法16
2.4属性文法18
2.5带控制集的文法20
2.6散射前后文文法21
2.7随机前后文文法22
2.8标识文法23
2.9阵列文法25
2.10树文法27
2.11图文法30
第三章模式描述语言34
3.1一般模型34
3.2一个用于模式分类的图象描述语言36
3.3前后文无关的图象描述语言(PDL)37
3.4 PDL应用于粒子物理图片的句法结构描述41
3.5一个化学结构描述语言(CSL)44
3.6丛状图象描述语言(PLEX语言)47
3.7图象处理语言50
4.1一般方法及要点54
第四章基本模式元的选择及识别54
4.2基本模式元的选择对链文法的影响56
4.3基本模式元的抽取57
4.3.1一般方法57
4.3.2逐段线性近似方法60
4.4基本模式元的识别62
4.42线性分类器65
4.4.3可调线性分类器66
4.4.4非参数分类器68
第五章句法分析71
5.1关于句法分析问题的一般论述71
5.2自上而下的分析72
5.2.1带回溯的自上而下的分析算法72
5.2.2自上而下分析算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76
5.2.3不带回溯的自上而下的分析算法79
5.3自下而上的分析80
5.31归约与句柄80
5.3.2删剪语法树82
5.4 CYK分析算法83
5.5 Early分析算法86
5.6LR(k)文法89
5.7前后文无关程序语言的句法分析93
第六章文法推断96
6.1关于文法推断技术的一般论述96
6.1.1文法推断方法的基本要点96
6.1.2文法推断技术的历史沿革97
6.2链文法的推断98
6.2.1样本集及推断问题98
6.2.2正则文法的推断99
6.2.3前后文无关文法的推断106
第七章结构模式的相似性度量及分类124
7.1字符串的Levenshtein相似性度量124
7.1.1 Levenshtein距离与加权Leven shtein距离124
7.1.2实现Levenshtein距离的动态规划方法126
7.2最小距离误差校正分析128
7.3字符串的Findler相似性度量及最小距离分类130
7.4树的相似性度量133
7.4.1树状模式的误差变换133
7.4.2两棵树之间的距离134
7.5树的误差校正分析137
7.5.1结构保持的误差校正树自动机(SPECTA)137
7.5.2广义误差校正树自动机(GECTA)143
7.6.1计算两棵树之间距离的一种算法148
7.6树的聚类分析148
7.6.2分级算法在树的聚类分析中的应用150
第八章结构模式识别中的图变换方法153
8.1图与模式153
8.2模式变形与图的变形154
8.3误差校正的图变换157
8.4确定最优图变换的研究式搜索方法160
8.4.1状态描述160
8.4.2运算子161
8.4.3损失162
3.5加速搜索时信息的利用(一个确定最优图变换的具体搜索算法)164
8.6应用举例——几何图形的识别172
第九章统计与结构特征混合使用的识别系统176
9.1混合分层的外形识别系统176
9.1.2客体轮廓线的跟踪177
9.1.1系统描述177
9.1.3利用方向编码计算Fourier展式系数特征178
9.1.4方向编码的跑长编码179
9.1.5近邻分类器的应用180
9.1.6 结构分类器的实现180
9.1.7最大相似性度量181
9.2混合分层的数字符号识别系统181
9.2.1识别系统的构成182
9.2.2模式依据正交归一化函数系的展开及统计分类的实现(第一层)183
9.2.3基于模式拓扑绪构分析的分类与分类假设的产生(第二层)184
9.2.4精简类别假设的方向元素特征检测方法(第三层)198
9.2.5最终有效分类的实现(第四层)208
10.1纹理、纹理图象与纹理分析222
10.1.1概念与定义222
第十章结构模式识别方法在纹理分析中的应用222
10.1.2纹理分析的统计途径与结构途径223
10.1.3纹理分析系统的设计226
10.2纹理分析中的纯结构方法227
10.2.1以单个象素作为模式基元的方法228
10.2.2以波峰作为基元的方法230
10.3纹理分析的结构统计方法233
10.3.1以区域为基元的方法233
10.3.2铺瓦方法236
10.3.3纹理匹配模型方法239
10.4自上而下的纹理分析方法241
10.4.1纹理周期性向量的确定241
10.4.2纹理元素的抽取242
参考文献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