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准思维方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孙万鹏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20926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23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准思维方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关于灰学的报告(代序)1
综 述3
物理篇3
1.怎样看待广义相对论与量子论?3
2.怎样看待“黑洞”?5
3.怎样看待宇宙的历史?7
4.怎样看待时间的非唯一性?8
5.怎样看待白与黑思维方式的统一?10
6.怎样看待宿命论与自由意志?11
7.怎样看待物理方程的解?12
8.怎样看待“暗物质”?14
9.怎样看待唯一性定理?15
10.怎样看待混沌?17
数 学 篇17
11.怎样看待数学悖论?19
12.怎样看待“灰力”?22
13.怎样看待“信息差”?23
14.怎样看待随机性?24
15.怎样看待“信息生成”?25
16.怎样看待灰微分方程模型?26
17.怎样看待“当铺里的数学”?27
18.怎样看待平均数与灰色量?28
哲 学 篇32
19.什么是哲学?32
20.怎样看待哲学史?33
21.怎样看待哲学常识?33
22.怎样看待哲学基本问题?34
23.什么是世界观?35
25.怎样看待知识论哲学?36
24.怎样看待哲学的功能?36
26.怎样看待实践与认识的关系?37
27.怎样看待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38
28.怎样看待本体论的非唯一性?38
29.怎样看待认识主体的非唯一性?39
30.怎样看待我们认识的一个客体的非唯一性?39
31.怎样看待自由观的非唯一性?39
32.怎样看待“人民群众与个人”之间的关系?41
33.怎样看待“杰出个人与普通个人”之间的关系?42
34.怎样看待“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42
35.怎样看待“老年人才与青年人才”之间的关系?43
36.怎样看待政治与经济的关系?43
37.怎样看待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冲突?44
38.怎样看待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的冲突?45
40.怎样看待科学主义?46
39.怎样看待理与欲的冲突?46
41.怎样看待“名与实”的关系?47
42.怎样看待“民与君”的关系?48
43.怎样看待“同与异”的关系?49
44.怎样看待知识论哲学与反知识论哲学的关系?49
45.怎样看待实证主义方法与形而上学方法之间的关系?57
46.怎样看待原始伦理精神与法的精神之间的关系?58
47.怎样看待文化的忠实传播与变形传播?59
48.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与比较马克思主义?59
49.怎样看待矛盾的非唯一性?60
50.怎样看待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61
51.怎样看待转化范畴?62
52.怎样看待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64
53.怎样看待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条件?64
54.怎样看待矛盾同一性、斗争性与普遍性、65
特殊性的关系?65
55.怎样看待事物发展动力的非唯一性?66
56.怎样看待联系的观点与矛盾的观点之间的关系?67
57.怎样看待形而上学?68
58.怎样看待否定与肯定的关系?69
59.怎样看待共性与个性的关系?70
60.怎样看待反映论?70
61.怎样看待事后反映与事前反映的关系?71
62.怎样看待“言能尽意”与“言不尽意”?71
63.怎样看待思维与语言的关系?72
64.怎样看待哲学的时代性与超时代性?74
65.怎样看待当代与历史的关系?74
66.怎样看待存在与本质的关系?75
67.怎样看待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76
68.怎样看待人的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77
70.怎样看待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的关系?78
69.怎样看待产生记忆的神经部位?78
71.怎样看待事业成就上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关系?79
72.怎样看待在科学研究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80
思维的关系?80
73.怎样看待观察力与思维力之间的关系?81
74.怎样看待物体下落时重物与轻物的关系?82
75.怎样看待科学创造最佳年龄规律?83
76.怎样看待标新立异?84
77.怎样看待真实的世界?85
78.怎样看待“理性和真理的哲学”与“自由和价值的86
哲学”的关系?86
79.怎样看待语言与实在的关系?87
80.怎样看待主体间性?88
81.怎样看待真、善、美?89
82.怎样看待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89
83.怎样看待社会科学研究中社会因素的形式化(量化)?90
84.怎样看待社会科学研究中社会认识系统的理性因素?91
85.怎样看待“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关系?93
经济篇93
86.怎样看待市场区域与非市场区域的关系?94
87.怎样看待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95
88.怎样看待竞争的非唯一性?96
89.怎样看待效率与公平的矛盾?97
90.怎样看待企业“再造”?97
91.怎样看待资本与劳动的关系?98
92.怎样看待个人经济利益与社会总体进步的关系?99
93.怎样看待企业资本的股份化?100
94.怎样看待国有企业内部的国有资产利益与劳动101
利益的关系?101
95.怎样看待国有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03
之间的关系?103
96.怎样看待非国有企业的理性与活力的关系?104
的国有企业?105
97.怎样看待依靠特权从事经营活动的一类特殊105
98.怎样看待企业的功能?106
99.怎样看待企业的理性规则与伦理规范的关系?107
100.怎样看待国有企业领导人责任的非唯一性?109
思维篇110
101.怎样看待思维形态?110
102.怎样看待抽象性与形象性的关系?111
103.怎样看待知性思维的基本规律?113
104.怎样看待知性思维的局限性?114
105.怎样看待电子计算机对人类思维的模拟?115
106.怎样看待“灰电子计算机”的光明前景?115
107.怎样看待非知性思维?117
108.怎样看待灵感思维?118
后记120
主要参考书目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