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国外交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国外交政策
  • (美)托马斯·G·帕特森等著;李庆余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03569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9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国外交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 言1

第一章美国独立的外交政策(从开始到1789年)1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杰伊、富兰克林和亚当斯1

与独立的谈判(1782年)1

二、争取独立:原则与现实6

三、与法国的关系14

四、对欧外交的初期阶段19

五、不符合外交礼节的和约:巴黎条约24

六、邦联条例时期棘手的外交28

七、新宪法与开国元老们的遗产36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切萨皮克”号事件(1807年)45

1815年)45

第二章在战争世界保持独立与扩张(1789—45

二、欧洲的战争,美国的危机50

三、商业、政治与外交:杰伊条约55

四、平克尼条约,法国,华盛顿的告别词60

五、XYZ事件与对法国的准战争63

六、购买路易斯安那与扩展自由帝国70

七、封锁与强征海员服役:中立国贸易的危险75

(1803—1807年)75

八、“和平强制手段”与1812年战争的来临79

九、陆上与海上维护主权的战争84

十、战时外交与根特和约88

对后世的影响93

十一、欧洲的战争与美国的独立(1789—1815年):93

第三章 为大陆扩张开辟道路(1815—1848年)100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格兰德河畔的美墨战争100

(1846年)100

二、“夭定命运论”:扩张主义的根源103

三、太平洋上的商业帝国109

四、对佛罗里达的蚕食与鲸吞113

五、门罗主义扫清道路118

六、英美之间的和解与紧张状态124

七、在俄勒冈问题上的争议131

八、夺取得克萨斯134

九、战时外交与和平140

十、1815—1848年大陆扩张的教训与代价144

第四章喧嚣一时的扩张主义、地方主义和内战153

时期的外交(1848—1865年)153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佩里提督“打开日本的大门”153

(1853—1854年)153

二、地方主义与喧嚣一时的扩张主义157

三、南方的帝国美梦:在拉丁美洲挑动战争与奴隶制的162

扩展162

四、不择手段地企图取得古巴168

五、轻轻地把英国推出中美洲172

六、1861年:充满危机的一年177

七、大西洋彼岸的“旁观者”184

八、“第一流强国”:扩张主义的复活190

第五章全球性角逐与地区性势力(1865—1895年)197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未能得逞的攫取圣多明各197

的行动(1869—1870年)197

二、扩张主义、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201

三、经济扩张与外交政策204

四、为了控制海洋:海军扩张208

五、国务卿威廉·H.西沃德注视未来212

六、北美的竞争者:英国、加拿大和美国216

七、与亚洲的争执:中国、日本和朝鲜219

八、太平洋上的角逐目标:夏威夷和萨摩亚225

九、探索“黑暗大陆”:美国人在非洲228

十、地区性势力:美国在拉丁美洲232

第六章帝国主义的推进(1895—1900年)243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委内瑞拉危机(1895年)243

二、委内瑞拉危机以后的美国对外政策248

三、19世纪9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形成251

四、古巴革命与美国(1895—1897年)253

五、通向战争的道路:麦金莱的外交(1897—1898年)256

六、为什么进行战争:利用机会260

七、西班牙-美国-古巴-菲律宾战争263

八、和平与帝国:在美国的争论267

九、亚洲的挑战:菲律宾的起义和中国的“门户开放”269

十、走向世界强国(1895—1900年)274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取得巴拿马(1903年)281

1914年)281

第七章治理和扩大美利坚帝国(1900—281

二、塑造美利坚帝国的保守派人物287

三、古巴保护国293

四、对加勒比海的警察行动:委内瑞拉、多米尼加297

共和国与罗斯福对门罗主义的引伸297

五、谋求海地和尼加拉瓜的稳定300

六、干涉墨西哥303

七、在东亚的“门户开放”政策与金元外交309

八、英美和解316

九、 “大战”前夕的美国外交政策321

索 引333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卢西塔尼亚”号的369

沉没(1915年)369

目录369

第八章通过世界大战改革世界(1914—1920年)369

二、中立的不现实375

三、公海上的屠杀:潜水艇和中立权利381

四、乘客、航行危险和保证: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386

五、伍德罗·威尔逊和1917年的参战决定389

六、准备战争393

七、在大洋彼岸:赢得战争395

八、准备和平:“十四点”纲领,停战,协约国之间的竞争399

九、缔造和平:凡尔赛的巴黎会议403

十、原则与党派偏见:在国内围绕国际联盟的斗争406

十一、遏制布尔什维克幽灵:干涉俄国412

十二、美国扩张与第一次世界大战417

第九章力不从心的大国:对欧关系(1920—1939年)426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富兰克林·D.罗斯福426

与承认俄国(1933年)426

二、独立的国际主义:两次大战之间时期的外交家和外交431

三、美国扩张与不稳定的世界经济439

四、和平、国联与裁军:失败的选择444

五、不稳定的苏美关系448

六、希特勒的德国、绥靖政策与战争的来临453

七、美国“孤立主义”和中立法458

八、战争前夕的罗斯福和美国461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 1931—1932年的满洲危机473

第十章权力问题: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关系473

(1920—1939年)473

二、寻求非军事的外交政策477

三、华盛顿会议:海军与亚洲479

四、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481

五、“新秩序”与日美冲突484

六、在拉丁美洲实行睦邻政策489

七、财富的兼并:同拉丁美洲的经济联系492

八、圣多明各和尼加拉瓜:学会新方法494

九、海军陆战队对海地的统治498

十、颠覆古巴的民族主义502

十一、墨西哥的民族主义,石油与妥协505

十二、泛美主义与战争的临近508

十三、大战前夜510

第十一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外交的考验518

(1939—1945年)518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大西洋宪章”会议(1941年)518

二、一步一步走向对德战争(1939—1941年)523

三、通向珍珠港: 1939—1941年的日美关系532

四、战时外交的性质539

五、大同盟: 1941—1943年的战略与分歧542

六、附庸问题:中国与在亚洲的战争551

七、目击大屠杀:美国人与欧洲犹太人的处境557

八、擘划战后和平(1943—1945年)563

九、雅尔塔会议570

十、各谋私利:盟国的分歧与势力范围575

十一、胜利与悲剧:波茨坦会议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产581

第十二章冷战的起源(1945—1950年)594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广岛投下的原子弹(1945年)594

二、苏美对抗600

三、东欧的外交战场605

四、对俄国人采取强硬态度(1946年)610

五、许许多多的争端:贷款、原子弹和德国问题613

六、杜鲁门主义与遏制政策616

七、马歇尔计划与欧洲的分裂621

八、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冷战的军事化624

九、日本的复兴与中国的内战627

十、共产党中国与美国的不承认政策632

十一、早期冷战留下的遗产635

第十三章全球戒备:朝鲜战争及艾森豪威尔-杜勒648

斯的外交(1950—1961年)648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美军开往朝鲜(1950年)648

二、朝鲜战争与冷战653

三、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外交政策660

四、国务卿约·福·杜勒斯与麦卡锡主义664

五、继续冷战668

六、从“斯普特尼克”到U-2事件675

七、遏制中国682

八、新的挑战:民族主义与第三世界685

九、在中东和拉丁美洲对付民族主义690

十、艾森豪威尔的记录696

第十四章 承受重担:越南战争年代(1961—1969年)705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 1968年越南的春节攻势705

二、印度支那: 1961年以前的战争与外交712

三、“实干型知识分子”与约翰·F.肯尼迪的外交政策718

四、肯尼迪时期的军备建设和加强国家建设的努力724

五、古巴与猪湾事件729

六、古巴导弹危机733

七、重新回到印度支那问题:肯尼迪的战争升级和后果739

(1961—1963年)739

八、不再有慕尼黑,不再有古巴:林登·B.约翰逊的747

外交政策747

九、越南战争的美国化751

十、不同政见与和平努力:摆脱负担756

第十五章一个宏大计划的风险(1969—1977年)766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理查德·尼克松的中国之行766

(1972年)766

二、尼克松、基辛格与一个宏大的计划772

三、缓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与核武器竞赛776

四、中东的战争与和平785

五、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对抗790

六、经济外交政策:艰难时期795

七、越南:从战争扩大到撤退802

八、关于越南教洲的争论812

一、外交上的十字路口: 1979—1981年的伊朗人质危机825

第十六章 改革、复兴与革命:1977年以来的美国外825

交政策825

二、吉米·卡特与世界835

三、在拉丁美洲的妥协840

四、在中东和非洲的积极行动848

五、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缓和的结束与卡特主义853

六、对卡特外交政策的评价862

七、罗纳德·里根与冷战原教旨主义867

八、里根、苏联与核军备竞赛879

九、中美洲的革命与反革命886

十、无尽无休的问题894

索 引9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