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临床科研选题 设计 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林平等著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84458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临床科研选题 设计 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绪论1
1.1科研的概念和中医科研的特点1
1.2中医科研的范围与类型4
1.3中医科研的思路与方法7
1.3.1中医传统的研究方法10
1.3.2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11
1.4中医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17
1.5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8
1.5.1总体与样本18
1.5.2频率与概率18
1.5.3无效假设与备择假设19
1.5.4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20
1.5.5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21
1.5.6自由度24
2.中医科研选题25
2.1中医科研选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5
2.2中医科研课题的来源26
2.3中医科研选题的程序27
附:临床科研计划书基本格式30
3.中医文献的查阅31
3.1查阅文献的方法31
3.1.1专家内行引线法32
3.1.2文末文献追溯法32
3.1.3检索工具书查找法32
3.1.4计算机快速检索法35
3.3.1文献的阅读方法36
3.2常用中医文献检索工具书36
3.3文献的阅读与积累36
3.3.2文献的积累方法46
4.中医临床科研设计50
4.1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50
4.2受试对象的选择53
4.2.1中医临床研究中的病例选择53
4.2.2中医辩证标准55
4.3观察指标的设计58
4.3.1观察指标的类型58
4.3.2观察指标的设计要求59
4.3.3观察指标的选择途径61
4.4观察记录表与中医病例的设计61
4.4.2中医病例的书写62
4.4.1观察记录表62
4.5对照的方法68
4.5.1标准对照69
4.5.2自身对照70
4.5.3相互对照70
4.5.4复合处理对照72
4.5.5安慰剂对照72
4.6估计样本例数的方法73
4.6.1估计样本例数的基本概念73
4.6.2计量资料成组比较的样本例数估计法74
4.6.3计数资料成组比较的样本例数估计法76
4.6.4计量资料自身对照比较的样本例数估计法77
4.7.1掷币、抽签分组法79
4.7.2随机数字简捷法79
4.7随机分组的方法79
4.7.3随机数字表分组法80
4.7.4随机排列表分组法83
4.7.5分层随机分组法84
4.8盲法试验85
4.8.1盲法的含义86
4.8.2双盲法的实施86
4.9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89
4.9.1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89
4.9.2中医临床疗效的特点90
4.9.3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91
4.10临床研究中的试验误差及其控制95
4.10.1系统误差96
4.10.2随机误差98
4.10.3过失误差99
5.常用的临床科研设计方案100
5.1完全随机设计100
5.1.1组间比较设计100
5.1.2分层随机设计101
5.2配对设计103
5.2.1自身对照设计103
5.2.2交叉设计104
5.2.3异体配对设计106
5.3配伍设计109
5.4拉丁方设计111
5.5序贯试验113
5.5.1基本设计要求与类型113
5.5.2开放型质反应序贯试验图的绘制117
5.6正交试验122
6.科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28
6.1原始资料的收集128
6.1.1直接资料的来源与收集128
6.1.2间接资料的来源与收集130
6.1.3原始资料的记录131
6.2原始资料的整理132
6.2.1原始资料的类型132
6.2.2原始资科的检查133
6.2.3原始资料的分组134
6.2.4原始资料的归纳与汇总137
7.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140
7.1率140
7.1.1率的集中性与离散性指标141
7.1.2率的可靠性指标142
7.1.3医学中常用的频率指标143
7.1.4率的标准化方法148
7.2构成比150
7.3相对比151
8.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52
8.1计量资料的集中性指标152
8.1.1算术平均数152
8.1.2几何平均数155
8.1.3中位数156
8.2计量资料的离散性指标158
8.2.1全距159
8.2.2方差159
8.2.3标准差159
8.2.4变异系数161
8.3计量资料的可靠性指标162
8.4正态分布及其应用164
9.总体参数的估计167
9.1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167
9.1.1总体参数的点估计167
9.1.2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167
9.2总体率的估计168
9.2.1大样本资料的总体率估计168
9.2.2小样本资料的总体率估计168
9.2.3两总体率差值的估计169
9.3总体均数的估计170
9.3.1总体算术均数的估计171
9.3.2两总体算术均数差值的估计173
9.3.3总体几何均数的估计174
9.3.4总体中位数的估计176
10.计数资料的假设检验180
10.1假设检验概述180
10.1.1假设检验的分类181
10.1.2假设检验的步骤181
10.1.3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182
10.2计数资料的u检验184
10.2.1u检验的基本概念与步骤184
10.2.2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u检验186
10.2.3两样本率比较的u检验187
0.3χ2检验188
10.3.1χ2检验的基本概念与步骤188
10.3.2两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192
10.3.3配对资料的χ2检验194
10.3.4多个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195
10.3.5计数资料的相关分析197
10.4零反应资料的检验方法200
10.4.1小样本或f〈10r时的零反应检验201
10.4.2大样本或f〉10r时的零反应检验202
10.4.3两组样本数相等时的零反应检验203
11.计量资料的假设检验205
11.1正态性检验205
11.1.1正态性的简易判断方法205
11.1.2正态性D检验206
11.2方差齐性检验210
11.2.1两个样本方差的齐性检验210
11.2.2多个样本方差的齐性检验211
11.3.1t检验的基本概念与步骤215
11.3t检验215
11.3.2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216
11.3.3配对资料均数比较的t检验217
11.3.4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219
11.4计量资料的u检验223
11.4.1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u检验223
11.4.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224
11.5F检验225
11.5.1F检验的基本概念与步骤225
11.5.2单因素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F检验227
11.5.3多因素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F检验229
11.6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233
12.等级型资料的假设检验237
12.1Ridit分析237
12.2等级序值检验243
12.3秩和H检验245
13.正常值范围的确定方法248
13.1确定正常值范围的步骤249
13.2确定正常值范围的方法254
13.2.1正态分布法255
13.2.2百分位数法258
14.中医科研资料的表达方法261
14.1表格法261
14.1.1统计表的分类261
14.1.2统计表的格式262
14.1.3统计表的结构262
14.2图示法264
14.2.1统计图的结构264
14.1.4制表原则264
14.2.2制图的原则与步骤265
14.2.3统计图的种类与绘制265
14.3图表中统计结论的表达269
15中医科研论文的撰写272
15.1科研论文的基本要求272
15.2科研论文的撰写程序274
15.2.1重新命题274
15.2.2编写提纲274
15.2.3撰写全文275
附表279
附表1t界值表279
附表2-1F界值表(方差分析用)281
附表2-2F界值表(方差齐性检验用)291
附表3q界值表294
附表4正态性D检验界值表295
附表5阶乘的对数表297
附表6-1随机数字表(1)298
附表6-2随机数字表(2)300
附表6-3随机数字表(3)301
附表6-410个自然数的随机排列表302
附表6-520个自然数的随机排列表304
附表6-630个自然数的随机排列表305
附表6-740个自然数的随机排列表306
附表6-850个自然数的随机排列表307
附表6-9100个自然数的随机排列表308
附表7χ2界值表309
附表8-1正交表(二水平正交表)311
附表9u界值简表312
附表8-2正交表(四水平正交表)312
附表10-1两样本率比较时所需313
样本例数表(单侧)313
附表10-2两样本率比较时所需315
样本例数表(双侧)315
附表12配对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例数表319
附表13百分率的可信区间321
附表14秩和检验用H界值表327
附表15H值简略表327
附录1统计符号328
附录2医学统计汉英名词对照332
参考文献341
附表11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时3177
所需样本例数表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