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朱峻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3781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77页
  • 文件大小:249MB
  • 文件页数:691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3

一 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成就3

二 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5

三 加强全面建设,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3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渊源16

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性和适用性17

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通性和继承性19

三 列宁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通性和继承性22

第三章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24

— 1956年毛泽东探索的开始及其历史轨迹25

二 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要点27

三 毛泽东从1957年起探索入迷途,停止和否定了1956年的正确探索53

第四章 邓小平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7

一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确立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58

二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基本轮廓59

三 从十三大到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辟60

第五章 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65

一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5

二 排除障碍,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68

三 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2

第六章 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75

一 胡锦涛到西柏坡考察,预料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还会很多”76

二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风险,引起胡锦涛对科学发展的思考和探索77

三 科学发展观的规范表述,明确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78

四 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新一轮的理论和实践创新80

五 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概括82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界定和框架结构85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界定和框架结构85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容界定和框架结构解析88

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容界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若干问题断想94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7

一 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深化和丰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98

二 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深化和丰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102

三 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深化和丰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105

四 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深化和丰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108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12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及其内容提要113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5

三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16

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8

五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21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24

七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27

八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129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相互关系及其世界意义133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133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事业、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间的关系137

三 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140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142

第十一章 坦诚直面和稳妥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3+1道难题144

一 坦诚直面权力腐败和道德下滑146

二 坦诚直面两极分化149

三 坦诚直面美国围堵152

四 秉持公平正义,解决3+1道难题155

第十二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60

一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庄严使命,两个历史任务,三个发展阶段161

二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作保证163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复兴中华民族的唯一正确道路166

四 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171

下篇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前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精髓179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183

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突破旧框框185

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188

解放思想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长期任务190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19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19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202

总论走中国式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1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2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指针228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232

基本路线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237

基本实践、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总结248

正确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254

高举旗帜的坚定性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258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探索265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76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279

论执政兴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283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308

《江泽民文选》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313

立足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50年代的“过渡时期”319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深化和发展326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333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障340

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345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48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制度之间的关系350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兼谈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35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制思想与我国的农业集体化361

我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发展规律368

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37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375

走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发展之路380

坚持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的党政关系391

马克思主义与对外开放395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与跨跃式发展407

科学发展的新自觉,改革开放的里程碑416

改革政治制度,促进党内民主424

家乡巨变,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勃勃生机433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商品经济意识是一项重要任务443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转变为市场经济观念是当前解放思想的重要任务445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447

我国加入WTO一年的回顾与展望451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正确的民主观念463

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离不开党的领导466

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纵论470

邓小平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纵论478

江泽民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坚持和发展50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08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517

对外开放与思想道德建设523

思想道德的建设规定了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527

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52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531

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鲜明特点533

江泽民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543

胡锦涛关于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论断55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563

稳定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高利益56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成果569

和谐社区与和谐文化581

关键在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585

腐败现象是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根本对立的591

惩治腐败、廉政建设要靠教育595

惩治腐败、廉政建设也要靠法制600

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607

“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永不变质的政治本色614

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推进党的建设618

党的先进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24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公仆原则”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体会636

附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657

参考文献6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