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4280505.jpg)
- 东北师范大学孙中田,张芬,肖新如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59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绪论3
一、中国现代文学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组成部分3
二、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发展的7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传统和批判的继承10
四、中国现代文学的世界影响和意义15
“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21
第一章文学革命及其历史发展21
第一节“五四”文化革命和文学革命21
“五四”文化革命21
“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和理论倡导27
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32
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36
翻译介绍外国文学39
第二节文学革命运动的新发展44
初步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文学主张44
文学社团的蜂起和流派的形成48
文学研究会49
创造社53
语丝社57
莽原社和未名社59
浅草社和沉钟社60
新月社61
第三节为文学革命的胜利发展而斗争63
对“国粹”派林纾等的斗争64
对封建复古主义“学衡派”、“甲寅派”的斗争68
对鸳鸯蝴蝶派的斗争74
同资产阶级右翼文人胡适的斗争77
对“现代评论派”的斗争84
第二章文学革命的实绩87
第一节新诗的倡导及其发展87
新诗的创作87
《新青年》和《新潮》的诗88
文学研究会的诗94
湖畔诗社的诗97
浅草社和沉钟社的诗98
普罗诗派100
新月诗派102
象征派的诗109
第二节成长发展的小说创作110
叶绍钧的小说111
冰心的小说116
王统照的小说119
鲁彦的小说122
许地山的小说125
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和《短裤党》127
郁达夫的小说129
第三节话剧运动与创作137
早期话剧运动137
早期话剧创作140
田汉的早期剧作143
洪深的《赵阎王》145
第四节散文和杂文的收获147
散文和杂文的创作147
李大钊的杂文150
瞿秋白的散文153
冰心的散文156
朱自清的散文158
周作人的散文161
第三章鲁迅(上)165
第一节生平和思想道路165
少年生活和叛逆精神166
求学立志和爱国主义168
理论探索和早期思想171
辛亥革命和沉默苦闷177
文化革命的英勇旗手178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82
第二节小说——《呐喊》和《彷徨》(一)188
《呐喊》和《彷徨》188
对叛逆者革命者的歌颂190
《狂人日记》190
狂人的形象及其塑造193
《药》中夏瑜的形象199
对劳动人民的描写202
《一件小事》(1919.11)202
《故乡》(1921.1)203
《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205
《阿Q正传》207
《阿Q正传》中的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和辛亥革命208
阿Q的形象213
《阿Q正传》的历史意义218
第三节小说——《呐喊》和《彷徨》(二)220
各类知识分子的形象220
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不第文人的形象221
封建复古派的丑恶形象222
“新式知识分子”的形象224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225
《孤独者》中的魏连疫226
《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227
《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234
《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242
第四节前期杂文251
前期杂文创作251
反对迷信提倡科学的篇章252
对封建主义的批判254
对封建军阀官僚政客及其帮凶者的斗争257
第五节散文诗《野草》和散文《朝花夕拾》263
散文诗《野草》263
抨击黑暗现实、讽刺腐朽事物的篇章264
歌颂“永不肯休”的顽强战斗精神267
散文诗中作者内心矛盾的流露269
散文诗中描写自然景物的篇什273
《野草》艺术表现上的主要特点276
散文集《朝花夕拾》279
个人生活和思想的真实记录280
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深刻反映282
回忆往事与针砭现实相结合285
艺术表现上的主要特点288
第四章郭沫若前期的创作291
第一节郭沫若前期的生活道路291
童年和中学时代291
留学日本和创造社的早期活动294
大革命时期(1925—1928)301
《女神》的创作307
第二节《女神》307
《女神》中的爱国主义思想308
《女神》中的反抗、叛逆和个性解放精神316
《女神》中的创造精神318
《女神》的积极浪漫主义324
《女神》的艺术特色330
第三节《女神》以后的诗333
《星空》333
《前茅》335
《恢复》339
第四节前期的戏剧和小说344
早期剧作344
《三个叛逆的女性》345
前期的小说349
第五章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357
第一节革命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357
两种反革命“围剿”和两种革命深入35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357
“革命文学”的讨论361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366
文艺大众化运动372
“两个口号”的论争与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377
第二节左联时期的文艺思想斗争383
对“新月派”的斗争384
对“民族主义文艺”的斗争388
对“第三种人”、“自由人”的批判和斗争392
革命根据地的文艺运动398
第三节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东北沦陷区的文学398
东北沦陷区的文艺414
第六章左联时期的小说和散文414
第一节小说创作的成就414
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414
叶紫的《丰收·火》420
王统照的《山雨》422
蒋光慈的《田野的风》426
叶绍钧的小说427
沈从文的小说431
第二节巴金和他的长篇《家》436
巴金的生活和早期创作436
长篇小说《家》442
觉慧和觉新的形象447
《家》的艺术特色451
第三节老舍和他的《骆驼祥子》455
生活道路455
早期创作458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461
祥子的形象464
其他人物的描写467
长篇的艺术特色468
第四节杂文、散文和报告文学473
瞿秋白的《“乱弹”及其他》474
何其芳的散文480
李广田的散文481
第七章左联时期的诗歌和戏剧484
第一节左联时期的诗歌484
现实斗争中发展的诗歌484
殷夫的诗歌485
中国诗歌会和蒲风的诗490
臧克家的诗歌495
戴望舒的诗歌498
第二节左翼戏剧运动与创作503
左翼戏剧运动503
田汉的剧作506
洪深的《五奎桥》510
生活和创作道路513
第三节曹禺和他的《雷雨》、《日出》513
《雷雨》517
蘩漪的形象520
《雷雨》的艺术特点525
《日出》530
陈白露的形象534
《日出》的艺术特点536
第八章鲁迅(下)539
第一节鲁迅的后期杂文539
后期杂文创作539
同国民党政权的斗争541
对帝国主义的揭露545
杂文的社会批评548
对人民和革命的歌颂552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555
第二节《故事新编》570
《故事新编》的创作570
《理水》573
《出关》578
第三节鲁迅的诗歌创作581
鲁迅的诗歌581
高尚情操和爱国思想的表露582
追求光明、反抗黑暗的激情584
白色恐怖下的战歌586
共产主义者的心胸589
鲁迅诗歌的艺术特点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