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蒙古族文学史 第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蒙古族文学史 第2卷
  • 荣苏赫,赵永铣主编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ISBN:720405542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7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7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蒙古族文学史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编 中古文学〔下〕(1369-1839年)1

社会文化和文学概况1

第一章 金宫祭奠及其祭词10

第一节 金宫祭奠的由来与流传11

一、关于成吉思汗陵墓及八白室13

二、元代成吉思汗的祭祀14

三、八白室的衰败及其重建16

四、重建八白室的作用和意义17

五、《金书》抄本情况20

第二节 金宫祭奠传说21

一、成吉思汗陵寝安放的传说22

二、各种祭奠礼仪由来的传说23

三、有关祭奠文物的传说26

第三节 金宫祭奠祭词28

一、祭祀天地山川,叩救神灵享祭28

二、礼赞祭品牺牲,祈祷神物显灵33

三、谱写英雄赞歌,祝颂万邦和顺38

四、受苦难信民的呼唤,被压迫生灵的叹息50

第四节 文学特色与传统形式57

第五节 金宫祭奠及其《金书》的地位和影响61

一、文献价值62

二、《金书》是古风民俗之集大成者63

三、金宫祭奠的影响65

第二章 婚礼祝词69

第一节 婚礼的产生形成和婚礼词的搜集研究69

一、婚礼的产生形成69

二、婚礼词的搜集研究75

第二节 婚礼仪式及其祝颂78

一、乘马娶亲78

二、闭门迎婿80

三、献羊祝酒82

四、求名问庚84

五、女婿叩头和姑娘扮妆93

六、新娘上马和途中迎亲94

七、新娘祭火96

八、通宵欢宴和献礼送客99

第三节 婚礼的地区特色103

一、送礼定亲,别具章程103

二、报答母恩,隆礼回敬106

三、男方堵门,婚仪翻新110

四、拜火成亲,各展风情115

第四节 婚礼祝词的艺术特征119

一、完整的结构形式120

二、生动的比喻形式122

三、传说演绎形式127

四、戏剧表演形式130

第三章 “那达慕”祝词赞词133

第一节 “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133

一、三项游艺的历史黄籍记载133

二、传统习俗的衍化发展138

三、资料及研究143

第二节 摔跤的组织及其祝赞145

一、那达慕的规模145

二、入场仪式146

三、摔跤技巧147

四、退场仪式147

五、跤手称号148

六、博克祝赞148

第三节 马的训练与赛马祝赞157

一、马的吊参驯158

二、赛马规程158

三、马的称号159

四、马赞160

第四节 射箭的习俗及其祝赞166

一、射箭学习167

二、比赛规程167

三、称号和祝赞168

第五节 “那达慕”祝词赞词的审美特征174

一、壮阔美175

二、人格美178

三、矫健美180

一、搜集、出版概况185

第四章 民歌185

第一节 搜集、出版、研究概况185

二、研究概况187

第二节 风俗礼仪歌188

一、婚礼歌188

二、男子三项游戏歌197

三、嘲尔歌204

第三节 历史歌208

一、历史歌的产生发展208

二、人物历史歌210

三、事件历史歌214

第四节 赞歌、思亲思乡歌、佛教歌、情歌223

一、赞歌223

二、思亲思乡歌226

三、佛教歌228

四、情歌230

第五节 明、清之际民歌的时代特征233

第一节 概述237

第五章 民间故事237

第二节 英雄故事239

一、改天换地的英雄故事--《沙丘国》、《宝钥匙》240

二、洪水献身的英雄故事--《猎人海力布》、《天上人间》241

三、战天斗地的英雄故事--《半拉山的故事》243

四、征服残暴统治的英雄故事--《虎王衣》、《山的儿子》245

第三节 动物寓言故事248

一、主题类型249

二、形式特征257

第四节 蒙古族民间故事与印、藏民间故事的关系262

一、源流262

二、变异267

第六章 中古英雄史诗273

第一节 流传分布及搜集、出版、研究273

一、流传分布及搜集、出版概况273

二、研究概况276

一、部族的割据混战和封建制度的不断深化277

第二节 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277

二、萨满教的延续和佛教的传播279

三、远古英雄史诗传统的影响和继承280

第三节 主题的发展282

一、婚姻主题的发展282

二、征战主题的发展284

三、联盟主题的发展288

第四节 形象的变化290

一、英雄形象的变化290

二、蟒古斯形象的变化294

三、战马形象的变化297

四、其他形象299

第五节 情节的丰富和结构的复杂化301

一、情节的丰富301

二、结构的复杂化303

一、封建部族割据混战的结束306

二、中古英雄史诗的异化306

第六节 中古英雄史诗的消亡306

第七章 长篇英雄史诗蒙古《格斯尔可汗传》309

第一节 蒙古《格斯尔》的搜集、出版和研究概况309

一、国内外的搜集、抢救工作309

二、国内出版和计划出版概况310

三、国外出版、翻译和研究概况311

四、国内研究概况314

第二节 蒙古《格斯尔》的各种版本及其相互关系318

一、各种版、抄本及其内容简介319

二、北京版、抄本同各种抄本之间的关系328

第三节 蒙古《格斯尔》的来源及其民族特色329

一、蒙古《格斯尔》的来源329

二、蒙古《格斯尔》是一部具有蒙古民族特色的史诗331

第四节 蒙古《格斯尔》的思想内容337

一、降魔除妖的主旨337

二、正义战争的颂歌338

三、美好生活的憧憬339

第五节 蒙古《格斯尔》的艺术成就342

一、奇特曲折的故事情节342

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344

三、民间语言的丰富宝藏351

第八章 历史文学(一)353

第一节 概述353

一、兴盛原因和发展过程353

二、内容和形式的时代特征357

第二节 佚名氏《黄金史纲》372

一、抄本版本、成书年代及研究概况372

二、内容结构和编写体例等特征374

三、历史人物、事件的传说化376

第九章 历史文学(二)385

第一节 罗桑丹津的《黄金史》385

一、罗桑丹津和《罗·黄金史》385

二、《罗·黄金史》的思想内容397

三、《罗·黄金史》的文学特性407

第二节 《蒙古源流》428

一、《蒙古源流》名称和版本系统429

二、国内外翻译出版和研究概况430

三、《蒙古源流》作者萨刚彻辰的生平及民族思想435

四、《蒙古源流》的内容及主要历史人物形象439

五、《蒙古源流》的记叙手法和语言特点454

第十章 佛教文学(一):综述460

第一节 黄教的深入普及与蒙古族佛教文学的繁荣460

一、黄教的深入普及460

二、佛教文学的繁荣462

第二节 蒙译佛经跋诗465

一、席勒图固什的跋诗465

二、释迦端如布的跋诗469

三、贡噶斡节儿的跋诗471

四、固什囊苏的跋诗473

五、札雅班第达·纳木海扎木苏的跋诗475

第三节 佛教故事476

二、训谕诗477

一、印藏佛经故事的蒙古变体477

二、印藏佛教故事的蒙古化481

三、蒙古族僧人独立创作的佛教故事489

第四节 仪轨文493

一、流变、种类、传承和搜集出版493

二、内容构成及思想倾向495

三、形式变化和艺术特征502

第十一章 佛教文学(二):藏文创作506

第一节 概述506

一、藏文创作产生发展的原因506

二、发展概况507

三、地位及影响508

第二节 松巴堪布·耶喜班觉509

一、生平著述509

二、训谕诗511

三、文学性信札513

第三节 阿拉善·阿旺丹达514

一、生平著述514

二、《散论》516

三、《学处篇·人道喜宴》518

四、《诗镜三品之引喻》等解释《诗镜》的例诗521

第四节 固什噶居巴·罗桑泽培523

一、生平著术523

二、佛教故事《释迦王佛本生事纪一百五十一事》525

第五节 热津巴·阿旺吐丹532

一、生平著述532

二、高僧传记533

第六节 印藏文学的翻译及其对蒙古族文学的影响536

一、翻译概况537

二、对蒙古族文学的影响540

第十二章 佛教文学(三):莫日根葛根和察哈尔格西542

第一节 莫日根葛根·罗桑丹毕坚赞542

一、生平著述和研究概况542

二、仪轨诗文545

三、训谕诗550

四、歌典560

五、历史文学《黄金史》569

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572

第二节 察哈尔格西·罗桑楚臣574

一、生平著述和研究概况574

三、传说故事582

四、仪轨诗文587

五、阐释《诗镜》的论著590

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594

第十三章 传记文学598

第一节 概述598

一、传记文学的产生发展598

二、传记文学的内容形式特片600

第二节 《名为黄金史之成吉思汗传记》602

一、抄本的发现及研究602

二、内容简介603

三、创作时间603

四、文学特点604

第三节《乃吉托音传》607

一、内容简介607

二、作者及创作时间608

三、文学特点610

第四节《札雅班第达传·月光》613

一、抄本版本、作者及创作时间613

二、思想内容614

三、文学特点616

第十四章 传统文人诗歌创作618

第一节 传统类型化体裁的抒情诗618

一、传统类型化体裁抒情诗的书面化618

二、《成吉思汗送葬歌》619

三、妥欢贴木儿的懊悔诗626

第二节 训谕诗的新发展631

一、正统观念的弘扬与传统训谕诗的汇集整理632

二、佛教的普及与佛教训谕诗的深入影响633

三、萨刚彻辰所著《蒙古源流》的尾诗636

第三节 朝克图台吉的石崖诗文644

一、朝克图台吉的生平及其石崖诗文的发现研究644

二、石崖诗文的思想内容647

三、石崖诗文的艺术形式特征652

第四节 文人叙事诗的出现和《恩德固日勒汗的故事》654

一、文人叙事诗的出现654

二、《恩德固日勒汗的故事》656

第十五章 短篇小说665

第一节 短篇小说的产生665

一、社会生活发展和表现新人物的需要665

二、外来佛教叙事文学的影响666

三、历史传说书面化的结果667

一、故事的渊源和人物、情节的虚构668

第二节 短篇佛教劝世小说《娜仁格日勒仙女传奇》668

二、宗教伦理的说教和人物形象的概念化674

三、人物矛盾冲突的发展和情节的敷衍设置678

第三节 短篇历史小说《乌巴什·洪台吉的故事》和《色特尔扎布的故事》680

一、书面抄本的搜集和故事内容的简介680

二、人物、情节的虚构和艺术形象的塑造683

三、中下层人物成为主角的维护部族利益的主题687

四、历史传说的过渡和民间文学营养的汲取689

第六章 汉文创作693

第一节 概述693

第二节 梦麟698

一、十八世纪诗坛上的一颗明星--梦麟698

二、《大谷山堂集》的思想内容701

三、《大谷山堂集》的艺术成就707

一、生平712

第三节 法式善712

二、诗歌创作715

三、散文创作726

第四节 博明731

一、《西斋偶得》733

二、《西斋诗辑遗》737

第五节 松筠、和瑛742

一、松筠743

二、和瑛751

第六节 国栋、嵩贵、景文763

一、国栋764

二、嵩贵767

三、景文771

第二卷编写说明7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