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工原理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工原理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291618.jpg)
- 叶世超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0442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工原理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九章 气体吸收1
9.1 概述1
9.2 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4
9.2.1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4
9.2.2 亨利定律5
9.2.3 气液相际传质过程的方向、限度及推动力9
9.3 吸收传质理论及传质速率方程11
9.3.1 吸收传质理论11
9.3.2 传质速率方程13
9.4 吸收塔的计算20
9.4.1 物料衡算与吸收操作线方程21
9.4.2 吸收剂用量的确定23
9.4.3 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26
9.4.4 低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28
9.4.5 高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34
9.4.6 吸收塔的调节与操作型计算40
9.5.1 解吸塔的最小气液比44
9.5 解吸塔的计算44
9.5.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45
9.6 传质系数46
9.6.1 传质系数的实验测定47
9.6.2 传质系数的经验公式47
9.6.3 传质系数的准数关联式49
9.7 化学吸收51
9.7.1 液膜中的浓度分布52
9.7.2 化学吸收速率与增强因子53
10.1 概述60
第十章 蒸馏60
10.2 双组分溶液的汽液相平衡61
10.2.1 理想溶液的汽液相平衡——拉乌尔定律61
10.2.2 汽液相平衡图63
10.2.3 汽液平衡关系式的表示方法65
10.3 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68
10.3.1 平衡蒸馏68
10.3.2 简单蒸馏71
10.4.1 精馏原理73
10.4 精馏73
10.4.2 理论板和板效率75
10.4.3 板式塔精馏过程的基本计算式77
10.5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80
10.5.1 物科衡算与操作线方程81
10.5.2 进料状态的影响83
10.5.3 理论板数的求法87
10.5.4 回流比的选择91
10.5.5 其他类型精馏塔理论板数的确定96
10.5.6 连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100
10.5.7 精馏塔的调节与操作型计算102
10.6 间歇精馏105
10.6.1 馏出液组成保持恒定的间歇精馏106
10.6.2 回流比保持恒定的间歇精馏108
10.7 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111
10.7.1 恒沸精馏111
10.7.2 萃取精馏112
10.8 多组分精馏113
10.8.1 多组分精馏流程方案的选择114
10.8.2 多组分物系的汽液相平衡115
10.8.3 多组分精馏的计算118
第十一章 气液传质设备129
11.1 概述129
11.2 板式塔130
11.2.1 塔板类型130
11.2.2 浮阀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135
11.2.3 浮阀塔的设计140
11.3 填料塔158
11.3.1 填料159
11.3.2 填料的流体力学性能163
11.3.3 填料塔塔径与塔高的计算167
11.3.4 填料塔的附属结构170
第十二章 干燥176
12.1 概述176
12.2 湿气体的性质177
12.2.2 湿分的表示方法——湿分分压、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178
12.2.1 湿气体的干球温度和总压178
12.3 干燥过程的基本规律181
12.3.1 物料湿分的表示方法181
12.3.2 湿分在气体和固体间的平衡关系182
12.3.3 对流干燥的基本规律184
12.3.4 影响干燥过程的主要因素188
12.4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190
12.4.1 物料衡算190
12.4.2 热量衡算191
12.4.3 干燥系统的热效率和干燥效率194
12.4.4 干燥过程中的物料温度197
12.4.5 气体进出口状态的确定201
12.4.6 露点温度及气体出口温度的校核202
12.4.7 干燥过程中气体状态的变化204
12.5 恒定干燥条件下物料的干燥时间208
12.5.1 恒速干燥段的干燥时间208
12.5.2 降速干燥段的干燥时间210
12.6.1 空气湿度图的绘制212
12.6 气体湿度图212
12.6.2 空气湿度图的用法214
12.7 干燥器220
12.7.1 气流干燥器221
12.7.2 流化床干燥器223
12.7.3 转筒干燥器226
12.7.4 喷雾干燥器227
12.7.5 厢式干燥器229
12.7.6 带式干燥器231
13.1.1 萃取的基本概念236
第十三章 萃取236
13.1 概述236
13.1.2 萃取操作的基本流程237
13.2 液-液相平衡239
13.2.1 三角形坐标图239
13.2.2 三角形坐标图表示的液-液平衡关系241
13.2.3 直角坐标系表示的相平衡关系243
13.2.4 萃取在三角形坐标图上的表示法244
13.3.1 液滴的分散、凝聚、界面扰动245
13.3 液-液萃取的动力学特性245
13.3.2 液滴的传质特性246
13.4 萃取分离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47
13.4.1 萃取剂的选择247
13.4.2 温度对萃取过程的影响249
13.5 萃取过程的计算250
13.5.1 单级萃取的计算250
13.5.2 多级错流萃取计算253
13.5.3 多级逆流萃取的计算255
13.5.4 溶剂比对逆流萃取理论级数的影响260
13.5.5 微分接触式逆流萃取262
13.5.6 回流萃取263
13.6 液-液萃取设备264
13.6.1 概述264
13.6.2 常见工业萃取设备265
13.6.3 萃取设备的选择270
13.7 超临界萃取271
14.1.2 基本概念和操作原理278
14.1.1 概述278
14.1 结晶278
第十四章 其他传质分离方法278
14.1.3 结晶操作的一些特点282
14.1.4 结晶动力学283
14.1.5 结晶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285
14.1.6 结晶方法与设备288
14.1.7 其他结晶方法292
14.2 吸附292
14.2.1 概述292
14.2.2 吸附剂293
14.2.3 吸附的基本规律295
14.2.4 吸附过程的计算299
14.2.5 吸附分离设备306
14.3 膜分离308
14.3.1 概述308
14.3.2 膜分离过程312
14.3.3 膜分离设备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