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护临床必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永昌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0894592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护临床必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常用度量衡单位缩写词1
二、临床实验室及诊断仪器检查常用缩写词1
目录1
第一篇 医学常用缩写词1
三、临床常用病名缩写词10
四、常用药物缩写词14
五、处方常用缩写词19
六、常用过敏原缩写词23
一、发热24
第一章 一般症状24
第二篇 临床常见症状病因提要24
二、头痛25
三、腰背痛27
四、关节痛28
五、四肢痛30
六、肥胖31
八、失水32
七、消瘦32
九、水肿33
二、红眼34
一、急性眼痛34
第二章 眼、耳、鼻、喉症状34
四、视力障碍35
三、流泪35
七、耳溢液36
六、耳痛36
五、眼球突出36
九、耳鸣37
八、耳聋37
十一、鼻溢液38
十、鼻出血38
十三、声音嘶哑39
十二、咽痛39
二、丘疹41
一、红斑41
第三章 皮肤及其附属器疾病的症状41
四、水疱42
三、风团42
六、结节43
五、脓疱43
十、溃疡44
九、糜烂44
七、皮肤肿瘤44
八、鳞屑44
十二、黑色素异常45
十一、瘙痒病45
十三、紫癜46
一、咳嗽47
第四章 呼吸系统症状47
二、咯血48
三、胸痛50
四、呼吸困难52
五、胸腔积液54
二、心律失常56
一、心悸56
第五章 循环系统症状56
三、高血压58
四、低血压与休克59
五、紫绀60
七、杵状指(趾)61
六、晕厥61
一、口舌痛63
第六章 消化系统症状63
二、吞咽困难64
三、厌食65
四、恶心与呕吐66
五、上消化道出血67
六、便血68
七、便秘69
九、慢性腹泻71
八、急性腹泻71
十、急性腹痛73
十一、慢性腹痛74
十二、黄疸76
十三、腹胀气78
十四、腹水79
十五、腹部肿块80
十六、肝肿大81
十七、脾肿大83
一、排尿困难和尿潴留85
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85
三、尿频86
二、尿失禁86
四、少尿或无尿87
六、血尿88
五、多尿88
七、蛋白尿91
八、脓尿92
十、阴囊肿大93
九、糖尿93
十二、白带94
十一、阴道出血94
十四、女性不孕95
十三、闭经95
十五、男性不育96
一、贫血98
第八章 造血系统症状98
二、出血100
三、血小板减少101
四、白细胞减少102
五、嗜酸细胞增多症103
六、淋巴结肿大104
一、体型异常107
第九章 内分泌症状107
二、甲状腺肿大108
三、乳腺肿块109
二、昏迷110
一、眩晕110
第十章 神经系统症状110
三、晕厥112
五、瘫痪113
四、感觉障碍113
六、不随意运动与共济失调115
七、脑膜刺激症118
八、精神失常119
一、洗胃术120
第一章 常用诊疗操作120
第三篇 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120
二、胸膜腔穿刺术121
三、腹膜腔穿刺术123
五、腰椎穿刺术125
四、胃肠减压术125
六、心包穿刺术126
七、骨髓空刺术128
八、三腔二囊管食管、胃底压迫止血法129
九、导尿术130
十、气管切开术132
十一、静脉切开术134
十二、动脉切开与动脉输血术135
十三、肝穿刺抽脓术136
十四、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137
十五、中心静脉压测定138
十六、环甲膜穿刺术139
十七、体表肿块穿刺取样活检术140
十八、膝关节腔穿刺术141
十九、术前准备142
二十、术后处理144
二十一、胸膜腔闭式引流术145
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48
第一节 常用护理常规148
第二章 常用护理常规及皮试液配制148
二、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49
四、手术前护理常规中给病人作手术野备皮范围150
三、三级护理150
第二节 各种皮试液的配制及临床应用151
三、橡皮类154
二、玻璃类154
第三节 常用物品的清洁法、消毒灭菌法及保养法154
一、搪瓷类154
六、毛织品155
五、布类155
四、金属器械类155
十二、玻璃氧气湿化瓶156
十一、精密仪器、内窥镜、人工心肺机、塑料管156
七、湿化扫床套156
八、抹布156
九、墩布156
十、手156
十七、家俱、墙壁、地面、运输工具(平车、担架)157
十六、书、报、饭票157
十三、硅胶管157
十四、听诊器、血压计157
十五、体温表157
二十一、化验剩余标本158
二十、呕吐物、排泄物158
十八、空气消毒158
十九、餐具158
第一节 抗生素159
第一章 常用西药159
第四篇 常用药物简要介绍159
第二节 磺胺、喹诺酮类及其他抗感染药167
一、催眠药、抗惊厥药169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69
二、镇静、安定药170
三、解热、镇痛、抗风湿药172
四、抗癫痫、抗震颤麻痹药173
五、中枢兴奋药175
一、祛痰镇咳药176
第四节 呼吸系统药物176
二、平喘药177
一、助消化药178
第五节 消化系统药物178
二、抗酸药179
三、解痉制酸药180
四、导泻药181
五、止泻药182
一、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药183
第六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183
二、抗高血压药188
三、血管扩张及治疗心绞痛药190
四、抗体克药191
一、治贫血药192
第七节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192
二、凝血、止血药193
三、抗凝血药194
四、血容量扩张和蛋白质补充药196
五、促进白细胞增生药197
一、利尿药、脱水药198
第八节 泌尿系统药物198
三、尿路感染用药199
二、尿崩症及遗尿症用药199
第九节 抗肿瘤药物200
第十节 抗结核药202
一、驱肠虫药204
第十一节 抗寄生虫病药204
二、抗血吸虫病、黑热病及丝虫病药205
三、抗疟药206
四、抗阿米巴病药207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皮质激素制剂208
第十二节 激素类208
二、雄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210
三、甲状腺制剂及抗甲状腺药211
四、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212
第十三节 抗组织胺药213
第十四节 其他药物214
五、六味汤216
四、黄芪建中汤216
第二章 常用中药方216
第一节 各科常用方216
一、四物汤216
二、八珍汤216
三、补中益气汤216
十、白虎汤217
九、龙胆泻肝汤217
六、温胆汤217
七、柴平汤217
八、六君子汤217
二、麻黄汤218
一、银翘散218
十一、赤云汤218
十二、玉竹饮218
十三、止血汤218
第二节 内儿科常用方218
八、小青龙汤219
七、二陈汤219
三、玉屏风桂枝汤219
四、燥咳方219
五、杏苏饮219
六、止嗽汤219
十四、菌陈蒿汤220
十三、柴胡疏肝汤220
九、加减柴胡汤220
十、平胃汤220
十一、中寒方220
十二、胃痛汤220
十九、加减钩半汤221
十八、扶正托表汤221
十五、百日咳方(一)221
十六、百日咳方(二)221
十七、解表透疹汤221
二、胆道排石汤222
一、银翘消炎汤222
二十、芍药汤222
二十一、四神丸222
二十二、人参败毒散222
第三节 外科常用方222
七、加味桃红四物汤223
六、活血舒肝汤223
三、泌尿道排石汤223
四、八正汤223
五、加减活血散瘀汤223
三、温经汤224
二、当归四逆汤224
八、骨折方剂224
九、肋骨骨折方224
第四节 妇产科常用方224
一、八味逍遥散224
一、荨麻疹方225
第五节 皮肤科常用方225
四、归芍六君子汤225
五、附件炎汤225
六、加味易黄汤225
七、完带汤225
四、清热渗湿汤226
三、清血祛风汤226
二、斑秃方226
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227
一、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227
第五篇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227
第一章 临床血液检查227
第一节 一般血液检查227
四、网织红细胞计数229
三、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229
七、红细胞平均直径测定230
六、红细胞三种平均值230
五、红细胞比积测定230
九、红细胞沉降率测定231
八、点彩红细胞计数231
一、ABO血型的检查232
第二节 血型的检查与配血试验232
三、配血试验234
二、Rh血型的检查234
三、自体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235
二、红细胞温育后脆性试验235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235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235
五、酸溶血试验236
四、热溶血试验236
九、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237
八、血红蛋白H包涵体检查237
六、糖水溶血试验237
七、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237
十二、抗人球蛋白试验238
十一、尿中含铁血黄素的检查238
十、丙酮酸激酶活力测定238
十六、抗碱血红蛋白测定239
十五、不稳定血红蛋白过筛试验239
十三、冷溶血试验239
十四、血红蛋白电泳检查239
一、诊断筛选试验240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的检查240
二、归类诊断试验242
一、DIC诊断筛选试验247
第五节 DIC的实验室检查247
三、常见出血性疾病的检查结果247
二、DIC确诊试验248
一、适应症249
第六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249
二、标本采集250
三、骨髓象检查251
四、骨髓细胞化学染色检查254
五、几种急性白血病血细胞化学染色结果257
二、尿液的保存258
一、标本的收集258
第二章 尿液检查258
第一节 标本收集和保存258
二、颜色259
一、尿量259
第二节 一般性状检查259
六、比重260
五、酸碱度260
三、透明度260
四、气味260
三、本-周氏蛋白质定性检查261
二、尿液蛋白质定量检查261
七、尿渗量检查261
第三节 尿化学检查261
一、尿液蛋白质定性检查261
八、尿酮体定性试验262
七、尿葡萄糖定量试验262
四、肌红蛋白定性试验262
五、尿隐血试验262
六、尿葡萄糖定性试验262
十三、尿钙检查263
十二、尿淀粉酶检查263
九、尿胆红素定性试验263
十、尿胆原定性试验263
十一、乳糜尿定性检查263
一、尿沉渣中的各种细胞264
第四节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264
十四、尿卟啉原定性试验264
十五、尿亮氨酸和酪氨酸试验264
三、尿沉渣中的各种盐类结晶265
二、尿沉渣中的各种管型265
二、浓缩-稀释试验267
一、酚红排泄试验267
四、尿沉渣定量检查267
五、泌尿系统常见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尿液特点267
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267
第六节 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妊娠试验)268
一、脓尿三杯试验269
第八节 尿三杯试验269
第七节 肾小管性酸中毒诊断试验269
一、氯化铵负荷试验269
二、碳酸氢离子重吸收排泄试验269
第九节 电脑化的尿液快速分析仪的临床应用270
二、血尿三杯试验270
一、一般性状检查271
第二节 粪便检查内容271
第三章 粪便检查271
第一节 标本采集271
二、粪便的显微镜检查272
三、粪便的化学检查273
二、胃液检查内容274
一、标本采集274
第四章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274
第一节 胃液检查274
一、标本采集275
第二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275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及胆汁检查276
二、一般性状检查278
一、标本采集278
第五章 痰液检查278
三、显微镜检查280
二、一般性状检查282
一、适应症及标本采集282
第六章 脑脊液检查282
三、化学检查283
四、细胞计数及分类284
五、细菌学检查285
三、化学检查286
二、一般性状检查286
第七章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286
一、标本采集286
四、显微镜检查287
五、渗出液类型及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288
三、显微镜检查290
二、一般性状检查290
第八章 精液检查290
一、标本采集290
三、显微镜检查292
二、一般性状检查292
第九章 前列腺液的检查292
一、标本采集292
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测定293
第一节 蛋白质测定293
第十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查293
三、血清粘蛋白测定294
二、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294
一、血清葡萄糖测定295
第二节 糖类测定295
四、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295
一、血清钾测定296
第三节 无机离子测定296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296
三、血清氯测定297
二、血清钠测定297
五、血清无机磷测定298
四、血清钙测定298
七、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测定299
六、血清镁测定299
一、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300
第四节 血清酶测定300
八、血清铜测定300
九、血清锌测定300
三、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301
二、血清谷草转氨酶测定301
五、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302
四、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302
八、全血胆碱酯酶测定303
七、血清淀粉酶测定303
六、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303
十一、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测定304
十、血清5′—核苷酸酶测定304
九、血清单胺氧化酶测定304
一、血清胆红素测定305
第五节 肝功能检查305
三、血氨测定306
二、血清麝香草酚浊度试验306
三、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307
二、全血肌酐测定307
第六节 非蛋白氮类化合物测定307
一、全血尿素氮测定307
六、慢性肾功能不全分级308
五、全血尿酸测定308
四、全血肌酸测定308
三、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309
二、血清甘油三酯测定309
第七节 血清脂类测定309
一、血清胆固醇测定309
五、血清脂蛋白电泳310
四、血清磷脂测定310
二、血液气体分析与酸碱测定指标311
一、标本采集311
第八节 血液气体分析和酸碱平衡311
四、酸碱失衡类型315
三、酸碱平衡与电解质的关系315
五、酸碱失衡的诊断步骤和方法316
六、阴离子间隙(AG)在复合性酸碱失衡中的应用317
一、尿17—酮类固醇测定318
第九节 激素的测定318
三、尿液儿茶酚胺测定319
二、尿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319
五、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320
四、尿液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测定320
八、尿雌激素:雌三醇、雌酮、雌二醇的测定321
七、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321
六、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321
二、斑疹伤寒血清学检查323
一、伤寒和副伤寒血清学检查323
第十一章 临床免疫学检查323
第一节 临床血清学检查323
七、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324
六、冷凝集素试验324
三、钩端螺旋体病凝集试验324
四、布鲁斯菌凝集试验324
五、嗜异性凝集反应324
十二、梅毒血清学检查325
十一、包囊虫病补体结合试验325
八、C反应蛋白测定325
九、血吸虫环卵膜沉淀试验325
十、流行性乙型脑炎补体结合试验325
十四、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查326
十三、血清甲胎蛋白测定326
一、免疫球蛋白定量327
第二节 免疫功能检查327
三、类风湿因子胶乳凝集试验328
二、补体的检查328
七、淋巴细胞转化试验329
六、EAC玫瑰花结形成试验329
四、抗核抗体测定329
五、E玫瑰花结形成试验329
二、正常脑电图的诊断标准330
一、脑电图的临床价值和适应症330
第十二章 脑电图检查330
六、T波332
五、S-T段332
第十三章 心电图检查332
第一节 正常心电图332
一、P波332
二、P-R段332
三、QRS波332
四、结合点332
二、心室肥大333
一、心房肥大333
七、Q-T间期333
八、U波333
第二节 心房与心室肥大333
二、心肌梗塞心电图的演变及分期334
一、基本心电图改变334
第三节 心肌梗塞334
一、窦性心律失常335
第四节 心律失常335
三、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335
二、过早搏动(期前收缩)336
四、扑动与颤动337
三、阵发性心动过速337
五、冲动传导异常338
一、心绞痛340
第五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340
一、目的341
第七节 心电图负荷试验341
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341
第六节 房性、室性融合波及室内差异传导341
一、房性融合波341
二、室性融合波341
三、室内差异传导341
三、注意事项342
二、适应症342
三、临床应用343
二、各种超声诊断法特点343
第十四章 超声波检查343
一、超声诊断法种类343
二、摄影348
一、透视348
第十五章 X线检查348
三、体层摄影349
四、造影检查350
五、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351
六、磁共振成像353
一、抗癌药物中英文名称及简写符号355
第一章 恶性肿瘤化疗方案355
第六篇 常用恶性肿瘤和结核病化疗方案355
二、头颈部肿瘤357
三、乳腺癌360
四、肺癌362
五、妇科肿瘤365
六、消化系统肿瘤369
七、血液和淋巴系统肿瘤374
八、泌尿生殖系统肿瘤380
九、骨与软组织肿瘤382
十、其他癌384
十一、肿瘤化疗疗效评定标准387
二、初治389
一、主要抗结核药物用量及副反应389
第二章 结核病常用化疗方案389
四、结核病化疗疗效评价标准391
三、复治391
二、重量单位数值换算表393
一、长度单位数值换算表393
第七篇 常用计量单位数值换算393
五、血压单位数值换算表394
四、浓度单位数值换算表394
三、容量单位数值换算表394
六、常用人体检验数值旧制单位(惯用单位)与新制单位(国际制单位)换算表395
一、儿童生长和发育参数402
第一节 人体常用参数402
第八篇 人体临床常用参数402
二、人体功能评分法405
三、人体的体表面积406
第二节 临床常用参数407
四、正常体重与肥胖407
二、纠正酸中毒的补给公式408
一、常用注射剂所含离子毫摩尔数408
四、老幼用药剂量计算法409
三、常用输液的pH值409
一、传染病隔离412
第九篇 传染病隔离和预防接种412
二、预防接种416
三、7岁以下儿童常规免疫程序422
一、原子量423
第十篇 其他423
二、希腊字母及读音表424
四、进口药品有效期月份及进口药品国家及地区名、贮存温度等表示法425
三、阿拉伯、罗马、英文数字对照425
五、溶液稀释法428
六、常见农药及毒物中毒主要抢救措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