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法学
  • 张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2293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管理-法规-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一、设问与回答2

(一)什么是网络?人们在网络上进行着哪些活动2

(二)网络空间有哪些规范?它们是由谁制订并实施的4

(三)网络规范的效力层次与影响9

(四)其他(非网络)法律规范可以调整网络行为11

(五)网络法的价值和原则是什么12

二、本书的目标与体系14

(一)本书的目标14

(二)本书的体系15

第一编 网络法特有制度19

第一章 域名法律制度19

第一节 域名的技术特征及其取得19

一、因特网域名19

二、域名的特征21

三、域名管理机构23

四、域名的取得24

第二节 域名商业价值及其保护26

一、由互联网地址到无形财产的演变26

二、域名和商标冲突的法律调整27

三、域名与域名类似或相同32

四、美国保护域名的策略35

第三节 域名争议的解决35

一、民间自治解决途径36

二、域名争议的司法解决途径37

第二章 网站及其运营法律制度40

第一节 网站及其管制制度40

一、网站及设立人40

二、网站设立人(责任人)的识别问题41

三、我国对网站的管制政策44

四、经营性网站设立的条件和程序45

第二节 网站经营中的基本法律问题48

一、网站与用户之间的服务合同关系48

二、隐私权政策的性质和作用52

三、网站安全管理53

第三章 网络服务商的责任56

第一节 网络服务商责任制度概论56

一、引述56

二、网络服务商责任在网络秩序中的作用56

第二节 网络服务商责任的归责原则60

一、网络服务商的归责原则概述60

二、网络服务商过错责任61

三、网络服务商无过错责任64

第三节 网络服务商违约责任66

一、网络服务商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66

三、网络服务商违约行为的类型67

二、网络服务商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67

四、网络服务商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69

第四章 网络身份认证及其制度72

第一节 网络认证概述72

一、认证的意义72

二、认证的含义及其思路73

三、认证的功能75

一、认证机构概述76

第二节 认证机构的设立与管理规范76

二、认证机构的条件及许可规范80

三、认证机构的管理规范82

第三节 认证机构的证书业务规范84

一、证书概述84

二、认证机构在证书颁发中的职责87

三、认证机构在证书管理中的职责89

第四节 认证机构的责任90

二、认证机构的责任分配91

一、证书责任的基础与性质91

第五章 网络安全及其规范94

第一节 网络安全概论94

一、网络安全的含义94

二、网络安全的要素97

三、网络安全评价标准98

四、网络安全的威胁99

五、网络安全保障体系100

第二节 网络安全技术101

一、网络安全体系结构101

二、密码技术103

三、网络安全协议104

四、防火墙技术105

第三节 网络安全管理105

一、网络安全策略106

二、网络安全技术管理107

三、网络安全行政管理108

第四节 网络安全法律109

一、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110

二、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特点110

三、我国现行网络安全法中存在的问题111

四、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112

第二编 网络私法制度117

第六章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117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117

一、作品数字化问题117

二、网络传播权119

三、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122

四、著作人身权(精神权利)的保护127

五、权利的限制与例外129

六、侵权与法律救济133

一、域名与商标注册137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与专利137

二、域名与商标权的冲突及其解决139

三、(专利)新颖性的判断143

四、计算机程序与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144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的保护148

一、数据库的传统保护148

二、数据库的特殊权利保护150

第七章 网络隐私权及其保护153

第一节 网络隐私权概述153

一、隐私权与网络隐私权153

二、网络服务商的网络隐私权保护规则157

三、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概论159

第二节 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中介机构160

一、网络信息中介机构的产生160

三、网络中介机构法律地位与行为规范161

二、网络中介机构的特征及发展趋势161

第三节 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中的政府行为163

一、政府收集网络个人信息资料行为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原则163

二、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中的政府查询权163

三、网络隐私权保密义务的例外情形164

四、网络隐私权保密的例外情况必须由法律规定164

五、区分行政机关直接查询权与间接查询权165

六、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动用查询权的具体情形和前提条件165

七、非法行政查询网络隐私的救济手段166

第四节 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利用与控制166

一、收集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主体166

二、收集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声明167

三、收集网络个人信息资料声明的内容168

四、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查阅169

五、对网络个人信息资料查阅的限制169

七、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修正、更新与请求删除170

六、有关机关对查阅网络个人信息资料要求的处理170

八、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展示171

九、网络个人信息资料使用中的安全要求及相应的保护措施172

十、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保留期限173

第八章 网络中的电子商务制度174

第一节 电子商务概述174

一、什么是电子商务174

二、电子商务基本类型177

三、电子商务的主体178

第二节 电子商务法的产生与定位182

一、电子商务对法律的挑战182

二、应对方法183

三、电子商务法的特性183

四、电子商务法框架或体系184

五、在线交易法律规范体系的建立185

一、电子合同186

第三节 电子合同的基本法律问题186

二、电子合同订立的一般规则188

三、电子合同订立的特殊法律问题193

第四节 信息产品交易的特殊问题197

一、以信息产品为标的的电子合同197

二、信息产品交易当事人的特殊权利义务198

三、信息产品合同履行中的特殊问题200

四、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特殊权利和义务202

第三编 网络公法制度207

第九章 网络与有害信息的控制207

第一节 有害信息概述207

一、有害信息概说207

二、有害信息的危害208

三、有害信息产生的原因分析209

第二节 国外控制有害信息的概况210

三、澳大利亚211

一、英国211

二、美国211

四、新加坡212

五、日本212

第三节 我国对有害信息的控制213

一、法律手段213

二、管理手段215

三、道德手段216

四、技术手段216

五、行业自律217

第十章 电子政务及其法律规范218

第一节 电子政务概述218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与特征218

二、电子政务的核心220

三、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220

四、电子政务的应用222

第二节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及其立法状况223

一、美国的电子政务与立法223

二、英国的电子政务225

三、日本的电子政务225

四、新加坡的电子政务226

五、韩国的《电子政府法》227

第三节 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现状与行动228

一、电子政务法律体系不健全228

二、正在进行的电子政务立法行动228

第四节 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法律规范228

一、电子政务法律规范的含义228

二、电子政务法的基本原则229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法律制度230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基本范畴232

一、网络犯罪的观察视角232

第十一章 网络犯罪问题232

二、网络犯罪的概念及范围233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类型和特点235

一、网络犯罪的类型235

二、网络犯罪的特点236

第三节 网络犯罪的表现形态239

一、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239

二、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240

三、网上诈骗241

四、网上盗窃242

五、网上侵犯个人隐私权242

六、网上侵犯知识产权242

十、网上色情243

九、网上侮辱、诽谤243

八、电子洗钱243

七、网上非法交易243

十一、网上窃取、泄漏国家秘密244

十二、在线赌博244

十三、网上传授犯罪方法244

十四、非法占用或控制计算机网络资源244

十五、网上毁损商誉245

十六、网上组织邪教组织245

第四节 刑法意义上的网络犯罪245

一、网络犯罪的刑法表述245

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246

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248

四、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250

五、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罪251

六、网络工具犯罪252

七、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256

一、网络犯罪与刑事立法258

第五节 网络犯罪的预防与控制258

二、网络犯罪与网络伦理260

第十二章 网络纠纷的解决264

第一节 网络纠纷的司法管辖264

一、对网络管辖权问题的基础分析264

二、网络管辖权的内国法视角266

三、网络管辖权的国际协作274

四、我国解决网络管辖权纠纷的发展279

一、作为解决网络纠纷的ADR282

第二节 网络纠纷的在线争端解决机制282

二、从ADR到ODR的发展283

三、ODR的具体实践285

第三节 网络纠纷的法律适用292

一、网络纠纷法律适用的立法规制292

二、网络纠纷法律适用的司法实践296

三、我国解决网络纠纷法律适用的发展298

一、网络纠纷中的特殊证据问题300

第十三章 网络电子证据300

第一节 网络纠纷的证据障碍300

二、网络证据障碍的解决途径302

第二节 网络电子证据的界说305

一、网络电子证据的定性305

二、网络电子证据的分类309

第三节 网络电子证据的收集312

一、网络电子证据的提取312

二、网络电子证据的保全316

第四节 网络电子证据的认定319

一、非歧视的基本原则319

二、可采性的认定320

三、证明力的认定325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331

附录二 所参考的主要法规、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334

后记3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