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退耕还草科学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退耕还草科学与技术
  • 王明玖,张英俊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
  • ISBN:750255150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牧草-栽培-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退耕还草科学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退耕还草概述1

第一节退耕还草的概念1

第二节我国的生态环境现况及其与不合理耕种的关系2

第三节草地的基本功能8

第四节退耕还草的战略意义10

一、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10

二、对农牧民增收的意义14

三、对促进社会稳定的意义16

第五节有关退耕还草的法律法规17

第六节退耕还草的基本原则19

第二章影响退耕还草效果的因素20

第一节气候条件20

一、光因子20

二、温度因子25

三、水因子31

第二节土壤因子39

一、土壤的物理性质40

二、土壤的化学性质46

三、土壤的生物性质48

四、以土壤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52

五、植物对盐碱土的生理适应53

六、植物对土壤质地的生理适应55

第三节大气因子56

一、大气组成及生态意义56

二、风的生态作用与植被防风58

第四节地形因子61

一、地形的分类61

二、地形对植物的影响62

第五节火因子64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66

一、生物多样性概述66

第一节退耕还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措施66

第三章退耕还草的生态学基础66

三、生物多样性的丧失71

四、生物多样性与退耕还草74

第二节退耕还草是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需要76

一、退耕还草与水土保持76

二、退耕还草与资源的保护和利用77

三、退耕还草与农田土壤健康78

四、退耕还草与草田轮作系统82

第四章退耕还草区划86

第一节我国退耕还草区划86

一、分区原则87

二、退耕还草区划系统87

第二节全国退耕还草区划概述87

一、东北温带半湿润退耕还草区87

二、蒙宁甘温带半干旱退耕还草区90

三、西北温带干旱退耕还草区92

四、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退耕还草区93

五、西南亚热带湿润退耕还草区95

六、青藏高原高寒退耕还草区96

第五章草地建植技术98

第一节主要牧草品种及其栽培98

一、豆科牧草98

二、禾本科牧草129

三、其他科属牧草151

第二节草地建植类型与技术159

一、单播159

二、混播162

三、间套作166

第三节草地建植方法168

一、机耕168

二、免耕185

第一节退耕还草地放牧利用与管理原理188

一、退耕还草地放牧系统分析188

第六章退耕还草地放牧利用与管理188

二、控制放牧系统193

第二节退耕还草地放牧利用与管理技术195

一、草地饲料计划195

二、饲料需求196

三、饲料供给204

四、其他218

第三节退耕还草地放牧利用与管理指标219

一、土壤肥力指标221

二、草地牧草生长指标222

三、放牧管理指标223

第七章草产品生产228

第一节干草生产228

一、调制干草的基本原理229

二、干草的调制技术237

三、干草粉、成型干草和颗粒饲料的加工241

第二节青贮饲料245

一、青贮饲料的意义246

二、青贮饲料的基本原理248

三、青贮饲料生产技术255

四、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260

第三节非常规青贮饲料260

一、半干青贮260

二、混合青贮262

三、添加剂青贮262

一、牧草对土壤容重的影响265

第八章退耕还草地健康评价265

第一节退耕还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265

二、牧草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266

三、牧草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266

四、牧草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267

五、退耕还草对土壤水分保持的影响268

六、退耕还草对水土流失的影响270

一、牧草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273

第二节退耕还草地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评价273

二、牧草对土壤氮的影响274

三、牧草对土壤磷的影响275

四、牧草对土壤钾的影响277

五、退耕还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278

六、退耕还草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278

第三节草地营养评价281

一、草地营养特点281

二、草地牧草对施肥的反应284

三、牧草评价286

第九章退耕还草的前景292

第一节退耕还草与农业可持续发展292

一、可持续发展及其内涵292

二、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97

三、退耕还草及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99

第二节退耕还草与西部大开发战略306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306

二、西部地区概况308

三、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311

四、退耕还草是西部干旱区生态建设的重点312

第三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退耕还草316

一、中国加入WTO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317

二、中国加入WTO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318

三、中国加入WTO对西部农业的促进323

四、中国加入WTO后的农业形势324

五、退耕还草是西部地区适应加入WTO新形势的重要步骤325

第四节退耕还草中应注意的问题327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还草重要性的认识327

二、因地制宜,强化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332

三、落实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334

第五节退耕还草的效益336

一、生态效益337

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54

参考文献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