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宏观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宏观社会学
  • 程继隆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长春出版社
  • ISBN:780573337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宏观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地,人类的母亲3

第一章 积极加强土地管理,努力抑制耕地大面积减少的现象3

第一节 土地的属性及其特点4

第二节 土地的价值和作用7

第三节 土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第四节 土地管理的关键是有偿付费15

第五节 严格依法管理土地19

第二章 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应该是我们的国策22

第一节 土地危机仍未解除23

第二节 保护耕地造福后代26

第三节 有偿使用是有效措施29

第四节 土地批租的新尝试32

第三章 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38

第一节 城市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39

第二节 地租和级差地租40

第三节 地价和地租的确定42

第四节 以经济杠杆控制用地45

第四章 增强土地后劲,寻求解决我国土地危机的出路48

第一节 挖掘中低产田的潜力49

第二节 培肥护壤提高土地生产率53

第三节 土地的新流动组合58

第四节 家庭承包制与土地规模经营62

人口,世界的主宰69

第五章 控制人口的增长,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69

第一节 控制人口增长势在必行70

第二节 产生人口问题的主要原因73

第三节 中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对策79

第六章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的国策82

第一节 国情要求我们计划生育82

第二节 计划生育是个长期任务86

第三节 控制人口的关键是稳定政策90

第七章 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应动摇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94

第一节 人口结构及中国人口老龄化94

第二节 “五有”——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对策97

第一节 中国的城市人口和两栖人口101

第八章 中国城市人口的管理及其流动人口的问题101

第二节 制订和完善人口管理对策106

第九章 人口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教卫生的关系112

第一节 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113

第二节 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115

第三节 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关系118

第四节 人口与文化教育卫生的关系121

第十章 降低数量,提高素质,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123

第一节 控制数量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124

第二节 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125

第三节 人口素质体现在德智体等诸方面131

第四节 提高人口素质与中国现代化133

住宅,文明的象征141

第十一章 住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料,也是组成家庭和社会的物质基础141

第一节 住宅的性质和种类141

第二节 住宅的建设及特点144

第十二章 从住宅问题的历史背景入手,研究我国住宅建设的技术问题152

第一节 我国住宅建设发展概况153

第二节 我国住宅建设中的主要问题158

第三节 住宅建设的政策措施168

第十三章 关于“小康居住水平”的原则提法的依据、论证与规定175

第一节 “小康居住水平”的提法依据176

第二节 “小康居住水平”的论证与规定180

第十四章 住宅管理在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中的职能作用186

第一节 房产管理体制及其经济关系187

第二节 房屋的出租与出售管理191

第三节 房理管理的职能作用196

第十五章 房地产业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大行业是历史的必然208

第一节 房地产业是个独立产业208

第二节 房地产业的任务和作用211

第三节 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217

第十六章 住宅改革是国家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大事221

第一节 住宅改革的主要内容222

第二节 住宅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227

第三节 烟台方案的启示230

第四节 树立新的住房观念234

家庭,社会的细胞239

第十七章 家庭存在于社会之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239

第一节 家庭的本质240

第二节 家庭中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244

第三节 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家庭247

第十八章 家庭是情感的实体,在情感的作用下产生了家庭凝聚力252

第一节 夫妻是家庭的核心252

第二节 三角关系是粘合剂257

第三节 家庭是情感的有机体260

第十九章 家庭对于人类社会不可缺少,其功能是家庭存在的社会根据264

第一节 家庭的功能264

第二节 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269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家庭功能272

第二十章 家庭是建设四化的后方基地,家庭道德则是调整家庭关系的法宝281

第一节 家庭和家庭道德2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家庭道德286

第三节 重视家庭道德的培养296

第二十一章 中国城市家庭结构类型变迁原因及其发展趋势299

第一节 我国城市家庭结构类型剖析300

第二节 主干家庭中的代沟问题304

第三节 “家庭网”在城市家庭中的作用309

第二十二章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家庭结构职能带来了新变化315

第一节 日趋小型化的农村家庭结构315

第二节 家庭职能的扩大与增强319

第三节 家庭承包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力323

就业,生活的基点331

第二十三章 劳动就业问题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331

第一节 中国劳动就业的历史332

第二节 待业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335

第三节 发展经济、控制人口与就业338

第二十四章 解决中国青年的待业与就业问题,仍然是一项艰巨任务342

第一节 待业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342

第二节 青年的择业意向在变化347

第三节 青年就业是个综合性的问题350

第二十五章 当代中国妇女应当努力提高竞争能力,彻底摆脱就业的困境356

第一节 妇女就业的优势357

第二节 就业与择业的冲突360

第三节 回到家庭还是走向社会363

第二十六章 残疾人就业是一个棘手的综合性社会问题367

第一节 残疾人就业状况和存在的问题368

第二节 残疾人要为自己就业创造条件370

第三节 综合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373

第一节 中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与“农转非”378

第二十七章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途径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378

第二节 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和使用381

第三节 乡镇企业能充分安置剩余劳动力384

第二十八章 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新的就业问题387

第一节 企业承包后的就业问题388

第二节 退休职工的再就业问题390

第三节 “合同制工人”问题392

第四节 股份就业与带资就业395

第一节 犯罪的涵义401

犯罪,畸形的肿瘤401

第二十九章 犯罪是特殊的越轨行为,是潜藏在社会肌体内的畸形肿瘤401

第二节 我国犯罪的社会原因404

第三节 犯罪的社会控制407

第三十章 从三次犯罪高峰看社会变迁、社会整合与犯罪诱因412

第一节 对三次犯罪高峰期的划分413

第二节 第三次犯罪高峰期的诱因418

第三节 科学地整合与治理犯罪428

第三十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犯罪客观因素以及治理犯罪的长期性4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犯罪特点434

第二节 新时期农村犯罪案件在增多442

第三节 社会主义阶段治理犯罪的长期性445

第三十二章 中国青少年犯罪意识的持续性、劣根性及其治理措施450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的持续性450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的劣根性454

第三节 青少年犯罪意识形成的基因461

第四节 预防青少年犯罪与综合治理4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