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为北京发展献计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为北京发展献计策
  • 王火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3871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为北京发展献计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领导干部谈北京“十五”建设3

推进新世纪首都政法建设 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 强卫3

调整结构上水平 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 徐锡安4

凝聚力量、发挥优势,为实现“十五”计划服务 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长 沈仁道6

切实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原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陈大白8

利用北京优势发展北京经济 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高起祥10

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两个设想 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刘培温11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市委对外经贸工委书记、市对外经贸委主任 李昭13

突出科技创新:加速北京发展 市科委主任 范伯元14

重构新产业群体 市委工业工委书记、市经委主任 金生官15

推进农业现代化 市委农村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 赵凤山17

开启城建新纪元 市委城建工委书记 张凤朝19

创建现代化商业 市委商贸工委书记、市商委主任 梁伟20

营造侨商投资环境 市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 乔卫22

以人为本,建设生态良好的新北京 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赵以忻23

持续发展增活力 碧波清流润京华 市水利局局长 刘汉桂25

开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修订工作 市规划委员会主任 单霁翔26

规范北京建筑市场 市建委主任、高级工程师 吴绪玉27

强化药品市场监管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冯国安29

重视城市防震减灾 市地震局局长、研究员 修济刚29

深入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 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续伯聪31

抓好中、小学的外语教育 市委市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王火32

北京电视台应开办青少年频道 北京出版社总编辑 陶信成34

加大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市体育局局长 孙康林35

建立起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信访工作体系 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公室主任 卢全36

分层次、多渠道地落实春节禁放 市委《前线》杂志社社长 王学勤37

经济改革与发展41

建设“数字首都” 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彭兴业41

进一步加快北京对外开放 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 周春明41

加快北京城市化进程 市规划委办公室 陈建军42

积极做好加入WTO的各项准备工作 市政府研究室 曹洪谦43

应重视公共投资的科学决策与管理 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 姚光业44

实行绿色经济核算 市委党校国民经济管理教研部教授 王树林45

北京在西部大开发中应有所作为 市政府研究室综合处46

实施北京名牌战略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处 李燎原47

首都发展要贴紧信息化建设 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张振生48

用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 市经委企业改革处党支部49

深化国有建筑企业改革 市建委副主任 王立臣50

北京“十五”期间中小企业发展模式 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黄江松51

着眼“入世”和“承奥”推进汽修行业管理工作 市交通局崇文管理处 郑忠利53

进一步加大企业破产工作力度 市经委工业调整处 孙红军54

规范企业“下岗分流”行为 市水利局综合计划处 康德勇54

建立科学的企业信用评价制度 市技术创新与生产力促进中心 关翠玉55

创造更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市工商局东城分局 王敬发56

拓展个人独资企业的发展空间 市工商局房山分局 孟辉57

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 市工商局西城分局 祁婧58

应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市工商局学院路工商所59

要创造有利于个体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市工商局房山分局 张海峰 冯美华60

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 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江晓薇61

发展现代服务业 市政府研究室经济处 李启之62

邮政系统改革迫在眉睫 市委办公厅机要交通处 张建功63

促进我市旅游业健康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 王振华 王玉兰 姜俊梅64

建立北京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市旅游局办公室 于劭力65

要大力发展房地产市场 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办公室 赵喜梅 尤毅66

完善落实经济适用住房政策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孟祥武67

解决我市商品房空置问题的对策 市统计局投资处68

财政 金融 税收73

加快金融改革 市政协办公厅办公室 张月安73

国税系统应加快信息化建设 市国税局信息中心 张正军74

解决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问题的建议 市财政局综合处 燕英74

加大对我市税收工作的支持力度 市国税局科研所 李淑贤75

建立公共支出预算体系的建议 市财政局统评处 费凡76

进一步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市工商局宣武分局 周向鹏77

促进工商发展带动宣武振兴 市工商局宣武分局 马鑫78

企业税收政策应从地域政策向领域政策过渡 市科委高新技术产业化办公室 唐涓80

税务机关应参与新技术企业的认证工作 市地税局开发区分局 张君靖 朱润钤81

应当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市财政局财政监督分局 郝建国82

做好财政支农工作 市财政局行政政法处 王连清83

完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 市地税局个人所得税管理处 史晓军84

“一卡在手,走遍京城” 市教委基层联络处 胡国伟85

倡导文明服务 树立良好形象 市国税局对外分局 赵宏伟86

持之以恒宣传税收 市国税局《北京税务》杂志社 董毅87

搞好体育俱乐部营业税纳税的建议 市地税局营业税管理处 闫宝艺87

农业与小城镇建设91

调整结构,提高农业经济增长质量 市农业局农优站 李殿辉91

加快农业信息建设,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市植物保护站 金晓华92

发展高科技精品农业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处 种焱93

积极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形成 市工商局密云分局西田各庄工商所94

农业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市气象局气候中心 郭文利95

大力发展山区休闲旅游产业 市农委山区处96

强化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 市农委种植业管理处97

建立北京食物安全稳定体系 北京食品学会 蔡同一98

提高畜产品质量,扩大畜产品出口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检处 陈世松99

全面禁用高毒农药 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 陈博100

示范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 郑建秋101

大力发展养蜂业 市农委山区处102

加快北京地区小城镇的建设 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黄序102

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 市规划委研究室 郭培宜103

进一步完善京郊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 市政府研究室农村处 孙进军 季晟104

规范京郊小城镇建设用地 市政府研究室农村处 孙进军 季晟105

加快京郊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市政府研究室农村处 孙进军 季晟107

城市建设与管理111

建立现代化城市指标体系 市规划委研究室主任 曹跃进111

北京应当有自己的城市色彩 北京晚报综合新闻处 王军华111

制定具有特色的城市发展规划 市科协法规处 李克勤113

控制城区规模 市社会科学院科社所副研究员 鲁亦冬114

加快北京卫星城建设 市规划委规划处 尚建新114

城市管理改革需要创新 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冯晓英116

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市市政管委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处 王众毅117

高大建筑慎穿“玻璃外衣” 市委市直属机关工会工委 陈桂荣117

建立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 北京测绘学会 杨伯刚 陈积旭118

恢复古城风貌 展现时代新姿 市政协研究室信息处 周世勇119

加大北京古城区保护力度 市检察院二分院机关党委 董爱平120

旧城改造应注意古城保护 市规划委重点项目处 杨子明121

恢复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古建筑 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尹钧科122

北京城标志性建筑不得仿造 北京创造学会 韩增禄123

保护历史街区和地下文物 北京工艺美术学会 岳升阳124

强化京郊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 市林业局林政稽查大队 秦嘉贵125

建一个城墙遗址公园 市妇联妇儿工委办公室 张盛云126

建一座奥运公园 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尹钧科127

CBD地区中的住宅建设必须适度 市规划委科技信息处 甘靖中128

北京CBD的建设必须重视城市生活的多功能性 市社会科学院管理问题研究所 谢芳129

扩大四城区范围 市委《前线》杂志社办公室 李宝河130

关注城南地区,促进协调发展 市政协提案委办公室 孟祥武130

南城发展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顾宇131

南城改造要注重文化品位 市委党校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所 丁青132

南城应以教育促发展 市社会科学院管理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曹随133

北京应建一条“中国街” 市人事局法规处 郑进顺133

北京的火车站应恢复原名 市教委语委办 宋建民134

严管地下通道 市科协人事处 石军135

铺设人行道地砖要“实用” 市广播电视局工会 李伟135

规范北京物业管理收费 市政府研究室城建处 龙小华136

闹市慎建“销品茂” 市社会科学院管理问题研究所 谢芳137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科学合理 市规划委研究室 胡韶军138

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市政府研究室城建处 郝留亮139

发展住宅用小型化燃气驱动冷暖并供机组 北京工程热物理学会 徐靖中140

住房情况联网好处多 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赵淑艳140

加强对网络广告的监督与管理 市工商局大钟寺工商所 田仲捷 王俊凤141

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市委组织部干部调配处 于凤英142

按行业管理外来人口 市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员 滕仲日143

加强外来人和城乡结合部管理 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戚本超143

加强外来人管理基层工作 市政府研究室社会处 李程伟144

对外地来京从事建筑行业人员应进行技术考核 北京恒兴物业管理集团安保部 李万金145

实行家庭自行采暖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纤维检验所 赵惠春146

改进家庭防护网 市科委软科学处 张彤147

根治街头小广告 市教育工委宣教处 葛巨众147

交通运输管理151

创建立体化交通 北京日报社社会事业部 刘薇151

综合解决北京的交通问题 市交通局交通规划处 王沛才152

多方面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市委城建工委研究室 梁文平153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市委研究室综合处 邓瑾秋154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务处 周明155

加快公交立法与改革 市交通局公共交通管理处155

扭转“重客运,轻货运”的状况 市交通局西城管理处 程方正156

进一步加强物流管理 市交通局朝阳管理处 刘辉157

小路不可小视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党校 刘放158

设线设站双合理,乘车换车两方便 市林业局办公室 郭忠信159

开辟“井”字形地下通道 北京出版社机关党委 宋平159

发展轨道交通 市委《前线》杂志社办公室 王钢160

发展城市交通不只是修路 市交通局交通规划处 顾涛161

北京的立交桥热该降温了 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文元161

改善南城交通 市教委审计处 张涛162

尽快解决本市东北部地区交通拥堵问题 市委《前线》杂志社办公室 段金亭163

地铁建设要为乘客着想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宣传部 李和平164

整顿北京西部地铁秩序 北京科技协作中心 张晓明164

加快地铁票务改革 市委城建工委办公室 杨文仲165

取消地铁月票换IC卡 市委城建工委组织处 贾荣奎165

解决市区内夜间机动车噪音扰民问题 市政协新闻中心 胡朝凯166

建议增开“红领巾专车” 市委城建工委老干部处 石山167

加强信息服务,减少盲目行车 市交通局崇文管理处 阎士成167

应合理调整交通车辆的成分结构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监督处 俞克贤168

电动自行车不应再是“马路上的黑孩子” 市政协提案委办公室 倪毅明169

促进轿车家庭化 市委《前线》杂志社办公室 何延立170

莫让“小巴”猛于虎 市政协新闻中心 陈钧170

出租汽车行业要适应国际化大都市的需求 市委城建工委宣传处 胡叔樵172

出租汽车能否实行限时运营 市交通局宣武管理处 虞玲172

进一步发展汽车租赁业 市交通局汽车租赁管理处173

出租车特许运营权的配置要创新 市交通局政策法规处 孙红军174

整顿出租汽车客运市场 市交通局崇文管理处办公室 刘春到175

出租车应实行“有偿使用” 市交通局崇文管理处 刘军慧176

让高科技为的士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市交通局丰台管理处 王春明177

尽快培育出租汽车劳动市场 市交通局丰台管理处 潘学增177

适当调低北京出租车价位 市委统战部宣传处 朱大国178

科技进步与发展183

通过立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市总工会职工大学 郭庆183

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注意的问题 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温晓红183

通过梯度布局改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 市科委发展计划处 李石柱 刘辉 市科委纪检组组长 许焕岗185

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市国税局副局长 孔繁琪186

推动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 市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颜振军186

简化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重复认定手续 市技术创新与生产力促进中心 刘平187

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市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王觅时188

尽快启动北京市“创新基金” 市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管弦悦189

建设特色鲜明的首都生产力服务园区 市技术创新与生产力促进中心 张兰189

让高新技术企业在宣武健康发展 市政协《北京观察》杂志 朱明德190

大力扶植发展中介服务机构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王洪强191

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市经委规划处 王君192

加快建立北京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市技术创新与生产力促进中心 黄华193

综合治理网络安全 市技术创新与生产力促进中心 李跃民194

加速发展北京信息服务产业 市委图书馆 何亦红194

做好北京市农业信息化工作 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 赵淑红195

要加快我市农业技术信息网建设 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 金晓华196

加快发展北京高等教育 市教委学生处 杨文茹197

高等教育产业化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处 周仲旸197

建议成立“高级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市委组织部知识分子办公室 张幼林199

亟待建立职业资格文凭制 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上官子木200

开展首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研究 市委组织部知识分子办公室 刘景昶201

充分发挥离退人群的资源优势 市国税局纪检组组长 侯亮钧202

应把素质测评引入党校教育和培训 市委党校办公室 卢华202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市城建档案馆 高京红203

新经济时代应树立的几个人才管理理念 市政协人事室 王英华204

提高项目经理素质 市建委总经济师 范魁元206

尽快制定“双高普九”标准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李长禄207

建立中小学教师储备库 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王凤仙208

建议成立北京教育评估院 市教委督导室 高玉琛208

建议成立“名校长联谊会”和“名师联谊会” 市教委基础教育处 熊红209

做好留学教育工作 市政府研究室对外政策处 刘绍坚210

推进我市技工学校结构布局调整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培训处 赵文静211

“学在北京”潜力大 市教委政策法规处 归泽肃212

建立北京电视学校 市教委组织处 黄海洋212

尝试开展“三类一贯制”学校的实验 市教委基础教育处 熊红213

大力举办家长学校 市妇联儿童部 王云214

关注残疾儿童教育 市残联办公室 王长虹215

建议设立北京教育发展彩票 市教委高教处 李同铮216

建议成立北京教育系统法律咨询服务中心 市教委政策法规处 刘勇216

文化 体育 卫生221

以文化型产业形成有特色的北京经济 市委党校思政教研部副教授 孟凡驰221

形成北京文化产业中心区域 市委宣传部办公室 孔建华222

提升文化发展水平 市社科院科社所研究员 李贺林222

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 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谢荫明223

让博物馆成为百姓向往的精神乐园 市人大常委会文卫体委 许京敏224

抓紧文物性建筑的腾退工作 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高音225

促进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 市统计局 社会科技处226

探索体育设施建设新格局 市人大常委会文卫体委办公室 陈连合227

加快中医现代化进程 市人大常委会文卫体委办公室 张燕华227

中医药应朝国际产业化方向发展 东城区科协 王成祥228

医疗器械市场要规范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处 高洁229

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处 杨振英 万宝霞230

环境保护与治理235

强化首都城市环境建设 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白志刚235

整体评价和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市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 韩永歧236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市林业局林政稽查大队 刘军朝236

发展北京环保产业 市经委节能与环保处高级工程师 文献238

加强我市大气治理的规划工作 市规划委研究室 马燕239

综合治理污染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张厚明240

北京大气污染要综合治理 市环保监察队 王长福241

推广执行I/M制度 治理汽车排放污染 市交通局宣武管理处 张秀荣243

治理尾气排放 改善城市交通 北京科技咨询中心党支部244

减小城市热岛效应 市气象局气候中心 谢庄245

缓解平安大街的热岛效应 西城区科协 王旭245

有效防治郊区水环境污染 北京水利学会 陈德春247

装点北京,别忘了楼顶、屋顶 市委市直机关纪工委 王潇248

加大惩罚 保持清洁 市政协机关大楼服务中心 李永刚249

合理利用天然气 北京石油学会249

防止废旧电脑污染环境 北京日报社考评办 黄华昌250

北京垃圾处理要讲科学 市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员 何东红251

北京需要“白色”革命 市科委高新技术产业化办公室 张信252

采取措施,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副研究员 齐大芝252

垃圾分类应“一条龙”联动 北京日报社机关党委 邸彩霄253

严查严管垃圾遗洒 市文史研究馆 关智敏254

垃圾分类应从家庭做起 市档案馆 钟体屏255

包皮绝缘电线不宜露天烧化 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 曹增友256

废旧电池应有偿回收 市委组织部宣教政法处 陈燕山256

启动北京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程 《支部生活》杂志社 庆宪明257

建议试行树葬改革 市老干部局调研处 杨庆和 常健258

应进一步改善北京生态环境 市国税局对外分局 周滨259

提倡使用再生办公用纸,做一个环保人 市国税局稽查局 薛颖259

加大环保投入,建设人类美好的生态城市 市财政局经济建设一处 次彩玲260

北京城市绿化工作思路要调整 市市政管委环卫设施管理处 王维平261

积极推进园林绿化事业 北京园林学会 李嘉乐262

建设城市森林公园 市林业局林业宣传中心 张云昌263

城市绿化广场不要千篇一律 北京园林学会 刘秀晨263

要重视开发区周边绿化 市林业局林业勘察设计院 王春玲264

北京城区市容美化要合理、一贯 市检察院二分院组织人事处 孙春雨265

加大单位庭院绿化力度 首都绿化办绿化处 向德忠265

马路边的绿化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研究室 傅毅267

环境绿化不能简单地以草代木 市水利局建管处 李宝威267

落实绿色奥运行动计划应重视生态建设 市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 韩永歧268

绿化兼顾科普 市科协 董秉山269

城市防灾与救灾273

首都的建设发展应注重加强防护 市人防办指挥处 宫书玲273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市地震局计划财务处 母红旺274

备灾救灾防患于未然 市红十字会业务部 胡宝云275

建立首都防震减灾系统 市地震局副局长 宋永增275

加强防震减灾宣传 《城市与减灾》编辑部 周艺文276

在居民中加强防空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 市人防办通信站 张玉山277

重视在中学普及减灾知识 市地震局宣教中心 王燕群277

要做好重要目标防护工作 市人防办指挥处 董高科278

统一规划北京市的地下空间层 市人防办地空处 罗平279

预防地震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市地震局总工程师 罗伟279

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要重视减灾安全工作 北京减灾协会 吴正华280

林木水资源保护283

抓好林政资源管理工作 市林业局林政资源处 施海283

建立高效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管理体系 市林业局林业勘察设计院副院长 薛康284

建设高效益的林业产业体系 首都绿化办副主任、市林业局副局长 甘敬284

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市林业局野保站 付瑞海285

建设新世纪集水型园林 北京园林学会 赵梁军286

实现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北京微量元素学会 姚修仁 哈承佑287

下大力气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状况 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委员会288

依法加强水资源保护 市检察院二分院宣教处 黄飞289

强化北京地区水资源管理 市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 柯常取290

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市节水办 陈林涛291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市水利局新闻中心 王东屹292

加强水源保护林建设 首都绿化办副主任、市林业局副局长 甘敬 市林业局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 王小平293

要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 市水利局郊区水利处 刘春明294

加强郊区水利建设 市水利局郊区水利处 张军295

加快密云水库水资源保护林建设步伐 市林业局水源保护林试验工作站 彭继平296

北京“水”问题的四个定位 市社会科学院科社所 袁振龙297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委 李兵298

城市节水要采取多种措施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高级工程师 丁卫敏299

解决首都水源短缺问题 市总工会副主席 李树发299

严防水库污染,确保一盆清水安全 市林业局老干部活动站 白林其300

城市建设应增加水面 市水利局研究室 任建彦300

平房住户也应一户一个水表 市委《前线》杂志社办公室 路惠芳301

应大力推进使用中水 市广播电视局史志办 马广胜301

推行中水回用技术 市规划委规划监察执法大队 李文淑302

重视科技在水利发展中的作用 市水利局科教处303

解决首都入境水问题 《北京日报》社社群部 王一心304

社区建设与管理309

社区建设需全方位资源整合 市社科院图书馆副馆员 滕仲日309

以社区党建为龙头推动文明社区建设 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姚桓310

加强社区服务工作 市政府研究室社会处 李程伟311

完善社区老干部服务工作 市委城建工委老干部处 马保民312

加强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 市委市直机关纪工委书记 刘俊313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 市委办公厅医务室 姜为民313

社区、街道应兴办托老所 市药品检验所 刘云314

加大我市社区就业的改革支持力度 市劳动服务管理中心社区就业服务处 孙玉荣314

社区建设、发展、管理要立法 市老干部局宣传处 高力315

开展社区侨务工作 市侨办副主任 赵庆兰316

居民小区健身园地设置要避免扰民 市委老干部联络室 刘锡扬317

社区绿化靠大家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 崔义民318

加强劳动保障调研工作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科学研究所 曹真力321

加强劳动保障行政复议工作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法制处 马峥321

劳动与社会保障321

做好法律援助立法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 黄建敏322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和社会保险监察处 刘霞323

加快以市场为导向就业机制的建设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 赵子龙324

应承认“双重劳动关系”的合理性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鉴定中心 王洪开325

要加强再就业培训工作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培训处 张铨326

贯彻落实持证上岗工作 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 胡佳颖327

规范《求职证》的编号和管理 市劳动服务管理中心社区就业服务处 孙玉荣328

劳动人事档案应实行社会化管理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果刚329

提高职介中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翟建军330

应继续大力发展劳服企业 市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小企业就业指导处 李俊波331

解决传统行业职工再就业问题 市社会科学院科研组织处 赖勤332

要完善外资企业职工终止劳动合同后的有关规定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工资处 孙双星333

解决拆迁企业职工劳动关系问题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工资处 刘悦敏334

企业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工作应方便职工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访处 杨利远335

建立多元社会保障筹资体系 市财政局科研所 雒朝红335

提高医疗费用监督的效益和力度 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 康敬然336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应多元化 市经委安全生产管理处 吕海光337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测算工作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处 张烈338

解决破产企业退休人员与住房相关费用负担问题 市劳动服务管理中心社会化服务处 毕景顺339

机关企事业养老金正常调整制度应统一政策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处 刘晓霞340

残疾人事业应有更大发展 市残疾人之家 周树来341

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 市残疾人之家 刘立342

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 市残疾人之家 王长汉342

发展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 市残联副理事长 侯淑芬343

给残疾人出行提供方便 市残联组联处 刘罗成344

进一步搞好无障碍设施建设 市规划委研究室 刘虹345

加快研制环保型残疾人机动车 市残联理事长 赵春鸾346

为残疾人外省籍配偶进京排忧解难 市残联副理事长 张文义347

改善残疾人生活 市残联研究室 袁慧民 韩亚美348

更好地使用残疾人保障金 市残联办公室 伍期鲸348

让民间关怀组织能传递下去 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舟歌 周永生349

解决养老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市委老干部联络室副主任 罗蕙琴350

加强对老年人的管理与服务 市委城建工委老干部处 李国合351

做好老龄人口管理工作 市政协老干部处 司乐军352

以居委会为中心,加强老年人工作 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 李艳林353

在全社会开展“银发工程” 市老干部局政治待遇处 徐瑞霞353

多为老年人提供方便 市妇联办公室 朱淑英354

解决养老院收养费用差额问题 市劳动服务管理中心社会化服务处 孟凡英355

解决老年人购物乘车不便问题 市气象局机关党委 马源陵356

加快老年公寓建设 市建委质监总站 谭颖356

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361

进一步增强社会秩序意识 市政府侨务办公室 黄英锋361

做好首都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市委政法委办公室 张冠群361

加强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 崔淑梅362

建立解决社会矛盾的领导机制 市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员 滕仲日363

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加强司法咨询服务工作 市委市政府信访办排查调处办公室 宋漪霞364

加大环保立法进程 促进首都环境建设 市建委招标办秘书处365

加强首都文明建设与管理 市政协研究室综合处 朱来生366

精神文明建设要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市红十字会业务部 黄中豫367

大力加强市民教育 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 李敬德368

增强市民首都意识 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副主任 李晓玲369

完善新闻宏观管理机制 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370

进一步加强网络新闻宣传和管理 市委宣传部外宣处 张成刚371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市人防办机关党委 朱俊杰373

利用网络进行党纪政纪宣传教育 市委市直属机关纪工委 郑蘅374

在香山公园双清别墅塑造党的第一代领导人雕像 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陆兵 海淀区委党史研究室 张源洪374

天气预报应由主持人播报 市气象局气候中心 谢庄375

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团市委权益部 张丽红376

设立北京市邪教现象研究中心 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郑永华377

机构改革与机关建设381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市纪委办公厅 梁玲381

建立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市人事局人事争议仲裁处 王友芝382

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 市政府研究室经济处 葛海斌383

加强首都政务网建设 市委研究室政治处 魏方巨384

公共信息要公开 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教授 赵奇385

完善政府网络建设 市文史研究馆 贾志祥385

加快办公自动化 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张庆386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 崔顺年387

着力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 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 乔玢388

规范干部学历的管理认定工作 市委组织部区县干部处 张强389

加快机关青年干部队伍建设 市政协新闻中心 吴迪390

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 市委市政府老干部处 金庆芬390

机关可组织职工集资建房 市委老干部联络室副主任 张文顺391

丰富机关干部文娱生活 市委城建工委统战处 魏树贤392

建设宣卫系统老干部活动站 市委宣传部老干部处 江绮霞393

附:北京市“十五”时期部分领域发展规划397

北京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要点397

北京市“十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要点402

北京市“十五”时期社区建设规划要点411

北京市“十五”时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规划要点416

北京市“十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要点419

北京市“十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要点434

北京市“十五”时期城市化发展规划要点435

北京市“十五”时期对外贸易发展规划要点440

北京市“十五”时期利用外资发展规划要点447

北京市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要点454

北京市“十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规划要点472

北京市“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规划要点484

北京市“十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要点494

北京市“十五”期间首都信息化发展规划要点500

后记5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