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性罪犯心理学 心理治疗与评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性罪犯心理学 心理治疗与评估
  • 陈若璋著 著
  • 出版社: 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693499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性罪犯心理学 心理治疗与评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提升国内性犯罪的处遇及预防9

第一部分 对性罪犯的认识14

壹、他们是谁?14

贰、各国的发生率28

一、欧美地区的发生率28

二、台湾地区目前的发生率30

参、性侵害者的潜在数量33

一、报案率低35

肆、统计数字无法反应真实情况35

二、受害者的证词难以形成证据或查证上的困难36

第二部分 什么叫性侵害?39

壹、实证界定39

贰、法理界定41

一、美国法律对性犯罪之定义41

二、台湾法律所界定的性犯罪42

三、中美法律上性犯罪定义之异同43

壹、社会体制建构了性侵害——社会学的角度46

第三部分 为什么会产生性侵害?性侵害理论46

贰、社会体制及个人动力建构了性侵害——Finkelhor的理论48

一、产生虐待的动机48

二、克服内在的抑制因素49

三、去除外在的抑制因素50

四、避免受害者之拒绝50

参、强调个人动力的上瘾及性循环理论52

一、上瘾理论52

二、Wolf的性侵害循环模式54

第四部分 介绍性罪犯58

壹、性罪犯的一般特质及相关因素——美加资料58

贰、性罪犯的一般特质及相关因素——台湾资料65

参、性罪犯的分类——美加资料70

第五部分 介绍高危险连续性罪犯91

壹、历史渊源91

一、高危险连续性罪犯法案之历史渊源91

二、高危险连续性罪犯法案之订定过程及处遇场所92

贰、高危险连续性罪犯的定义与连续杀手94

参、性罪犯再犯率之研究96

肆、高危险连续性罪犯之特质与鉴别因子研究98

伍、高危险连续性罪犯的犯案历程102

一、辨识性侵犯前兆102

二、犯罪历程与再犯循环路径106

陆、高危险连续性罪犯相关法律109

一、明尼苏达州之相关法律109

二、三类型之高危险连续性罪犯法规——以美国八州为例110

第六部分 为什么要对性罪犯进行治疗?114

壹、性侵害所造成的影响:对受害者及对社会114

一、对受害者的影响114

二、对社会大众的影响119

三、对社会造成之成本效益120

贰、是罪犯,或是精神病人?122

参、加害者是可以治疗的,治疗导致再犯率下降124

一、社会大众未觉知性侵害造成的影响126

二、社会大众未觉知对加害者治疗的重要性126

肆、为什么过去性罪犯治疗未被重视?126

三、专业体系不熟悉对加害者之治疗技术127

四、对加害者之错误印象以致错失治疗127

第七部分 性罪犯的心理评估131

壹、评估通常穿插于治疗流程中131

贰、性罪犯心理评估的目的135

参、性罪犯评估要素137

一、厘清有效评估性罪犯再犯之理论架构137

二、熟悉高危险因子及案前预兆141

三、收集多方相关资料144

四、临床会谈应涵盖的十个向度144

五、临床会谈的重点与技术148

六、性罪犯犯罪资料之统整151

七、结合所有资讯,形成评估总结,并连结至治疗目标160

肆、范例说明162

第八部分 对性罪犯的处遇方案177

壹、美国性罪犯进入狱政之身心治疗系统流程——以密西根州为例177

一、成功的模式179

贰、在矫治机构中的处遇方案179

二、成功的模式需科技整合的系统185

参、治疗师个人的问题188

一、从事治疗工作可能面临的压力188

二、治疗工作所产生的替代性创伤189

三、从事此项工作前应有充分准备189

四、介入的哲学与伦理190

肆、如何处理否认的问题194

一、常见的否认型态194

二、否认的原因197

三、如何治疗否认及淡化199

四、治疗师的因应方式202

第九部分 对性罪犯的治疗策略208

壹、性罪犯的一般治疗理论208

贰、性罪犯治疗模式的主流—再犯预防(RP)215

一、再犯预防技术的基本假设及名词解释215

二、犯罪历程之假设216

三、辨别性侵犯前兆的重要性217

四、再犯预防之模式219

五、再犯预防模式之目标222

六、再犯预防模式之治疗关系223

七、再犯预防之治疗技术与监控重点223

八、再犯预防之评估步骤226

九、再犯预防之治疗程序232

十、再犯预防模式与传统治疗模式之比较237

十一、再犯预防技术相关议题239

参、团体心理治疗241

一、个别治疗容易重复性侵害的动力241

二、团体治疗有助于改善加害者的社交关系242

三、当实施团体治疗有困难时才使用个别治疗242

四、团体治疗的历史244

五、团体的治疗性因子246

六、团体的组成248

七、性侵害加害者团体之治疗内涵251

八、团体治疗的阶段254

九、团体治疗的过程与技术255

十、不同类型的团体260

十一、性侵害者和家庭成员的治疗264

十二、特殊的团体议题266

第十部分 性罪犯的社区身心治疗270

壹、社区身心治疗的目标270

贰、社区身心治疗的好处271

参、进行社区心理治疗应有的理念—终身监控274

肆、社区身心治疗的阶段性276

伍、社区治疗的团队合作280

陆、社区身心治疗应监控的情境283

柒、社区身心治疗的管理原则285

捌、社区身心治疗活动的主体287

玖、社区治疗活动的内容289

拾、社区治疗的身心教育课程291

拾壹、社区身心治疗是一个不断再评估的历程298

拾贰、社区身心治疗成功的要素300

壹、台湾发展沿革及制度建立304

一、研究风潮304

第十一部分 当前台湾的情况304

二、社会事件的影响305

三、性侵害鉴定、治疗之相关法案306

贰、目前治疗性侵害加害者之相关机构310

一、政府专职处理性侵害之相关机构310

二、性罪犯所需进行的心理鉴定与治疗311

一、判决前心理鉴定及评估的问题313

参、台湾当前治疗性罪犯的处境313

二、台湾监狱处遇所反应的问题314

三、假释制度及社区身心治疗之执行问题318

四、治疗人员之数量、资格及训练皆严重不足322

五、相关法律的缺失323

六、总结323

中文参考书目324

英文参考书目3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