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通信原理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通信原理与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4333620.jpg)
- 吴玲达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4900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通信技术理论与基础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通信原理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1
1.1.1 通信系统模型1
1.1.2 通信系统的分类5
1.1.3 通信方式6
1.1.4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7
1.1.5 异步传输和同不传输8
1.2 计算机通信及系统组成10
1.2.1 计算机通信的产生10
1.2.2 计算机通信的发展11
1.2.3 计算机通信的应用14
1.2.4 计算机通信系统的组成16
1.2.5 计算机通信系统的线路结构17
1.3 信息及度量19
1.4 计算机通信中的主要性能指标22
1.4.1 传输速率22
1.4.2 差错率24
1.4.3 功率利用率和频带利用率24
1.4.4 信号强度24
习题与思考题25
第二章 通信系统分析基础27
2.1 引言27
2.2 周期性信号的频谱28
2.2.1 傅立叶级数28
2.2.2 离散频谱分析29
2.3.1 傅立叶变换33
2.3 非周期性信号的频谱33
2.3.2 连续频谱分析35
2.4 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37
2.4.1 冲激函数38
2.4.2 卷积40
2.4.3 时域分析法41
2.4.4 频域分析法43
2.5 信号无失真传输46
习题与思考题47
第三章 信道51
3.1 引言51
3.1.1 信道的分类51
3.1.2 信道容量52
3.2 传输损耗53
3.2.1 衰减54
3.2.2 延迟畸变54
3.2.3 噪声54
3.3 有线信道57
3.3.1 双绞线57
3.3.2 同轴电缆58
3.3.3 光纤信道59
3.4 无线信道65
3.4.1 无线电波和频段划分65
3.4.2 无线接力信道66
3.4.3 卫星中继信道69
习题与思考题73
4.1 引言75
第四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75
4.2 抽样76
4.3 量化79
4.3.1 量化的定义80
4.3.2 均匀量化81
4.3.3 非均匀量化82
4.4 脉冲编码调制87
4.4.1 PCM通信系统88
4.4.2 二进制码组88
4.4.3 编码译码原理92
4.5 增量调制94
4.6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系统97
习题与思考题98
第五章 数字基带传输100
5.1 引言100
5.2 基带信号的种类100
5.3 基带信号的频谱104
5.3.1 单极性不归零脉冲的频谱104
5.3.2 单极性归零脉冲的频谱105
5.3.3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简介106
5.4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108
5.4.1 基本公式108
5.4.2 单位脉冲通过理想低通滤波器109
5.4.3 升余弦频谱传输特性112
5.5 眼图115
5.6 均衡117
5.7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22
习题与思考题123
第六章 数字调制与解调125
6.1 引言125
6.2 数字振幅调制126
6.2.1 二进制振幅键控调制126
6.2.2 多进制振幅调制简介131
6.2.3 其他振幅调制简介132
6.3 数字频率调制138
6.3.1 二进制频移键控调制138
6.3.2 多进制频移键控调制简介146
6.4 数字相位调制147
6.4.1 二相绝对移相调制147
6.4.2 二相相对移相调制151
6.4.3 多相调制157
习题与思考题170
第七章 同步技术172
7.1 引言172
7.2 载波同步173
7.2.1 插入导频法174
7.2.2 直接法176
7.3 位同步177
7.3.1 外同步法178
7.3.2 自同步法179
7.4 群同步185
7.4.1 起止式同步法186
7.4.2 连贯式插入法187
7.4.3 间隔式插入法193
7.4.4 自群同步195
7.5 网同步的基本概念196
7.5.1 主从同步法197
7.5.2 相互同步法197
7.5.3 码速调整法198
7.5.4 水库法199
习题与思考题199
第八章 差错控制编码201
8.1 引言201
8.2 差错控制的基本形式202
8.3 常用检错码204
8.4 线性分组码208
8.4.1 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208
8.4.2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211
8.4.3 线性分组码的译码217
8.5 循环码219
8.5.1 循环码的基本概念220
8.5.2 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223
习题与思考题226
第九章 多路复用229
9.1 引言229
9.2 频分多路复用230
9.2.1 概念230
9.2.2 载波系统231
9.3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234
9.3.1 概念234
9.3.3 模拟和数字信号源的TDM236
9.3.2 同步技术236
9.3.4 程控数字交换复用237
9.4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240
习题与思考题242
第十章 计算机通信的标准接口243
10.1 引言243
10.2 接口特性244
10.3 EIARS-232C/CCITTV.24标准245
10.3.1 功能特性246
10.3.2 过程特性253
10.3.3 电气特性254
10.4 CCITTX.21标准256
10.4.1 功能特性256
10.3.4 机械特性256
10.4.2 过程特性257
10.4.3 电气特性258
10.4.4 机械特性259
10.5 直接连接259
10.6 其他标准接口262
习题与思考题265
第十一章 传输控制规程266
11.1 引言266
11.2 传输控制规程的主要内容和分类267
11.2.1 传输控制规程的主要内容267
11.2.2 传输控制规程的分类269
11.3 信息交换代码269
11.4 面向字符型的传输控制规程274
11.4.2 数据通信阶段275
11.4.1 面向字符型规程的基本特征275
11.4.3 数据链路277
11.4.4 传输控制字符281
11.4.5 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283
11.4.6 扩充基本型数据链路控制规程290
11.5 面向比特型的传输控制规程292
11.5.1 面向比特型规程的基本特征292
11.5.2 HDLC简介293
11.5.3 X.25的LAPB协议303
习题与思考题304
第十二章 通信适配器305
12.1 引言305
12.2 异步通信适配器306
12.3 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8250309
12.3.1 8250可编程异步通信接口310
12.3.2 8250芯片中寄存器的功能314
12.3.3 8250芯片的操作流程321
12.3.4 8250通信接口的编程应用325
12.4 通用同步/异步接收/发送器8251A328
12.4.1 8251A的性能和组成328
12.4.2 8251A的引脚信号说明331
12.4.3 8251A的编程应用334
12.5 8273HDLC/SDLC规程控制器338
12.5.1 8273的组成和接口信号说明339
12.5.2 8273的命令343
12.5.3 8273的工作过程347
习题与思考题351
第十三章 数据通信网络352
13.1 引言352
13.2 数据交换基础353
13.2.1 电路交换354
13.2.2 报文交换355
13.2.3 分组交换356
13.3 公用电信网359
13.3.1 电信网的分类359
13.3.2 电话网360
13.3.3 用户电报网363
13.3.4 程控数字交换机基本原理364
13.3.5 电信网常用非话业务简介367
13.3.6 在电话网上进行数据通信370
13.4 公用数据网372
13.4.1 电路交换数据网372
13.4.2 分组交换数据网374
13.5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377
13.5.1 窄带ISDN377
13.5.2 宽带ISDN380
13.6 异步传输模式ATM381
13.6.1 ATM概念381
13.6.2 信元结构383
13.6.3 ATM网络结构384
13.6.4 ATM连接386
13.6.5 ATM协议参考模型387
习题与思考题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