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动力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动力学
  • 于中伟著 著
  • 出版社: 超星数字图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动力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简介1

概述3

第一章 利益与利益追求23

第一节 利益的概念23

第二节 利益的大小24

第三节 利益I关于mn的函数25

第四节 不同占有物产生的利益总和的计算25

第五节 利益I增加的讨论27

第六节 利益I关于时间t的函数28

第八节 利益追求29

第七节 利益I,占有物转化速度Vmu与n之间的关系的讨论29

第九节 利益向量的大小31

第十节 利益向量大小的决定因素31

第十一节 利益向量的方向32

第十二节 利益向量、利益、利益人34

第二章 利益集合中的利益与利益向量35

第一节 利益集合35

第二节 利益相关性36

第三节 利益相关系数37

第四节 利益集合的特性37

第五节 正向利益相关系数与反向利益相关系数38

第六节 视在利益相关系数40

第七节 利益侵害41

第八节 利益相关性对利益侵害抑制42

第九节 利益侵害与剥削43

第十节 利益人Mi的利益向量?i的分布状态43

第十一节 公共利益与公共利益向量46

第十二节 利益的层次50

第十三节 利益组织与剥削53

第十四节 阶级与阶级利益向量55

第一节 利益向量追求生产力的发展58

第三章 利益向量与生产方式58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59

第三节 公共利益向量与生产关系60

第四节 国家的产生62

第五节 专制政治63

第六节 民主政治及形成条件67

第七节 法制与人治72

第八节 自然道德与强制道德75

第九节 利益约束与道德约束78

第十节 道德的兴衰80

第十一节 宗教与信仰83

第十二节 文化、科学和艺术85

第十三节 社会结构的稳态趋势87

第十四节 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89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之二)93

第十五节 社会稳定的条件93

第十六节 革命95

第四章 前资本主义时代98

第一节 利益向量的产生98

第二节 原始时代末期生产关系的变革100

第三节 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101

第四节 奴隶社会早熟的商品经济和分工102

第五节 奴隶制社会的政治103

第六节 中国与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文明比较104

第七节 奴隶制社会文化、科学、艺术的特色105

第八节 奴隶制的自我毁灭106

第九节 封建制度的建立107

第十节 封建领主制下的经济动力108

第十一节 封建社会的政治109

第十二节 商品经济的重新兴起与地主制经济110

第十三节 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112

第十四节 地主制与领主制社会政治的比较113

第十五节 中国封建朝代更迭及政局的稳定115

第十六节 封建社会的强制道德117

第十七节 封建社会的文化、艺术的堕落118

第十八节 儒教文化与宗教文化119

第十九节 封建时代的科学理论与技术121

第二十节 中国与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比较122

第二十一节 结语126

第五章 商品经济与经济的社会化126

第一节 最初的诱惑126

第二节 商品经济与分工的发展128

第三节 经济的社会化129

第四节 经济的社会化与伪社会化133

第五节 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社会化134

第六节 自然经济与社会化经济136

第七节 经济社会化的两个“自然”阶段137

第八节 经济社会化的运行方式139

第九节 经济社会化的动力139

第十节 经济社会化的“物质”条件141

第十一节 经济社会化的社会制度条件143

第十二节 社会化经济对其经济规模的要求144

第十三节 经济社会化对社会中利益相关系数CL、?的影响108145

第十四节 经济社会化内部各局部的量的比例关系146

第十五节 经济社会化的宏观考察147

第十六节 等价交换的规律151

第十七节 价值规律的数学推导153

第十八节 前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中的价值规律155

第十九节 商品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自发调节156

第二十节 商品经济的秘密157

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158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开端158

第二节 劳动力的商品化159

第三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160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分布164

第五节 竞争165

第六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化166

第七节 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对立167

第八节 从“资本制胜”到“脑力制胜”168

第九节 资本主义劳资分配比例的变化169

第十节 关于需求曲线的研究171

第十一节 传统的经济危机的分析175

第十二节 产业危机178

第十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182

第十四节 小国的危机184

第十五节 经济动力危机185

第十七节 股份制在经济社会化中的作用186

第十六节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的“经济”与“不经济”186

第十八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187

第十九节 资本主义的道德和文化189

第二十节 政府的经济行为191

第二十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发展上的差距192

第二十二节 日本成功的奥秘193

第二十三节 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发展趋势196

第二十四节 资本主义的用人标准197

第二十五节 脑的协作时代的企业198

第一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分配规律200

第七章 国家所有制经济200

第二节 国家所有制经济的本质特征——“掠夺”202

第三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就业规律203

第四节 企业破产的“不可能性”204

第五节 国家所有制下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工资的比较204

第六节 国家所有制下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205

第七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投资规律206

第八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市场规律207

第九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通货膨胀209

第十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竞争”210

第十一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宏观经济211

第十二节 自治企业与非自治企业212

第十三节 国家所有制下经济社会化的巨大障碍214

第十四节 国家所有制经济无法进入信息时代215

第十五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政治216

第十六节 国家所有制下的“法制”216

第十七节 道德与文化217

第十八节 国家所有制的自然发展趋势218

第八章 社会所有制经济219

第一节 社会所有制的选择219

第十九节 承包制与租赁制的困惑219

第二节 股份制与社会所有制220

第三节 强迫自治企业与完全自治企业221

第四节 社会所有制企业的分配规律(之一)224

第五节 社会所有制企业下的分配规律(之二)225

第六节 分层自治企业的所有制基础228

第七节 股份分层的破坏因素及抑制措施230

第八节 分层自治企业中的不平等竞争及改善231

第九节 社会所有制企业中的权力制约232

第十节 社会所有制中的竞争233

第十一节 社会所有制企业的追求234

第十二节 劳动者的选择235

第十三节 社会所有制下的市场规律236

第十四节 社会所有制经济的社会化237

第十五节 企业分层自治中包含的规律238

第十六节 贷款与合股239

第十七节 国家股份239

第十八节 社会所有制下的宏观经济240

第十九节 社会所有制政府的经济职责241

第二十节 社会所有制下的政治242

第二十一节 社会所有制下的社会分层自治243

第二十二节 社会所有制的道德、文化、艺术246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的内涵247

第九章 以后的社会及社会发展的趋势247

第二节 经济动力革命249

第三节 资本主义企业经济动力的改善250

第四节 人类社会的经济危机251

第五节 走向统一的世界252

第六节 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253

第七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极限253

第八节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254

第九节 社会制度与社会中的利益相关系数CL、?关系的坐标图256

第十节 各种社会制度下经济动力优劣比较图表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