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
  • 张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4947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金融-中介组织-关系-银行-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为什么需要建立解释中国长期经济变迁的经济学1

第1篇 经济变迁与金融制度7

第1章 交易、风险与所有权——解释中国经济变迁路径及其绩效的一种新视角7

1.1 交易的重要性:对诺斯“压力模型”的修正性诠释7

1.2 从寻租竞争到内部封闭:一种分权改革的后果12

1.3 风险转移博弈与排斥交易倾向15

1.4 有效交易的条件、内生风险及其化解方式20

1.5 寻找委托人困境、所有权的重要性与经济民营化28

1.6 政府角色、交易效率与贸易逻辑33

1.7 市场化与有效交易:一种澄清37

1.8 结论性评论40

第2章 中国经济变迁中的金融制度安排45

2.1 垄断性金融安排的比较优势45

2.2 混合性金融制度安排的储蓄动员绩效48

2.3 国家能力与低利率条件下的储蓄扩展51

2.4 租金是惟一重要的吗53

2.5 货币性金融支持与证券性金融支持56

2.6 体制外增长的重要性61

2.7 体制外增长中的金融安排64

2.8 金融三元主义71

第2篇 经济变迁与金融中介79

第3章 金融中介理论:框架与演进79

3.1 实质经济中的金融因素:经济学对金融中介的关注79

3.2 金融中介的规模效应:主流理论83

3.3 参与成本与金融中介:一些争论88

3.4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动态联系:一种理论综合91

3.5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中介:一致的看法98

3.6 金融中介与经济变迁:需要新的解释范式101

4.1 引言106

第4章 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及其演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106

4.2 收入水平、面子成本与金融中介109

4.3 借方替代问题114

4.4 分工水平与产权困境117

4.5 外生性金融中介的效率123

4.6 外生性金融市场:性质与逻辑127

4.7 私人贷方的双重身份与金融制度演进131

4.8 结论134

第5章 渐进改革中的金融支持与国有银行的重要性141

5.1 引言141

第3篇 经济变迁与国有银行(上)141

5.2 既有的讨论:人们忽略了什么142

5.3 储蓄差异及改革绩效150

5.4 国家能力的重要性152

5.5 财政补贴与金融补贴:一种估算156

5.6 一个考虑金融补贴的体制内增长模型:国有银行为什么重要158

5.7 结论163

第6章 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165

6.1 引言165

6.2 国家退出的不对称、金融剩余与国有银行角色168

6.3 资本金对于国有银行之不重要与重要172

6.4 国有银行资本金:一个意味深长的等式174

6.5 国家的低资本金偏好、股权回报与退出路径177

6.6 结论181

第4篇 经济变迁与国有银行(下)185

第7章 国有银行的存差:逻辑与性质185

7.1 引言185

7.2 由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说起191

7.3 国家声誉入股与存款需求过剩194

7.4 国有银行的信贷能力197

7.5 信贷约束与存差:一种分离均衡201

7.6 结论207

第8章 国有银行的呆账:起源与形式209

8.1 引言209

8.2 呆账与渐进改革211

8.3 国有银行的信贷均衡模型214

8.4 呆账的两种形式219

8.5 双重呆账模型223

8.6 结论226

9.1 引言228

第9章 国有银行的呆账:利益关系与清债博弈228

9.2 国有银行呆账的性质230

9.3 国有银行呆账形成中的利益关系236

9.4 国有银行呆账清理中的社会博弈247

9.5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254

附录259

附录1 窥探中国国有银行制度的内在矛盾与演进逻辑——评李晓西《关于“封闭贷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259

附录2 国家的意愿、能力与区域发展政策选择——兼论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及其中的政治经济学269

附录3 体系严整而充实 见解深刻而新颖——张杰博士新著《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读后感 陈观烈285

附录4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一部推动中国经济学现代化发展的成功之作——评张杰教授《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 曹啸290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