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傅立敏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42240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21世纪的汽车1
第一章 迎来了大变革时期的汽车产业3
第一节 成本和环境问题使汽车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3
第二节 一个公司向世界规模扩大的方针6
第三节 数字技术和开发程序7
第四节 石油危机促进了混合动力车的发展11
第五节 代用石油燃料12
第二章 市场动向18
第一节 21世纪初的汽车产业18
第二节 整车制造厂生存的条件20
第三章 发动机24
第一节 汽油直喷发动机的普及24
第二节 以并联方式为主的混合动力系统28
第三节 采用混合动力系统的实例32
第一节 车型的多样化与平台的通用化并存34
第四章 车身结构34
第二节 车身安全与轻量化43
第三节 超轻量钢制车身“ULSAB”——激光白钢板和高强度钢板52
第四节 车身设计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方向59
第五章 降低成本66
第一节 改变汽车部件的加工方式66
第二节 超高速多用加工机69
第三节 降低铝车身成本69
第六章 开发技术的革新72
第一节 从1999年开始全面展开的面向21世纪的开发技术革新72
第二节 核心系统I-DEAS73
第三节 柔性效率的生产体制76
第七章 欧洲小型经济型轿车现状78
第一节 迅速扩大的小型经济轿车市场78
第二节 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79
第三节 小型车也具有高安全性82
第八章 以集成化为主导的生产革命83
第一节 部件制造厂的变革83
第二节 大型车安全性的新技术87
第三节 前副车架的新结构89
第四节 安全装置91
第五节 降低轻碰撞时的修理成本93
第二篇 汽车新材料和电控技术95
第一章 汽车新材料97
第一节 汽车新材料概述97
第二节 轻金属99
第三节 复合材料102
第四节 新金属材料103
第五节 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105
第六节 橡胶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111
第一节 汽车电控技术的现状115
第二章 电控技术115
第二节 电子控制的实例117
第三节 行驶机能的控制122
第四节 信息功能及安全控制123
第五节 电线枢,光缆化及诊断机能125
第六节 电波干扰126
第七节 传感器及调节器130
第三篇 代用石油燃料汽车133
第一章 电动汽车135
第一节 电动汽车的特点135
第二节 电动汽车的电机139
第三节 电动汽车用电池143
第四节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146
第二章 天然气汽车148
第一节 天然气的特点和性质148
第二节 天然气汽车的分类149
第三节 展望151
第三章 太阳能汽车153
第一节 太阳能的特点153
第二节 太阳能汽车的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155
第三节 太阳能汽车的外形与结构159
第四节 太阳能汽车的性能评价161
第四篇 汽车安全性165
第一章 碰撞安全性167
第一节 被动安全性167
第二节 汽车室内的碰撞安全169
第三节 安全气囊171
第四节 安全头盔173
第五节 车辆火灾175
第六节 汽车碰撞实验177
第五篇 发动机与变速器的新技术181
第一节 汽油发动机新技术概要183
第一章 汽油发动机183
第二节 发动机的电子控制185
第三节 层状吸气法193
第四节 提高机械效率198
第二章 柴油发动机及增压技术201
第一节 柴油发动机的新技术201
第二节 涡轮增压203
第三章 变速器的新技术206
第一节 概论206
第四章 新型发动机211
第一节 气体叶轮机发动机211
第六篇 汽车空气动力学与人体工程学215
第一章 汽车空气动力学217
第一节 不能小看的空气的力——关于六分力217
第二节 汽车静止用吹风模拟其运动——风洞实验219
第三节 风洞的附属设备223
第四节 汽车风洞试验224
第五节 不试验也能判断空气的流动特性——计算机仿真226
第二章 人体工程学新技术229
第一节 驾驶机器人229
第二节 关于晕车的话题230
第三节 从人—车系统看操纵稳定性231
第四节 汽车自动驾驶模拟装置232
第五节 司机模型234
第六节 司机的视觉特性236
第七节 司机的速度判断237
第八节 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240
第九节 由驾驶员引起的交通事故242
第十节 座椅与驾驶姿势244
第十一节 头灯与眩目现象247
第十二节 夜间的被视认性249
第十三节 在昏暗夜道行车的安全问题250
第十四节 驾驶室内的设计与人体模型252
第十五节 视野与安全性254
第七篇 汽车与环境问题及道路交通智能系统257
第一章 汽车与环境问题259
第一节 大气污染物质与环境标准259
第二节 噪声、振动261
第三节 地球温室效应262
第二章 道路交通智能系统265
第一节 道路交通智能系统概要265
第二节 最新的信息提供媒体269
第三节 道路地图数据及自车位置检测271
第四节 VICS的三个情报网272
第五节 VICS系统的四大领域274
第六节 VICS信息编辑、处理流程276
第七节 高度道路交通智能系统278
参考文献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