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戊戌变法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戊戌变法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364840.jpg)
- 汤志钧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681200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87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803页
- 主题词:戊戌变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戊戌变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甲午战后的中国1
第一节 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紧1
(一)大量赔款,大量借款1
(二)瓜分危机,割地狂潮9
第二节 清朝封建统治的腐烂14
(一)财政支绌,“罗掘已空”14
(二)“横征暴敛,民不堪命”20
第三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了初步的发展26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6
(二)未成熟的资产阶级33
第四节 维新思想的发生和发展35
(一)维新思想的先驱35
(二)经济改革和政治要求47
第二章 康有为早期的变法活动56
第一节 “向西方学习”56
(一)“忧患百经未闻道”56
(二)《人类公理》和学习西方62
第二节 一次上书和今文经学78
(一)好《周礼》,尊周公78
(二)“帝阍沉沉叫不得”84
(三)“明今学之正”91
第三节 培养骨干,著书立说104
(一)万木草堂104
(二)《新学伪经考》115
(三)《孔子改制考》127
(四)早期的大同思想134
第四节 上书言事139
(一)公车上书139
(二)殿试策150
(三)三次上书153
(四)四次上书156
第三章 组织学会,发行报刊160
第一节 设学会,办报刊160
第二节 北京强学会167
(一)《万国公报》和北京强学会167
(二)《中外纪闻》173
(三)北京强学会人物179
(四)强学会的内部矛盾和改为官书局186
第三节 上海强学会190
(一)上海强学会的成立190
(二)强学会和中国公会193
(三)《强学报》196
(四)上海强学会人物203
(五)上海强学会的停办和余款移交210
第四节 《时务报》215
(一)《时务报》的创办215
(二)梁启超和《时务报》220
(三)《时务报》的汪、梁之争225
(四)《时务报》改为官报237
第五节 《知新报》245
(一)梁启超来澳筹办报务245
(二)总理、撰述,多出康门253
(三)政变前的《知新报》261
第六节 严复和《国闻报》277
(一)天津《直报》277
(二)《国闻报》286
(三)关于《天演论》293
第七节 学会林立,报刊盛行307
(一)戊戌时期的主要学会307
(二)戊戌时期的主要报刊322
第四章 湖南的维新运动348
第一节 谭嗣同和《仁学》348
(一)谭嗣同的早期活动348
(二)《仁学》的写作和版本354
(三)《仁学》思想剖析366
第二节 时务学堂372
(一)时务学堂的创设和封建势力的破坏372
(二)时务学堂的影响381
第三节 南学会384
(一)讲演和答问384
(二)“民智骤开,士气大昌”390
(三)南学会没有“兼地方议会之规模”396
第四节 《湘学报》和《湘报》400
(一)《湘学报》400
(二)《湘报》404
第五节 湖南新政和新旧斗争407
(一)鼓励实业,“整顿吏治”407
(二)“改制”变法和“翼教”、“护圣”411
第五章 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424
第一节 救亡图存,“统筹全局”424
第二节 保国会430
(一)保国会的成立430
(二)保国会形存实散434
第三节 关于《日本变政考》439
第四节 张之洞和《劝学篇》450
(一)《劝学篇》和“辟邪说”450
(二)“旧学为体,新学为用”454
第五节 “清流”、帝党和资产阶级改良派460
(一)“清流”和帝党460
(二)帝党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结合467
第六章 百日维新472
第一节 诏定国是472
(一)光绪的决心472
(二)“定国是诏”477
第二节 戊戌新政480
(一)新政建议480
(二)《戊戌奏稿》和《杰士上书汇录》502
(三)新政“上谕”522
(四)建议和“上谕”546
第三节 新旧斗争555
(一)新政的施行和后党的阻挠555
(二)新旧斗争558
(三)光绪“密诏”565
(四)伊藤来华576
(五)戊戌政变589
第七章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及其历史启示605
第一节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605
(一)对封建势力的妥协605
(二)对帝国主义存有幻想610
第二节 维新与启蒙618
第三节 戊戌维新与学制改革626
(一)戊戌时期的教育改革626
(二)戊戌时期的主要学校629
(三)京师大学堂631
第八章 革命代替了改良636
第一节 由维新到保皇636
(一)“奉诏求救”636
(二)拒绝和革命派合作641
(三)“出外国求救”643
(四)《清议报》650
第二节 保皇会和自立军657
(一)保皇会657
(二)自立军665
(三)宣传保皇的报刊679
第三节 革命、改良的划清界线692
(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康有为的沉沦692
(二)《大同书》的成书及其评价705
(三)推翻清朝成为时代主流736
附录 大事记748
引用参考书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