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 丁晋中,张媛媛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0304828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伟大走向1

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都在探讨的热点5

三、从当代大学生的现状来看,必须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11

第一章 思想素质17

一、思想素质及其作用18

(一)思想与思想素质的含义18

(二)思想素质的作用20

二、优良思想素质的主要内容22

(一)科学的世界观22

(二)正确的人生观26

(三)积极的价值观30

(四)科学的思维方法33

(五)正确的思想认识35

(六)积极的情感意志37

三、培养优良思想素质的途径和方法38

(一)正面教育法38

(二)自我教育法39

(三)心理咨询法40

(四)隐性教育法41

(五)奖惩激励法42

第二章 政治素质45

一、政治素质及其作用46

(一)政治和政治素质46

(二)优良政治素质的作用48

二、大学生应具备的政治素质50

(一)正确的政治方向50

(二)坚定的政治立场52

(三)鲜明的政治观点54

(四)正确的民主法制观55

(五)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57

(一)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59

三、培养优良政治素质的途径和方法59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自觉提高政治水平和参政能力61

(三)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63

(四)坚决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袭64

第三章 道德素质67

一、道德素质概述68

(一)道德素质的含义及构成68

(二)道德素质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69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71

(一)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72

(二)以天下利益为重的整体主义精神74

(三)推崇“仁爱”原则与人际和谐77

(四)提倡人伦价值79

(五)重视精神境界,追求理想人格80

(六)重视道德修养,强调道德践履81

三、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道德素质84

(一)诚实守信,正直无私84

(二)仁爱互助,律己宽人85

(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86

(四)立志勤学,开拓创新88

(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89

(六)谦虚谨慎,文明礼貌90

(七)自立自强,朴素节俭92

(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客观条件93

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93

(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主观条件95

第四章 知识素质101

一、知识及其作用102

(一)知识的内涵和特性102

(二)知识的作用105

二、21世纪人才应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109

(一)知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109

(二)知识经济对人才知识素质的要求111

三、大学生知识素质的提高115

(一)当代大学生知识素质的特征、现状和评价115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118

(三)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23

第五章 能力素质129

一、能力素质概述130

(一)能力及能力素质130

(二)能力素质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131

二、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及培养途径132

(一)学习能力132

(二)创新能力135

(三)合作能力138

(四)人际交往能力140

(五)组织管理能力144

(六)表达能力145

(七)适应能力148

(八)实际操作能力152

(九)抗挫折能力155

第六章 思维素质163

一、思维与思维素质164

(一)思维及其类型164

(二)思维素质及其结构168

二、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思维素质的重要性173

(一)良好思维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173

(二)良好的思维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180

(一)要有正确的思维态度182

三、大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182

(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184

(三)着力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85

(四)科学用脑189

第七章 创新素质191

一、创新的概述192

(一)创新192

(二)创新的根源和动力194

二、创新意识198

(一)创新意识的概念198

(二)创新意识的功能200

三、创新的智力因素202

(一)观察力203

(二)记忆力204

(三)想像力206

(四)思维力208

(五)操作力210

四、创新思维211

(一)创新思维的对象211

(二)创新思维的一般特征213

(三)创新思维的运行过程215

(四)破除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能力216

第八章 身体素质223

(一)WHO的健康观224

一、健康新概念224

(二)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辩证统一225

(三)“完满康强”的健康观226

二、大学生生理发展的特征226

(一)大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227

(二)身体素质良好的具体体现228

三、影响身体素质的因素和行为230

(一)影响身体生长发育的因素230

(二)个体危害健康的行为232

(三)不良生活方式238

(一)合理营养,平衡膳食241

四、增强身体素质的途径241

(二)体育锻炼246

(三)积极的休息与睡眠248

(四)心理平衡250

第九章 心理素质253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54

(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254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58

(三)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层次261

(四)正确理解和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62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263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263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265

(三)精神病270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271

(一)社会因素272

(二)学校文化氛围中的消极因素273

(三)个体因素275

四、优化心理素质的途径278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278

(二)创建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280

(三)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282

(四)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284

第十章 社交素质285

一、社会交往的功能286

(一)交流信息286

(二)促进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与完善288

(三)相互激励289

(四)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289

二、大学生的社会交往290

(一)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特点290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因素294

(三)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心理态度297

(四)大学生社会交往的个性品质299

(一)优化人际关系的策略302

三、社交艺术302

(二)大学生社交技能306

第十一章 审美素质313

一、美的概述314

(一)什么是美314

(二)美的基本形态及其特征318

二、审美及审美素质320

(一)审美标准321

(二)审美情趣324

(三)审美能力328

三、审美素质与人生331

(一)有助于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332

(二)可以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333

(三)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发展334

(四)实现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335

四、大学生应努力提高审美素质336

(一)端正审美态度337

(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338

(三)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341

(四)培养审美能力343

(五)塑造审美人格344

后记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