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生物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356322.jpg)
- 张利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34498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微生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1
一、什么是微生物1
二、微生物学的范畴2
三、如何学好微生物学2
第二节 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3
一、两界和三界系统3
二、五界系统3
三、三界(域)系统4
第三节 微生物学的发展史4
一、史前时期4
二、微生物学的初创时期5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5
第四节 微生物学的未来8
一、微生物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研究8
二、微生物系统学研究8
三、微生物和环境治理研究9
四、微生物生态学研究9
五、病原微生物研究9
本章小结11
习题12
思考题12
第二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3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3
一、细胞壁13
二、细胞壁以内的构造——原生质体21
三、细胞壁以外的构造30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4
一、细胞壁35
二、鞭毛与纤毛36
三、细胞质膜37
四、细胞核37
五、细胞质和细胞器38
本章小结41
习题42
思考题42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43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43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43
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44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48
第二节 培养基50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50
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52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57
一、单纯扩散57
二、促进扩散58
三、主动运送58
四、基团移位59
第四节 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60
一、“活的非可培养”细菌的诱导因素61
二、“活的非可培养”细菌的生物学特性61
三、“活的非可培养”细菌的复苏61
四、“活的非可培养”细菌的检测61
五、进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62
本章小结63
习题63
思考题63
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64
第一节 代谢概论64
第二节 微生物产能代谢65
一、生物氧化66
二、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66
三、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75
四、能量转换77
第三节 耗能代谢84
一、细胞物质的合成84
二、其他耗能反应:运动、溶质摄取、生物发光92
第四节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93
一、酶合成调节93
二、酶活性调节94
第五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及其调节97
一、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97
二、次级代谢的调节97
本章小结101
习题101
思考题102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03
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103
一、微生物的纯培养103
二、微生物的培养方法105
三、微生物的同步培养107
四、微生物的分批培养108
五、微生物的连续培养108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109
一、细菌的个体生长109
二、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111
三、原核微生物的生活史115
第三节 真菌的生长与繁殖120
一、霉菌的形态结构120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122
三、酵母菌的生长繁殖128
第四节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30
一、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30
二、微生物生长的测定132
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134
一、控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134
二、控制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因素135
本章小结137
习题138
思考题138
第六章 病毒139
第一节 概述139
一、病毒的特点与定义139
二、病毒的宿主范围140
三、病毒的分类与命名140
第二节 病毒研究的基本方法142
一、病毒的分离与纯化142
二、病毒的测定143
三、病毒的鉴定145
第三节 病毒的性质146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146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150
第四节 病毒的复制154
一、病毒的复制周期154
二、病毒感染的起始156
三、病毒大分子的合成159
四、病毒的装配与释放163
第五节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166
一、非增殖性感染的类型166
二、缺损病毒167
第六节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169
一、噬菌体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170
二、病毒与真核细胞的相互作用172
三、机体的病毒感染174
第七节 亚病毒因子175
一、卫星176
二、类病毒177
三、朊病毒178
本章小结180
习题180
思考题181
第七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182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182
一、DNA作为遗传物质182
二、RNA作为遗传物质184
三、朊病毒的发现和思考184
第二节 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185
一、大肠杆菌的基因组185
二、啤酒酵母的基因组186
三、詹氏甲烷球菌的基因组186
第三节 质粒和转座因子187
一、质粒的发现和命名188
二、质粒的分子结构188
三、质粒的主要类型188
四、质粒的不亲和性190
五、转座因子的类型和分子结构190
六、转座的遗传学效应192
第四节 基因突变及修复192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及其分离193
二、基因突变的规律194
三、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195
四、DNA损伤的修复197
第五节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197
一、细菌的接合作用197
二、细菌的转导199
三、细菌的遗传转化201
四、基因定位和基因组测序203
第六节 真核微生物的遗传特性204
一、酵母菌的接合型遗传204
二、酵母菌的质粒205
三、酵母菌的线粒体205
四、丝状真菌的准性生殖206
第七节 微生物育种207
一、诱变育种207
二、体内基因重组育种209
三、基因组重排技术育种210
四、分子育种211
本章小结212
习题213
思考题213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214
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214
一、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14
二、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15
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218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218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219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220
四、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220
五、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220
六、生物体内外的微生物222
第三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225
一、互生225
二、共生225
三、寄生227
四、拮抗227
五、捕食228
第四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228
一、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228
二、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229
三、环境污染的微生物检测232
本章小结233
习题234
思考题234
第九章 微生物的系统分类235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和命名236
一、微生物分类单元的等级236
二、微生物的分类单元的划分237
三、微生物分类单元的命名239
四、微生物的分类系统243
第二节 微生物系统分类的依据246
一、原核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及方法246
二、真核微生物分类依据255
第三节 微生物的系统分类和主要的属256
一、原核微生物的系统分类和主要的属256
二、真核微生物的系统分类和主要的属261
本章小结264
习题264
思考题265
第十章 感染与免疫266
第一节 感染的一般概念266
一、传染与传染病266
二、决定传染结局的3个因素266
三、传染的3种可能结局270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270
一、生理屏障270
二、细胞因素271
三、体液因素273
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274
一、免疫系统275
二、抗原和抗体277
第四节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285
一、抗体的制备及应用285
二、免疫学技术287
三、免疫预防290
本章小结293
习题293
思考题293
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应用和产品294
第一节 工业发酵的菌种和发酵特征294
一、生产菌种的要求和来源294
二、大规模发酵的特征295
第二节 工业发酵的方式299
一、发酵方式299
二、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302
三、固态发酵303
四、混合发酵303
第三节 微生物发酵的主要产品304
一、食品和饮料304
二、医药工业的主要产品306
三、农牧业的主要产品309
四、微生物在冶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311
五、微生物塑料和生物计算机314
六、微生物的其他应用316
本章小结317
习题318
思考题318
主要参考文献319
附录 常用微生物名称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