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农化分析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0371X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壤农化分析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1
1-1 纯水的制备、试剂和器皿1
1-1.1 纯水的制备和质量检查1
1-1.2 试剂的选用和保藏(1)3
1-1.3 常用器皿的性能、选用和洗涤4
1-1.4 滤纸7
1-2 土壤农化分析的误差和数据处理8
1-2.1 误差和允许误差8
1-2.2 误差的检验和减免10
1-2.3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2)11
本书的术语和代号的说明18
第二章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19
2-1 土壤样品的采集19
2-1.1 土壤的不均一性19
2-1.2 采样误差20
2-1.3 采样时间21
2-1.4 混合样品采集的原则21
2-1.5 混合土样的采集22
2-1.6 剖面土样的采集23
2-1.7 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的采集23
2-1.8 其他特殊样品的采集24
2-1.9 采集土壤样品的工具24
2-2 土壤样品的制备和保存25
2-2.1 新鲜样品和风干样品25
2-2.2 样品的风干、制备和保存26
2-3 土壤水分测定——烘干法27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29
3-1 概述29
3-2 土壤有机质测定33
3-2.1 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33
3-2.2 重铬酸钾容量法——稀释热法36
3-2.3 完全湿烧法(铬酸、磷酸)——测定CO2法(3)37
第四章 土壤氮和硫的分析40
4-1 概述40
4-2 土壤全氮量的测定41
4-2.1 半微量开氏法(K2SO4—CuSO4—Se蒸馏法)44
4-3 土壤有效氮的测定47
4-3.1 旱地硝态氮的测定49
4-3.2 水田铵态氮的测定53
4-3.3 水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55
4-3.4 矿化氮的测定(生物培养法)57
4-4 土壤中硫的分析60
4-4.1 概述(8—10)60
4-4.2 土壤全硫的测定[Mg(NO3)2氧化—BaSO4比浊法]62
4-4.3 土壤中有效硫的测定(磷酸盐—HOAc浸提—BaSO4比浊法)63
第五章 土壤中磷的测定65
5-1 概述65
5-2 土壤全磷的测定66
5-2.1 土壤样品的分解和溶液中磷的测定66
5-2.2 土壤全磷测定方法一——HClO4—H2SO4法68
5-2.3 土壤全磷测定方法二——Na2CO3熔融法70
5-3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71
5-3.1 概述71
5-3.2 土壤有效磷的化学浸提方法71
5-3.3 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速效性磷的测定——0.5MNaHCO3法73
5-3.4 酸性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一——0.03NNH4F—0.025NHCl法74
5-3.5 酸性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二——0.05NHCl—0.25NH2SO4法76
5-3.6 同位素稀释法测定“A”值77
5-3.7 同位素方法测定“E”值78
5-3.8 阴离子交换树脂法79
5-4 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分级测定80
5-5 土壤有机磷的分离测定82
第六章 土壤中钾的测定84
6-1 概述84
6-2 土壤全钾的测定85
6-2.1 土壤样品的分解和溶液中钾的测定85
6-2.2 土壤中全钾的测定方法——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85
6-3 土壤中速效钾和缓效钾的测定87
6-3.1 概述87
6-3.2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89
6-3.3 土壤缓效钾的测定——1N热HNO3浸提,火焰光度法90
6-4 土壤供钾特性的测定——电超滤法(Electro ultra filtration,简称EUF)91
第七章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析95
7-1 概述95
7-2 酸性土壤交换量和交换性阳离子的测定96
7-2.1 交换量的测定96
7-2.2 1N中性NH4OAc法97
7-2.3 BaCl3-MgSO4法(适用于酸性土壤)99
7-3 交换性盐基及其组成的测定100
7-3.1 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100
7-3.2 交换性钙镁的测定101
7-3.3 交换性钾钠的测定——火焰光度法104
7-3.4 盐基饱和度的计算104
7-4 活性酸、交换性酸的测定和石灰需要量的计算105
7-4.1 活性酸(pH)的测定105
7-4.2 交换性酸的测定(1NKCl——中和滴定法)107
7-4.3 石灰需要量的测定与计算(0.2MCaCl2交换交换——中和滴定法)109
7-5 石灰性土壤交换量的测定110
7-5.1 概述110
7-5.2 醋酸钠——火焰光度法(适用于石灰性土和盐碱土)111
7-6 盐碱土交换量及交换性纳的测定112
7-6.1 盐碱土交换量的测定(醋酸钠法)113
7-6.2 交换性钠的测定113
第八章 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117
8-1 概述117
8-2 土壤水溶性盐的提取(1:1和5:1水土比及饱和土浆浸出液的制备)118
8-3 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122
8-3.1 电导法122
8-3.2 残渣烘干法126
8-3.3 用阳离子和阴离子总重计算土壤或水样中的总盐量126
8-4 阳离子的测定126
8-4.1 钙和镁的测定——EDTA滴定法126
8-4.2 钙和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28
8-4.3 K和Na的测定——火焰光度法129
8-5 阴离子的测定130
8-5.1 CO32-和HCO2-的测定——双指示剂滴定法130
8-5.2 Cl-的测定132
8-5.3 SO42-的测定134
8-6 分析结果整理137
第九章 土壤中碳酸钙和硫酸钙的测定138
9-1 概述138
9-2 不溶性碳酸盐总量(CacO2、MgCO3)的测定138
9-2.1 气量法139
9-2.2 快速滴定法141
9-3 土壤中硫酸钙的测定142
9-3.1 水浸提——电导测定法142
9-3.2 HCI浸提BaSO4重量法143
9-3.3 直接计算法144
9-4 土壤石膏需要量的测定145
第十章 土壤中硅、铁、铝等元素的分析147
10-1 概述147
10-2 土壤矿物胶体样品的制备148
10-3 灼烧损失重和结合水的测定150
10-4 样品的熔融151
10-4.1 样品熔融(一)——Na2CO3熔融法151
10-4.2 样品熔融(二)——偏硼酸锂(LiBO2)熔融法153
10-5 二氧化硅的测定154
10-5.1 重量法154
10-5.2 硅钼酸比色法155
10-6 铁、铝氧化物总量的测定——重量法157
10-7 铁的测定159
10-7.1 重铬酸钾容量法159
10-7.2 邻啡啰啉比色法160
10-7.3 原子吸收光谱法162
10-8 钛的测定163
10-8.1 过氧化氢比色法163
10-8.2 变色酸比色法164
10-9 铝的测定165
10-9.1 差减法165
10-9.2 氟化钾取代EDTA容量法165
10-10 土壤活性硅的测定167
10-10.1 概述167
10-10.2 土壤活性硅的测定(HOAc-NaOAc缓冲液浸提——硅钼蓝比色法)167
10-11 游离氧化铁的测定——DCB浸提比色测Fe法168
第十一章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分析171
11-1 土壤中硼的分析172
11-1.1 概述172
11-1.2 土壤全量硼的测定174
11-1.3 土壤有效硼的测定179
11-2 土壤中铜、锌的分析180
11-2.1 概述180
11-2.2 土壤全量铜、锌的测定182
11-2.3 土壤有效锌、铜的测定185
11-3 土壤有效锰的分析188
11-3.1 概述188
11-3.2 土壤交换性锰的测定188
11-3.3 土壤易还原锰的测定190
11-4 土壤中钼的分析192
11-4.1 概述192
11-4.2 土壤中全量钼的测定193
11-4.3 土壤有效钼的测定197
第十二章 植物分析——水分、灰分和各种营养元素200
12-1 植物佯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200
12-1.1 植株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200
12-1.2 籽粒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203
12-1.3 瓜果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203
12-1.4 植物测量元素分析204
12-2 植物水分的测定204
12-2.1 风干植物样品水分的测定204
12-2.2 新鲜植物样品水分的测定205
12-3 植物粗灰分的测定210
12-4 植物常量元素的分析212
12-4.1 概述212
12-4.2 植物全氮的测定213
12-4.3 植物全磷的测定216
12-4.4 植物全钾的测定(H2SO4一H2O2消煮——火焰光度计法)218
12-4.5 植物全钙镁的测定219
12-5 植物微量元素分析222
12-5.1 概述222
12-5.2 植物硼的测定223
12-5.3 植物锰的测定225
12-5.4 植物中铜、锌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226
12-5.5 植物中钼的测定228
第十三章 农产品中蛋白质的分析230
13-1 概述230
13-2 粗蛋白质的测定——开氏法(国家标准)232
13-3 纯蛋白质的测定234
13-3.1 蛋白质沉淀后消化测定法234
13-3.2 酸性染料结合 ——桔黄G染料法234
13-3.3 双缩脲法236
13-4 氨基酸的测定237
13-4.1 概述237
13-4.2 赖氨酸的测定——染料结合法(DBL法)238
13-4.3 色氨酸的测定——乙醛酸法240
13-4.4 简单介绍氨基酸测定仪测定氨基酸241
第十四章 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245
14-1 概述245
14-2 水溶性糖的测定246
14-2.1 单糖的测定(还原糖)247
14-2.2 水溶性糖总量的测定254
14-2.3 糖料作物中蔗糖的测定256
14-3 淀粉的测定257
14-3.1 谷物中淀粉的测定257
14-3.2 植物样品中少量淀粉的测定——蒽酮法262
14-3.3 薯块中淀粉的测定——比重法262
14-4 粗纤维的测定264
14-4.1 酸碱洗涤法264
14-4.2 酸洗涤重量法265
14-5 果胶物质的测定——重量法266
第十五章 籽粒中脂肪的测定268
15-1 概述268
15-2 粗脂肪的测定269
15-2.1 油重法(索氏提取法)269
15-2.2 残余法271
附:关于合用乙醚的注意事项273
15-2.3 折光法273
第十六章 农产品中其他成分的分析275
16-1 酸度的测定275
16-1.1 总酸度的测定275
16-1.2 游离酸(pH)的测定276
16-1.3 挥发酸的测定276
16-2 维生素C的测定277
16-2.1 2,6-二氯靛酚滴定法277
16-2.2 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280
16-3 籽粒(高粱等)及果实中单宁的测定——Folin-Denis法281
16-4 油菜籽中芥酸的测定——标样法283
16-5 农产品中一些有害重金属的测定285
16-5.1 铅的测定——双硫腙比色法285
16-5.2 镉的测定——双硫腙比色法287
16-5.3 汞的测定——双硫腙比色法288
16-5.4 锑的测定——罗丹明比色法290
16-5.5 铜、铅、镉、锌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92
第十七章 无机肥料分析294
17-1 无机肥料样品的采集和制备294
17-1.1 样品采集295
17-1.2 样品制备295
17-2 氮素化肥的测定295
17-2.1 铵态氮肥中氮的测定296
17-2.2 尿素含氮量和缩二脲测定298
17-2.3 石灰氮中氮的测定300
17-2.4 硝酸态氮肥中氮的测定302
17-3 磷素肥料的测定305
17-3.1 过磷酸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306
17-3.2 碱性热制磷肥有效磷的测定(2%柠檬酸浸提)308
17-3.3 磷矿粉中磷的测定311
17-4 钾肥分析312
17-4.1 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的测定312
17-4.2 灰肥中全钾测定316
第十八章 有机肥料的测定318
18-1 概述318
18-2 有机肥料水分测定319
18-3 有机肥料中氮的测定320
18-3.3 概述320
18-3.2 有机肥料全氮的测定320
18-3.3 有机肥料中速效氮的测定(1NNaCl浸提-Zn-FeSO4还原蒸馏法)321
18-4 有机肥料中全磷钾的测定322
18-4.1 有机肥全磷测定(H2SO4—HNO3消煮——钒铂黄比色法)323
18-4.2 有机肥料全钾的测定(H2SO4—HNO3消煮——火焰光度法)324
第十九章 土壤农化分析中几种仪器分析法325
19-1 火焰光度法325
19-1.1 原理325
19-1.2 仪器的简单构造和使用325
19-1.3 误差、干扰及其消除327
19-1.4 定量分析方法329
19-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30
19-2.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330
19-2.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333
19-2.3 干扰及其抑制339
19-2.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342
19-2.5 主要优缺点346
19-3 离子选择性电极346
19-3.1 基本原理347
19-3.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及其估量348
19-3.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类型348
19-3.4 分析方法353
19-3.5 使用离子选择电极的注意事项354
19-4 极谱分析原理简介355
19-4.1 极谱分析基本原理355
19-4.2 定量分析法359
附录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