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君葆诗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陈君葆诗文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4387259.jpg)
- 陈君葆著;谢荣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620414659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56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陈君葆诗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爸爸陈君葆的一生 陈云玉1
引言3
甲篇 北游纪实3
第一编3
出发之前4
在剑门船上6
在广州8
北行前夕的快乐家宴9
车过粤北引起的思忆11
到汉口12
在风景优美的武大作客14
武大的学习新风15
参观中国最早图书馆16
依依别武汉18
穿越华北大平原19
北京第一天21
家庭温暖在北京22
参观了协和医院24
从青年新思想看时代25
参观古旧的文化26
古城添新颜28
京华访故旧29
思想动态与生活在北京31
畅谈保家卫国的意义32
中国是「尚德」的民族33
彭泽民先生一席话35
访沈钧儒院长想到的36
北京的水果与三轮车38
北京人的俭朴生活39
颐和园属於人民了40
居庸关八达岭之游41
游长城路上所见43
登「极目危峦望八荒」的长城44
由长城砖想到文物保护46
离开北京之际47
在天津49
参观华北造纸公司50
政府关怀工人福利52
天津工业新姿53
津济青道中观艳丽晚霞54
在青岛的第一天56
从工业发展上看青岛57
景色秀丽文物丰的青岛59
从文物展中看透帝国主义野心61
参观了山东大学62
山大同学的参军热情63
大学生参加治淮工程65
山东大学几个特点66
济南68
山东古管会巡礼69
参观齐鲁大学70
与齐鲁大学同学在一起72
游充满诗情画意的大明湖73
趵突泉惹人留恋75
抵「龙蟠虎踞」的南京76
在史处长的宴席上欢谈78
南京在转变中79
登钟山谒中山陵80
从南京博物院看我国灿烂文化82
参观唐代的文物83
参观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84
南京的工人文化宫86
沪宁路上琐忆87
到了新生的上海了89
下榻上海摩天大厦90
参观鲁迅故居与复旦大学91
中国福利会托儿所儿童活泼可爱93
谒见宋庆龄副主席94
旅途中的一个波折96
上海医生的新风尚97
从医院看到社会转变98
与上海话别时的印象100
廿年重到西湖路101
杭州丝织业一瞥103
参观浙大与浙江图书馆104
游灵隐寺登北高峰105
浙江省麻纺织厂106
从麻织厂看中国人的聪明才智108
在吴市长宴席上谈拱宸工业区印象109
西湖110
游龙井与虎跑泉112
夜游三潭印月113
别杭州114
浙赣路上书所见116
火车上的良好服务117
倚湘江望南岳119
又回到广州来了120
广州访故知121
参观中大图书馆123
中大有优良的传统124
在罗秘书长的宴席上笑谈谣言125
踏出了南天门127
祖国的可爱128
回到香港来以後131
北京在飞跃中135
乙篇 十载观成散记135
从天安门说起136
新北京的建设138
十年间的转变140
看工业交通展览141
新北京的工业143
十三陵水库146
在出都时的车中148
赴洛途中149
渡黄河过郑州151
「洛阳城里春光好」153
历史上的洛阳155
旧洛阳已成过去156
新洛阳在兴建中158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160
矿山机厂和轴承厂161
工业城市的洛阳163
伊阙与关林165
看龙门石刻167
万佛洞佛像雄伟多姿170
休道秦关百二重172
在关陕道中174
登慈恩寺雁塔176
西安的交通大学177
十年增长七十倍179
骊山与华清池181
痛恨美国盗我国宝——参观西安博物馆有感183
月夜过秦岭185
灌县都江堰186
红光公社及其他188
住重庆的五日190
「数风流人物」197
甲篇 杂感197
第二编197
迟暮的感觉200
「这里是南边」203
文章话故知205
圣诞节的回忆208
「塞些事乎庐」之类211
黎萱与《桃花扇》214
我所认识的何永佶217
读《假若胡适也看看东北》後219
「春节」琐语222
也是一次「炉边谈话」225
「元夜」时的「乡思」228
诗话台湾231
就一些诗句谈起234
从萧红想到东北237
从读《窥园留草》看台湾240
台湾原是个好地方——从读《窥园留草》看台湾之二243
病246
诺尔曼之死249
迫害252
几首诗255
「五四」在广州258
民族主义与爱国261
努塞北论阿拉伯民族主义264
五·二四事件为何会爆发267
柴门外的流水270
谈谢松山先生的《血海》273
也谈谈《赤雅轩忆语》276
「梅兰菊竹」而外279
谈「分」与「合」282
文字缘同骨肉深284
关於降头术287
口号与民族革命战争的文学297
乙篇 散文·其他297
汉译伊斯兰真义序299
海边小语301
下三峡琐记305
关於中国图书的播迁311
谈香港的革新运动314
《夜店》演出及其他——写在华革赈灾义演之前317
看名人书法文玩展319
重话「九·一八」旧事——萧斋散记321
从「双十」说到辫子327
《生春堂集》著者陈少苏先生329
在南洋发达的陆祐333
「四人画展」观後记336
冯春航与柳亚子339
柳亚子与南社342
礼蓉招桂龛缀语发刊序345
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五十周年346
鲁迅与现阶段的文艺350
李淑一访问记356
伟大的呆子360
悼冯玉祥先生362
前进底思想与思想的前进——纪念蔡元培先生363
关於艺术的一个观点366
从历史角度看艺术368
关於龚自珍371
在广东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讲话(1950年)373
辛亥革命纪念的意义375
柳亚子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379
频年385
端节385
第三编385
诗词 《水云楼诗草》(续篇)385
一九二四年385
重过古毛有感385
咏史385
偶成五首386
有感386
月夜闻巫人弦歌386
偶吟386
巴里大院待车看人送别月下口占387
昨日下午过访池公新居值兰花开为赋此应索387
池公卜居赋此奉呈387
隔水388
与徐子幼华吴子少初游怡保龙头岩题壁388
有感388
登高388
小诗389
偶成389
昨夜389
雨後新月389
山头见示在山六首390
四绝句390
忆西楼391
梦游神山日本天皇陵寝392
和东木金宝驿题句392
浪淘沙393
菩萨蛮·实吊远十字路旅次晓雨393
南歌子394
西江月394
菩萨蛮·偶忆394
疏影·槟榔屿西峰395
贺新郎·杜新杜亚温泉别所寄俊卿女史395
高溪梅395
鹧鸪天·寄涂九衢君396
槟城留语397
槟城感怀397
一九二五年397
断句398
三月廿九日步登太平山归至旅舍夜雨赋寄东木并示同游诸子398
无题399
文冬晓色400
文冬夜雨400
一九二九年400
早赠芙蓉旧侣於道上400
与芙蓉旧侣话旧400
纸花400
有感三首401
早发立卑城南下401
夕阳402
浪淘沙402
一九三○年402
出校门遇雨狂奔诗以纪之402
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404
一九三六年404
敌在大亚湾登陆示子展并呈地山季明两先生正之405
一九四○年405
对优昙花感作七绝数首406
集龚定庵句三首406
一九四一年406
苦闷中成无题七绝六首407
集龚定庵句成七绝一首407
秋云一首408
清早过跑马地口占408
有感一绝408
生辰自述七首409
送别许地山太太兼呈寅恪409
风雨篇一首410
奉和季明先生春日即事兼呈寅恪教授412
春日412
一九四二年412
寒柳(四首)413
一九四三年413
夜窗有怀414
登大坑山虎豹别墅414
客居病足414
九龙赠羊父415
哀广州415
万国楼品茗415
夜话香海茶楼415
杨侯庙次韵草衣416
寄怀沼田炳雄一首417
一九四四年417
无题418
送刘国蓁赴美并简秉华七绝三首418
一九四六年418
晚凉新浴,余雨未消,梦破停云,辄成二绝418
有感又一首419
有感一首419
偶得句420
一九四七年420
北京北海(旧作)421
北京陶然亭二首421
一九五一年421
题秦仲文画扇422
听侯仁之教授讲北京形势422
却扫(旧作)422
有感423
金秋柴湾雅集曾伟君为留小影辄题其上并寄靖老423
一九五三年423
次融熙法师乙未三月廿九怡保并中韵二首424
词一首424
有感一首424
菩萨蛮424
寄启芳悠如教席羊石兼柬瑞人靖老五首(一)426
集定庵句(二集,三十五首)426
一九五四年426
无题三十首(二)427
沙田小桃源同云卿曼芳竹焜伉俪靖老天畏父子二首430
春天的絮语431
一九五五年431
寿李凡夫先生432
喜雨次杨作甫康乐楼宴集韵433
呈遐庵先生433
官厅水库道中二十五绝434
一九五六年434
《庆顶珠》中之谭富英446
《草桥关》看裘盛戎446
中国民间艺术团到港演出杂咏446
广州雨中参观商展447
黄元庆之《打店》447
雨中过越秀湖寄叶启芳教授兼柬靖老香港448
达儿来书,道近以新观点重研中国历史,题此示之449
又次雨亭政协会议席上韵449
一九五七年449
和曾靖老韵一首449
有感六首450
寄怀曾靖老广州450
农历除夕,寒雨霏微,靖老以电话问作么生,成一律寄答450
拟影剧《家》的序曲452
有感又一首452
一九五八年452
有感452
悼邓瑞人455
有感一首455
过重庆456
己亥七夕456
一九五九年456
农历元旦林丰克臻伉俪见过用定庵己亥杂诗第一首原韵二绝456
赠吴槐老457
嘉陵江晓望忽忆年前所见张大千写青城山四十帧457
看越剧《追鱼》二绝458
一九六○年458
悼念杜守素先生五首459
一九六一年459
风雨舟中陈凡为诵其新作论黄宾虹画辄成绝句460
美国总统聘法国厨师三首460
看越剧团《西厢记》演出续一首460
法国农民以拖拉机阵进行示威461
再观水彩写生画展续有作数章462
闻史蒂文森呼吁联合国危机464
集古斋藏画展杂咏八首465
一九六二年465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因至焚烟池466
《刘三姐》五首——看长春电影制片厂彩色片後作467
林则徐纪念碑467
观《苏小小》後成四绝468
百货大楼工艺展观後作469
重看《苏小小》後赋寄王季友469
桄榔树470
窗望470
海南岛发现千岁荔枝树470
《花儿朵朵》观後作八绝471
一九六三年471
初闻中国艺术团来港消息472
加勒比危机一周年感赋四首472
入秋待雨不至感而赋此473
有感四首474
北京京剧团莅港演出喜赋六首474
一九六四年474
有感475
杧果异国种赏赐干部475
贺友人475
寄友人八首477
一九六五年477
记梦四首478
一九六七年478
夜宿瑞士小镇旅馆479
追记一首479
一九六九年479
偕罗文保游里斯本乔治古堡479
威尼斯游湖480
再题480
过哥丁纳(CORTINA)山城480
晨漫步後作480
过康纳利岛作,书寄廖恩德伉俪三首481
游伦敦小诗一首481
船过莫三鼻给海峡482
犹有怀中未寄诗——过蒙巴塞时作482
寿廖夫人郭美球女士六十484
一九七○年484
致友人485
无题二首485
一九七二年485
题许地山先生一张照片485
感事四首486
感事二首487
北游途中酬马万祺先生四首488
诗二首和崧老青岛之作488
一九七三年488
五十年後重到青岛有感488
清明植树490
看杜鹃花仍未开放490
一九七四年490
与罗孚谈桂林山水490
读书偶感491
一九七九年491
又一首492
偶有所感二首492
一九八○年492
有感492
送涂九衢公归湖南496
赠刘子卓君赴苏门答腊496
诗词 《水云楼诗草》(续篇补遗)496
一九三○年496
吉隆坡咖啡山故居496
送陈友古兄归长沙时陈长乐兄既由羊城适上海497
为华侨中学旧生送涂校长别497
送成利?君497
计程498
有怀友古兄498
寄陈朴兄并示文成两君498
妙高台春意 寄香海双鹣楼499
西楼忆旧499
回粤舟中作499
离广州499
巴里文陀500
与崇高兄登加东云海楼小饮500
晓蝶501
见绿草501
槟城西山501
春病501
闻子规鹧鸪啼501
病中闲语502
赠妙庄女史回铁城502
飞燕502
虞姬502
答在山和「病中闲语」并用原韵503
池公喜饮茶闲便过访索饮因戏赠此503
病中即事503
病起在山启华大池诸子先後到访503
彭亨道中什504
太平麦斯威尔峰蔷薇架下504
与东木登太平山504
江沙雨後504
可庐温泉(Krob)505
催装505
玲江晚望(Lenggong)505
银灯506
单衣506
可庐湖上待雨506
可庐观雨506
与胡陈彭洪诸子并宝清大星云卿游光岩黑岩十绝507
可庐官舍雨晴507
有感一首508
即步原韵奉和菽园先生老前辈508
晓由杜新杜亚温治至吉隆坡道中口占509
笼鸟509
咏史一首509
槟城极乐寺二首509
戏题二首510
杜新杜亚别舍晓起即景510
次杜新杜亚别舍赠郭慧馨女史并柬心穀君510
蝶恋花511
虎丘511
一九三一年511
无锡赠九衢对菊511
燕子矶511
枫桥511
题友人山水松鸮二帧512
一九三三年513
惠州西湖杂诗五首513
一九三四年514
黄泥涌道上514
与东木游沙田慧业山堂514
寿松山子三十九生辰四首514
健庐由厦门至福州寄以诗代札四首515
报子展来书道赴佛山所见515
次太平望湖上诸山寄东木516
闻天佑女弟在曲江因寄516
大屿山与白著作颜居士候舟516
思子辞517
望断517
闻香517
一九四二年517
逸马518
记梦518
杧果树518
层城518
传警519
使回519
除夕519
乱後519
无题520
斧旧书箱供爨520
卜居520
元夜怀颜居士520
新雨521
赠尔崧学长521
抚戴子所贻印章521
检读松山子旧寄手札并得暮尼加小影因赋此522
饮米酒522
看花522
咏史523
梦觉口占523
送士升之越南523
未解答士端523
深水湾傅氏故居524
检读松山子旧寄书札感赋一绝524
见杜鹃示衍锜524
慕华赠端砚有感524
清明即景525
步曼思春日苦寒原韵525
上二弟新坟525
春日赋示曼思并呈季明吟长525
附录529
曾被劫往日本的我国善本书 凤翚529
敬悼陈君葆先生 李子诵532
陈君葆南洋风物诗 张苍534
陈君葆忆述周总理两次接见港大师生 钟明536
宋庆龄抗战时在港数事——八四高龄的文化界前辈陈君葆忆述 钟明539
「自是女中一尧舜」——陈君葆怀念宋庆龄名誉主席 周毅之 梁平541
水云楼诗 罗孚543
得《水云楼诗草》联想君葆翁 吴其敏546
《水云楼诗草》 吴康民548
「更欲成诗三万首」——喜读《水云楼诗草》 志成550
答陈君葆 章士钊553
水云楼藏书录(中文部分)554
编後记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