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贪污贿赂犯罪认定实务与案例解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贪污贿赂犯罪认定实务与案例解析
  • 李文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558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66页
  • 文件大小:148MB
  • 文件页数:684页
  • 主题词:贪污贿赂罪-认定-案例-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贪污贿赂犯罪认定实务与案例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贪污罪1

一、贪污罪概述1

(一)贪污罪的立法沿革1

(二)贪污罪的概念3

二、贪污罪的客体和对象3

(一)贪污罪的客体3

(二)贪污罪的对象4

三、贪污罪的客观方面23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23

(二)非法占有公共财物31

(三)数额较大41

四、贪污罪的主体46

(一)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48

(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51

(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55

(四)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67

(五)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73

五、贪污罪的主观方面84

六、贪污罪与非罪的界限93

(一)贪污罪与合法收入的界限93

(二)贪污罪与错账、错款行为的界限98

(三)贪污罪与违反财务纪律行为的界限99

(四)贪污罪与一般贪污行为的界限103

七、贪污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104

(一)贪污罪与侵占罪的界限104

(二)贪污罪与盗窃罪的界限105

(三)贪污罪与诈骗罪的界限108

(四)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111

(五)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限115

(六)贪污罪与受贿罪的界限119

(七)贪污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界限122

(八)贪污罪与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界限125

(九)贪污罪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界限127

八、贪污罪的定罪量刑情节128

(一)如何累计贪污数额128

(二)如何计算个人贪污数额131

(三)贪污罪的既遂与未遂135

(四)贪污罪的共同犯罪形态144

(五)贪污罪的一罪与数罪157

(六)自首160

(七)坦白170

(八)立功172

(九)退赃、追赃175

九、贪污罪的法定刑178

(一)贪污10万元以上的处罚178

(二)贪污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罚181

(三)贪污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罚184

(四)贪污不满5千元的处罚185

第二章 挪用公款罪187

一、挪用公款罪概述187

(一)挪用公款罪的立法沿革187

(二)挪用公款罪的概念190

二、挪用公款罪的客体和对象190

(一)挪用公款罪的客体190

(二)挪用公款罪的对象192

三、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200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200

(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203

(三)公款的使用方式214

(四)公款的数额计算225

四、挪用公款罪的主体234

(一)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34

(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35

(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237

(四)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239

五、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246

六、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界限254

(一)挪用公款罪与合法借用公款行为的界限254

(二)挪用公款犯罪与单位之间违反财经纪律拆借资金行为的界限256

(三)挪用公款罪与一般挪用公款行为的界限258

七、挪用公款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259

(一)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界限259

(二)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266

(三)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限270

(四)挪用公款罪与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的界限271

八、挪用公款罪的定罪量刑情节274

(一)挪用公款罪的既遂与未遂274

(二)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形态276

(三)挪用公款罪的一罪与数罪282

(四)自首286

(五)坦白293

(六)立功293

(七)归还公款和退赃、追赃296

(八)追诉期限的计算298

九、挪用公款罪的法定刑298

第三章 受贿罪303

一、受贿罪概述303

(一)受贿罪的立法沿革303

(二)受贿罪的概念305

二、受贿罪的客体和对象305

(一)受贿罪的客体305

(二)受贿罪的对象306

三、受贿罪的客观方面311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312

(二)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316

四、受贿罪的主体324

(一)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25

(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28

(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332

(四)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335

五、受贿罪的主观方面339

六、几种特殊形式的受贿罪的认定350

(一)经济往来中受贿罪的认定350

(二)斡旋受贿罪的认定356

(三)刑法第163条第3款和第184条第2款中索取型受贿罪的认定365

(四)以交易形式受贿的认定367

(五)以收受干股形式受贿的认定369

(六)以开办公司等合作投资名义受贿的认定372

(七)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受贿的认定375

(八)以赌博形式受贿的认定375

(九)与特定关系人有关的受贿的认定375

七、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377

(一)受贿罪与取得合法报酬的界限377

(二)受贿罪与接受馈赠、礼品的界限381

(三)受贿罪与正常借款的界限385

(四)受贿罪与一般受贿行为的界限389

八、受贿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391

(一)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391

(二)受贿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界限394

(三)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界限403

(四)受贿罪与诈骗罪的界限405

九、受贿罪的定罪量刑情节406

(一)如何计算受贿数额406

(二)索贿情节411

(三)受贿罪的既遂与未遂412

(四)受贿罪共同犯罪的认定419

(五)受贿罪的一罪与数罪426

(六)自首435

(七)坦白441

(八)立功444

(九)退赃、追赃451

十、受贿罪的法定刑454

(一)受贿10万元以上的处罚454

(二)受贿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罚457

(三)受贿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罚458

(四)受贿不满5千元的处罚460

第四章 单位受贿罪461

一、单位受贿罪概述461

(一)单位受贿罪的立法沿革461

(二)单位受贿罪的概念462

二、单位受贿罪的客体和对象462

三、单位受贿罪的客观方面462

四、单位受贿罪的主体463

五、单位受贿罪的主观方面465

六、单位受贿罪的认定466

(一)单位受贿罪与接受捐赠、礼品的界限466

(二)单位受贿罪与单位不正当收费的界限468

(三)单位受贿罪与单位一般受贿行为的界限468

(四)经济往来中单位受贿罪的认定470

(五)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的界限472

(六)单位受贿的自首474

七、单位受贿罪的法定刑475

第五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477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概述477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沿革477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念478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和对象478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478

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480

五、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观方面484

六、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认定484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接受馈赠、礼品的界限484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正常借款的界限484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一般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界限485

(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的界限485

(五)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定罪量刑情节486

七、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法定刑487

第六章 行贿罪489

一、行贿罪概述489

(一)行贿罪的立法沿革489

(二)行贿罪的概念491

二、行贿罪的客体和对象491

三、行贿罪的客观方面492

四、行贿罪的主体493

五、行贿罪的主观方面494

六、行贿罪的认定497

(一)经济往来中行贿罪的认定497

(二)行贿与赠与的界限499

(三)行贿罪与不正之风的界限499

(四)行贿罪与一般行贿行为的界限499

(五)行贿罪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界限501

(六)行贿罪与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的界限501

七、行贿罪的定罪量刑情节502

(一)行贿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502

(二)行贿罪的共同犯罪504

(三)行贿罪的一罪与数罪505

(四)自首509

(五)坦白516

(六)立功517

八、行贿罪的法定刑520

第七章 单位行贿罪522

一、单位行贿罪概述522

(一)单位行贿罪的立法沿革522

(二)单位行贿罪的概念522

二、单位行贿罪的客体和对象523

三、单位行贿罪的客观方面523

四、单位行贿罪的主体526

五、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528

六、单位行贿罪的认定530

(一)单位行贿罪与一般单位行贿行为的界限530

(二)单位行贿罪与行贿罪的界限531

(三)单位行贿罪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界限534

(四)单位行贿罪与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的界限536

(五)单位行贿罪的自首536

七、单位行贿罪的法定刑537

第八章 对单位行贿罪540

一、对单位行贿罪概述540

(一)对单位行贿罪的立法沿革540

(二)对单位行贿罪的概念540

二、对单位行贿罪的客体和对象540

三、对单位行贿罪的客观方面541

四、对单位行贿罪的主体542

五、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542

六、对单位行贿罪的认定543

(一)对单位行贿罪与一般对单位行贿行为的界限543

(二)对单位行贿罪与行贿罪、单位行贿罪的界限543

(三)对单位行贿罪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界限545

(四)对单位行贿罪与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的界限545

(五)对单位行贿罪的自首545

七、对单位行贿罪的法定刑546

第九章 介绍贿赂罪547

一、介绍贿赂罪概述547

(一)介绍贿赂罪的立法沿革547

(二)介绍贿赂罪的概念548

二、介绍贿赂罪的客体和对象548

三、介绍贿赂罪的客观方面549

四、介绍贿赂罪的主体551

五、介绍贿赂罪的主观方面552

六、介绍贿赂罪的认定553

(一)介绍贿赂罪与正常中介活动的界限553

(二)介绍贿赂罪与一般介绍贿赂行为的界限553

(三)介绍贿赂罪与受贿罪共犯或者行贿罪共犯的界限554

(四)介绍贿赂罪与斡旋受贿罪的界限559

(五)介绍贿赂罪与诈骗罪的界限560

(六)介绍贿赂罪的既遂与未遂561

七、介绍贿赂罪的法定刑562

第十章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564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概述564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沿革564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概念567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体567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方面569

(一)客观方面条件569

(二)客观方面危害行为的性质573

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576

(一)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579

(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581

(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582

五、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观方面584

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认定586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与非罪的界限586

(二)来源不明财产的计算588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与贪污、受贿等犯罪的界限590

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定罪量刑情节591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共同犯罪591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一罪与数罪595

(三)自首598

八、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601

九、判决生效后查明巨额财产来源后的处理602

(一)巨额财产系合法来源的情形602

(二)巨额财产系一般违法所得的情形603

(三)巨额财产系犯罪所得的情形604

第十一章 隐瞒境外存款罪606

一、隐瞒境外存款罪概述606

(一)隐瞒境外存款罪的立法沿革606

(二)隐瞒境外存款罪的概念606

二、隐瞒境外存款罪的客体和对象606

三、隐瞒境外存款罪的客观方面607

四、隐瞒境外存款罪的主体608

五、隐瞒境外存款罪的主观方面609

六、隐瞒境外存款罪的认定609

(一)隐瞒境外存款罪与非罪的界限609

(二)隐瞒境外存款罪与贪污、受贿等犯罪的界限610

(三)隐瞒境外存款罪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界限611

(四)隐瞒境外存款罪与逃汇罪的界限613

七、隐瞒境外存款罪的法定刑613

第十二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615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概述615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立法沿革615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概念615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和对象615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615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对象615

三、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观方面617

四、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622

五、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观方面626

六、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定626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与非罪的界限626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界限628

(三)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的界限633

(四)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定罪量刑情节635

七、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法定刑637

第十三章 私分罚没财物罪639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概述639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立法沿革639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的概念639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客体和对象639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客体639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对象640

三、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客观方面640

四、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主体642

五、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主观方面644

六、私分罚没财物罪的认定644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与非罪的界限644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与贪污罪的界限645

(三)私分罚没财物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界限646

(四)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定罪量刑情节648

七、私分罚没财物罪的法定刑648

主要法律法规649

主要参考书目661

后记6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