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人阶级与中国共产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人阶级与中国共产党](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4409700.jpg)
- 郑顺,赵云献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2255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人阶级与中国共产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重申依靠工人阶级的必要性2
二 回顾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光辉战斗历程7
三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主要依据22
四 依靠工人阶级中几个应予明确的基本观点25
第一章 工人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30
第一节 工人运动与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31
一 工人阶级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演变31
二 工人阶级从“自在”向“自为”转变的历史过程36
三 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是工人运动发展的历史必然41
第二节 工人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联系45
一 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46
二 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利益的忠实代表49
三 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54
第三节 无产阶级政党与工人阶级的主要区别58
一 无产阶级政党与工人阶级在觉悟程度上存在的区别59
二 无产阶级政党与工人阶级在组织程度上存在的区别64
三 无产阶级政党与工人阶级在所处地位上存在的区别68
第二章 中国工人阶级与中国共产党73
第一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73
一 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74
二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76
第二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89
一 早期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90
二 现阶段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9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代表者94
一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人阶级的联系94
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代表者98
第三章 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102
第一节 中国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102
一 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102
二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农民阶级104
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106
四 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108
第二节 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实现其领导113
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114
二 工人阶级只有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115
三 工人阶级只有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体现对国家政权的领导119
四 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实现工人阶级领导的关键122
第三节 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作用125
一 中国工人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前提125
二 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党制定革命路线创造了条件127
三 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积极参加和配合红色根据地的创立和巩固工作130
四 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作出重大贡献133
五 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全力支援和配合人民解放战争,迎接新中国的建立135
第四章 执政党仍然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137
第一节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阶级路线138
一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138
二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理论基础140
三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顺利发展143
四 反对淡化依靠工人阶级的错误思潮,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144
五 在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必须不断提高工人阶级水平147
第二节 党执政后工人阶级的本质属性没有变151
一 工人阶级的本质特征151
二 工人阶级的革命坚定性和彻底性没有变152
三 工人阶级组织纪律性没有变154
四 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精神没有变156
第三节 党执政后工人阶级仍然是实现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主要力量158
一 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阶级是一个新型阶级159
二 工人阶级仍然是实现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重要力量160
三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立党治国、办好企业的原则163
第五章 中国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166
第一节 恢复国民经济时期的工人阶级167
一 接管官僚资本,保护国家资财167
二 在废墟上创业,发展祖国经济169
三 支持抗美援朝,巩固国家政权171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工人阶级175
一 迅速掀起了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热潮,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176
二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促进了“一五”计划顺利完成177
三 积极投入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解放181
第三节 三年困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工人阶级184
一 生活互济互助,自觉为国分忧184
二 克服重重困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87
三 进行艰苦斗争,坚持生产建设189
第六章 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主体19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191
一 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寓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之中192
二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最终体现193
三 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工人阶级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195
第二节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积极性是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根本保证197
一 现代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197
二 工人阶级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家管理,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发展199
三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积极性是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根本保证201
第三节 工人阶级要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列,做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闯将205
一 现代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的促进派206
二 现代工人阶级是科技兴国、科技兴企的先锋209
三 现代工人阶级要争做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模范212
第七章 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方向215
第一节 向工人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15
一 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灌输216
二 灌输教育是造就一代新人的需要217
三 灌输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219
第二节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武装工人阶级头脑220
一 对工人阶级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灌输教育220
二 对工人阶级进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灌输教育224
三 对工人阶级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灌输教育226
四 对工人阶级进行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灌输教育228
第三节 采取多种形式对工人阶级进行灌输教育232
一 直接灌输教育232
二 间接灌输教育235
三 自我灌输教育236
第八章 全面提高工人的文化、科学、技术、管理水平239
第一节 全面提高工人文化、科学、技术、管理水平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客观要求239
一 提高工人文化、科学、技术、管理水平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责任的需要240
二 提高工人文化、科学、技术、管理水平是推动改革开放的需要243
三 提高工人文化、科学、技术、管理水平是适应世界技术革命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246
四 提高工人文化、科学、技术、管理水平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需要249
第二节 全面提高工人文化、科学、技术、管理水平250
一 要提高文化知识素养251
二 要提高科学知识素养252
三 要提高技术业务素质253
四 要提高管理知识素养255
第三节 针对不同情况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工人的文化、科学、技术、管理水平257
一 要把职工教育和培训提到应有的位置257
二 教育职工树立为四化建设而学习的思想258
三 引导职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259
四 发挥在职教育的职能作用262
第九章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切实为工人做实事265
第一节 工会是工人群众利益的代表者265
一 工会是工人群众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266
二 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维护工人群众的具体利益270
第二节 工会是向工人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大学校275
一 列宁关于向工人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大学校的阐述276
二 工会是共产主义学校的思想,对工会工作的指导意义277
三 在党的领导下,工会要重视发挥共产主义大学校的作用280
第三节 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为工人服务287
一 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287
二 发挥工会对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291
第十章 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组织保证308
第一节 新的历史时期给企业党的建设带来的新课题308
一 党组织如何适应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后出现的新情况309
二 党组织各项工作如何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309
三 党组织要经受执政的考验311
四 党组织要经受改革开放的考验314
第二节 提高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是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作用的组织保证316
一 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316
二 必须坚持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作用319
三 必须坚持加强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322
第三节 党的领导作用与工人阶级的主人翁作用的辩证统一325
一 党的领导作用是工人阶级发挥主人翁作用的先决条件326
二 企业党组织领导作用与职工主人翁作用的共同发挥,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328
三 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人翁作用有助于加强党的领导作用332
第四节 依靠工人阶级要靠党制定的正确的政策334
一 企业方针目标的制定与实现,需要正确的政策作保证334
二 维护工人阶级政治利益需要正确的政策作保证336
三 维护工人阶级经济利益,需要正确的政策作保证340
编后记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