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呔商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呔商之路
  • 乐亭县(呔商之路)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437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商业史-研究-乐亭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呔商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上编11

第一章 清中叶至民国前呔商的起步与发展11

第一节 呔商兴起的历史背景12

一 特殊社会地理条件形成的多元文化,使乐亭人思想开化、视野开阔12

二 清初旗人圈地,自然灾害频发,东北成为乐亭县民谋生之地17

三 东北开禁为乐亭人上关东打开通道18

四 乐亭人上关东经商相沿成习20

第二节“京东第一家”——刘家的起步与发展24

一 贩运锄板打开东北经商之路25

二 富甲一方的京东刘家27

三 “合”字号名冠京东32

四 “益发合”商号的创办36

第三节 武百祥经商起始及“同记”的诞生48

一 经商起始48

二 “仝记”的问世与散伙52

三 “同记”的诞生54

第二章 民国时期呔商的进一步发展与兴盛58

第一节 呔商引领东北民营经济59

一 东北三个省无商不乐亭59

二 呔商主事各地商会62

三 呔商钱庄牵动东北金融市场66

第二节 跨地域跨行业经营的长春“益发合”企业70

一 孙秀三“闹革命”71

二 “益发合”钱粮业的迅速发展75

三 创办工业82

四 组建“益发银行”85

第三节 哈尔滨驰名工商企业——“同记”89

一 “同记”的首度发展89

二 “同记”的品牌战略98

三 “同记”改善工人生活104

四 首倡“言不二价”,倡导文明店风110

五 困境下调整战略114

六 “同记”的第二个发展高峰125

七 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下“同记”的奋斗142

第四节 四平的“义和”字号企业146

一 出号身股创业147

二 经营期货财富倍增148

第五节 哈尔滨最大的山海杂货店“天丰涌”150

一 李云亭初创“天丰涌”150

二 依靠自身实力扩大经营规模151

三 灵活的经营思想与策略151

第六节 长春著名的烧锅“积德泉”157

一 天下名泉——积德泉157

二 筹建烧锅158

三 广聚能人163

四 “积德泉”烧酒享誉关内外164

第三章 日伪统治时期呔商的图存坚持与衰落168

第一节 刘家“合”字号企业的经营与变化169

一 “益发合”总部转设大连169

二 “益发合”的改组178

三 劳资矛盾与罢工斗争185

四 “益发合”的衰落185

第二节 “同记”在夹缝中生存187

一 举步维艰188

二 图存自救189

三 组建股份有限公司191

四 艰难挣扎193

第三节 “义和”字号企业的进财之道199

一 从经营粮食到多种经营199

二 为日商代收粮谷201

三 日寇勒索205

第四节 日本侵华势力摧残“天丰涌”207

第五节 日军扰乱积德泉208

第六节 名扬奉天的“兴盛久”平记服装制帽厂209

一 不甘平庸210

二 巧妙经营211

三 创新产品212

四 严格管理213

第四章 日本投降后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呔商的复苏变化与公私合营215

第一节 最后的“益发合”215

一 “益发合”的艰难生存215

二 “益发合”的新生221

三 公私合营与“益发合”的终结224

第二节“同记”的归宿229

一 哈尔滨解放后“同记”的复苏与发展229

二 支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经济建设233

三 走向公私合营235

第三节 其他呔商企业的终结245

一 赵汉臣分析时局举家迁台245

二 长春解放后的积德泉烧锅246

三 张怀禹把“兴盛久”捐给国家247

四 公私合营后“天丰涌”的归属247

第五章 呔商人物248

第一节 知名呔商纪略248

一 著名爱国实业家武百祥248

二 早年去关东的张希孔249

三 “不失一言之信”的商界侠士杨焕亭253

四 爱国实业家、慈善家杨扶青255

五 “宁为社会作贡献,不为儿女当马牛”的裕昌源经理刘临阁258

六 顺时应变的商界俊杰孙秀三262

七 刘家“益发合”的创办人韩杏林263

八 “益发合”的奠基人付春礼265

九 长于金融的李墨林266

十 为“益发合”鞠躬尽瘁的王子衡268

十一 “同记”的奠基者之一赵禅唐269

十二 “小诸葛”徐信之269

十三 人称“外交家”的李明远269

十四 多才善贾母海岳271

十五 长春会通达经理苗竹贤273

十六 商海女强人刘张氏274

十七 边业银行行长李翰三276

十八 哈尔滨“福升厚”商店经理雷景堃278

十九 鼓乐商家施连贵279

二十 宝丰玉银号总经理王鹤年282

二十一 宝丰玉银号副经理杨桂林282

二十二 安东卜内门公司经理吴国恩283

二十三 望奎县商业银号总经理朱世昌283

二十四 德惠张家湾三盛栈经理王柱宸283

二十五 长春头道沟商务副会长左迂祥284

二十六 望奎县永发成创办人傅作新284

第二节 呔商名录284

一 1937年乐亭人在哈尔滨的商号284

二1939年乐亭人在沈阳的商号290

三1940年前后乐亭人在黑龙江省的部分商号293

四1940年前后乐亭人在吉林省的部分商号296

五1940年前后乐亭人在辽宁省的部分商号299

下编303

第一章 呔商的商俗商规303

第一节 呔商的商俗303

一 拜见师长303

二 启用商号304

三 对联铭志305

四 侍奉掌柜305

五 同仁称谓306

六 节日犒劳306

第二节 呔商的商规307

一 严选学徒307

二 举保入店307

三 试用三年307

四 业务学习308

五 不携家眷308

六 用乡不用亲308

第二章 呔商的经商理念与经营艺术310

第一节 以和为贵 以信为本310

一 与当地商家和睦相处311

二 呔商内部和衷共济、和谐共生311

三 重契约、守信用311

四 以质求信,恭敬顾客312

第二节 精明睿智 取利有道313

一 多谋善算,趋利避害313

二 舍小钱求大利,眼光长远314

三 以信求利,“用少钱赚大利,无资本也赚钱”314

第三节 顺时应变 善抓机遇315

一 洞察时世,以变制变315

二 把握市场,善抓商机316

三 准确预测,抢占先机317

第四节 选贤任能 人才兴商317

一 拓宽眼界,选用人才317

二 放手放权,使用人才318

三 开办学校,培养人才318

第五节 注重品牌 讲求质量318

一 把商号声誉作为最重要的品牌319

二 把打造品牌、培育名牌作为占领市场的首要措施319

三 把优质服务作为维护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319

四 把商人的道德人品看作重要的商业品牌320

第六节 明规立矩 严格管理320

一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做到令行禁止321

二 管理者以身作则,制度面前人人平等321

三 建立明确的利益分配制度,调动经营劳动者的积极性322

第三章 呔商的社会责任感335

第一节 造福乡里335

一 安置家乡人335

二 让家乡的孩子们有书读335

三 乐善好施 热心公益事业337

第二节 爱国义举339

一 武百祥支持并投身抗日救国斗争339

二 “益发合”拒绝日本军人入股341

三 王玉堂不为日军服务342

第三节 援助李大钊342

一 王芳田留宿李大钊342

二 杨扶青资助李大钊343

三 刘次玄为李大钊善后募捐344

第四章 呔商惠泽桑梓流芳东北345

第一节 呔商投资办学345

一 刘家开乐亭私人办学之先河345

二 武百祥创办百善学校、东华商校及赵滩、三育小学349

三 王执中致力于家乡教育事业354

四 呔商办学蔚成风气357

第二节 促进县内商业活动的繁盛361

一 促进本县商号建立和从商人口的增加361

二 带动本县商业逐渐活跃365

第三节 流芳东北372

一 呔商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372

二 呔商促进东北文化的发展374

三 呔商特色的地域名称377

四 百年传承老字号382

附录 东北钱币知识(1800—1945)386

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398

后记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