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艺术批评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艺术批评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4437773.jpg)
- 李倍雷,赫云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3637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艺术评论-艺术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艺术批评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2
一、艺术批评的手段与意义2
二、关于艺术批评家7
三、建构中国艺术批评模式9
四、建构21世纪世界中心地位10
第一章 艺术批评机制15
一、艺术批评主体15
1.批评者的主体性15
2.专业的艺术批评17
3.媒体记者的艺术批评22
4.公众的艺术批评话语24
二、艺术批评对象24
1.艺术作品与艺术家25
2.艺术现象与艺术风格27
3.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29
4.艺术批评的批评31
三、批评的意识33
1.批评家的责任意识33
2.走近艺术家的意识34
3.公正评价的意识36
4.理性分析的意识37
5.客观描述的意识38
6.正确诠释的意识39
第二章 艺术批评的指向44
一、艺术批评区别于艺术史学研究44
1.艺术批评与艺术史44
2.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史49
3.艺术批评着力于当下艺术的评论52
4.批评话语的传承性54
二、艺术批评指向当下56
1.关注当下语境及时批评57
2.主流艺术是艺术批评的重点58
3.当代艺术是艺术批评的热点65
4.社会道德价值是艺术批评的焦点70
5.“非遗”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批评76
三、艺术批评与艺术策展81
1.艺术批评家与艺术策展人81
2.展场与艺术批评84
3.艺术策展人与主题展85
4.艺术市场与批评88
四、艺术批评与艺术家90
1.批评家要参与艺术的活动90
2.批评家要了解艺术动向95
第三章 艺术批评的类型101
一、评论性类型101
1.对艺术质量的评论101
2.对艺术价值的评论105
3.对艺术形式的评论107
4.对艺术内容的评论110
5.对社会价值的评论114
6.对审美与意境功能的评论117
7.对艺术家的评论123
二、分析性类型126
1.结构与技巧分析126
2.风格与形式分析131
3.母题与主题分析134
4.创作心理与过程分析136
三、展览性类型140
1.展览主题的评价140
2.展览策划的评价141
3.美术(艺术)馆展览的评价145
4.博物馆展览的评价148
5.个展与联展的评价151
四、报道性类型153
1.及时性报道153
2.介绍性报道155
3.主题性报道156
五、纪念性评论类型159
1.个人回顾展的评论159
2.阶段回顾展的评论162
3.区域回顾展的评论163
4.纪念性作品展的评论165
第四章 艺术批评的视野与方法171
一、艺术风格批评171
1.艺术家个人风格172
2.艺术群体风格173
3.艺术时代风格177
4.艺术地域和民族风格179
二、观念层面的批评182
1.文化思想基础182
2.意识形态185
3.艺术观念190
4.形象学的问题192
三、伦理道德层面的批评195
1.道德底线195
2.关于审丑200
四、社会学批评方法202
1.艺术与社会202
2.艺术与公共空间204
五、图像学诠释批评方法205
1.符号与编码206
2.指符与指意207
3.艺术隐喻208
4.艺术象征意义210
5.诠释与建构话语211
六、意境学批评方法212
1.意境层次与结构213
2.意象的当代方式:文化意象215
3.艺术是有意境的形式218
七、跨文化视野的批评方法220
1.跨文化视域221
2.中西不同的观照方式:有意境的形式与有意味的形式223
3.比较的方法225
第五章 理解艺术与艺术家231
一、艺术家231
1.艺术家的个性232
2.个性与技巧234
3.艺术家与文化环境236
二、艺术家、风格与形式239
1.个性决定风格240
2.个性决定形式241
三、艺术多元存在245
1.文化多元与艺术多元245
2.个性多元与艺术多元247
3.并行不悖与艺术多元248
四、“艺术终结”是伪命题250
1.艺术概念的历史范畴252
2.历史中的艺术形态254
3.“消失”的艺术形态258
4.艺术观念的演变261
5.艺术不会终结262
第六章 艺术批评的向导性267
一、批评与传播267
1.批评本身就是传播268
2.专业刊物269
3.电视网络270
4.其他媒体272
二、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273
1.鉴赏与批评的关系274
2.批评与欣赏、鉴赏276
三、批评与社会公众278
1.批评是公众与艺术间的桥梁278
2.提升公众的欣赏能力280
3.帮助公众进行价值判断281
四、批评与创作284
1.艺术家与批评家284
2.艺术批评引导艺术创作286
3.提升艺术家和作品知名度288
4.艺术创作需要艺术批评机制290
第七章 艺术批评的原则295
一、艺术批评家专业素质要求295
1.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经验296
2.具有艺术史论的知识299
3.具有鉴赏艺术的能力300
4.具有跨文化的学术能力301
二、艺术批评的标准303
1.艺术标准303
2.思想标准307
3.社会伦理标准308
4.意境与审美标准310
三、批评的客观性与事实性312
1.以作品为依据313
2.不偏心偏听314
3.批评不等于批判315
4.批评不等于吹捧316
5.艺术批评家要体验艺术展场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