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 科研成功之道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 科研成功之道 修订版
  • (日)金出武雄著;马金城,王国强译;绝云审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5095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人工智能-研究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 科研成功之道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1

第1节 海阔天空的构思2

美国的研究现场充满海阔天空的思维方式2

三维国家全景图、灰尘传感器、苍耳子3

荒唐无稽的想法可以催生好的创意4

第2节 有点幼稚、天真、牵强的想法6

大陆漂移学说6

海岸线长度不一致7

内容宽泛的理论8

第3节 跳出现有的成功11

身为专家要有舍弃固有思想、大胆创新的魄力与勇气11

一味反对别人的意见就可以了吗?12

没有抓住未来?14

第4节 创新从省略开始16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象棋16

简单、省略、抽象化——“不言而喻”的悬崖与审美感17

省略到什么程度是关键18

第5节 用情景推动研究进展20

唯一一个在超级碗转播中露面的大学教授20

虚拟现实——其实,很久以前就在做相关的研究21

做有意义的研究23

第6节 情景的关键,是对人和社会有何作用24

做得很好的人和做不好的人的区别24

情景要通过对未来的构想进行描述25

不要认为没有用的研究才算高级26

第7节 所谓构想力是限定问题的能力28

畅销小说的构思都很优秀28

不可能为世界上的所有问题找到共同的答案29

构想力是一种智慧的能力30

第8节 KISS方法——单纯地,简单地32

别成为唱反调的人32

坚持到了最后,就会明白失败的原因33

别想乱七八糟的方法34

第9节 智慧体力——所谓的集中力,就是让自己成为问题本身36

无论何时,都可能突然碰壁36

我曾经连续74小时集中精力思考问题37

让自己成为问题本身38

第10节 越能干的人,越会迷茫40

我的研究生时代——要尽量提早拿出漂亮的成果40

具体目标与高层研究42

交织的不安感与成就感是智慧体力的基石43

第11节 从“做不到”重新开始44

科学的进步就是不断追求更高的极限44

科学工作者说不可能的时候他很可能错了45

消极的结果也有积极的意义47

第12节 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构想50

“日本人缺乏创新思想”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50

跟他人交流自己的构想时,突然发现没有想到的地方51

把自己的构想跟他人交流,不会被他人盗用吗?52

第13节 加上一点我的亲身经历54

小时候我什么东西都自己动手做54

能变出钱的瓶盖55

铜的气味56

第14节 “像专家一样思考,像外行一样实践”就糟糕了58

我的艰辛历程——过去的计算机58

像专家一样思考的失败例子59

像外行一样实践结果不尽人意61

第15节 关于独创和创造的三种违反常识的说法63

独创不是灵光闪现63

有创造能力的人在学校里成绩也好65

创造的基础是模仿66

第2章 计算机向人类发出挑战——问题的解决能力与教育68

第1节 计算机向人类发出挑战69

四分卫拥有只有中心视野范围的视网膜69

人是性能最优越的机器吗?71

人解决问题的能力72

第2节 人和计算机都是会计算的机器74

计算机使用硅和铜计算74

人用大脑计算75

“绳子”也会计算76

第3节 人类和计算机不同吗?78

人们有时闯红灯,这是一种计算78

NP完全问题79

人类的思考就是一种物理现象81

第4节 计算机将变得比人更加智能83

我感受到新的智慧83

可预知的不可预知性84

超越人的机器人漫步于城市的时代85

第5节 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思考力和判断力89

我在大学时,讨厌做实验89

美国的大学重视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90

日本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要差得多91

第6节 思考例题并加以解决是加深理解的最好方法93

您怎么算得这么快啊93

欧拉公式95

逻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96

第7节 培养思考能力的教科书编写方法98

首先通览公式98

“实质到形式”还是“形式到实质”99

想写一本好的教科书101

第8节 创造力、规划能力的基础是记忆力102

知觉、思考、行动都源于记忆102

人类通过遗传留给下一代的记忆量只有0.0000…%103

储存能力与应用能力104

第9节 思考力和记忆力是靠不断实践培养起来的106

直觉也是一种计算106

不用万有引力定律人们也知道物体是往下落的107

我从小时候起,就非常喜欢记一些东西108

第10节 和不同研究领域专家的智慧对决110

对未知事物与更优秀的人的感知110

抓住要点,在讲话和做研究上都是一样的111

以专业知识为武器,跟不同研究领域的人进行对决112

第11节 辩证地考察素质教育与填鸭式教育114

能够自己学习的机器人可以使自己变聪明吗?114

圆周率等于3可以吗?115

“记忆、反复学习”和“重视思考能力”并不是相反的概念116

第3章 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服别人实践!118

第1节 说服——好酒也怕巷子深119

想法和结果被人了解才有价值119

不需要语言吗?120

明白的,不明白的,让人听的,不让人听的121

第2节 不做铺垫直切正题——这样的讲话会令人深思123

日本的研究者和技术者不善于在国外演讲123

听众最感兴趣的是开始的部分124

“倒着使用准备的幻灯片”125

第3节 用说明的方式陈述结果127

不要以道歉开始127

只要内容正确,介绍不精细也可以128

英语不好就单刀直入129

第4节 不是通过说明得到认可,而是在认可的基础上进行说明130

讲话要从唤起听众的印象开始130

复杂的理论也要让人理解131

“说话通俗易懂的教授没有什么了不起的”132

第5节 和别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一要对自己说的话有自信134

在国外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134

要对自己有自信135

自信来自于正面、积极的想法136

第6节 称赞与论点鲜明的讨论138

“Enjoy”文化与“极限”文化的区别138

真诚相待——讨论的时候要明确双方意见的对立点139

说话方式的恶习——“但是”141

第7节 比喻和例子是不同的142

例子就是实例,比喻是说明的工具142

模糊理论是日本的?143

事物的命名就是比喻145

第8节 说英语时,要给人留下“作为一个外国人,说得不错”的印象146

并不仅仅帮助我提高146

我的英语会话失败谈148

最合适的英语会话熟练程度149

第9节 提高英语会话水平的秘诀151

无论什么话都要快速说出来151

金出(本书作者)式英语提高法——边打扫边听英语152

用“图像”计算154

第10节 论文以及要说服人的文章就是一部推理小说156

100个学术论文之中最为广泛阅读的是?156

论文里也需要悬念和紧张感刺激157

一篇论文只能论述一个主题158

第11节 “起承转合”的结合161

“起”——用来唤起读者的好奇心161

“承”——巧妙地设定假设162

“转”——循序渐进地引导解答的关键163

第12节 “合”的展现164

“合”——将最重要的研究结果一并提出164

评判作品论文优劣的标准不是语言,而在于构思能力和组织能力165

日本人给美国人上英语课?167

第13节 提案要当对象是上司一样写得明白易懂169

研究生的学费、生活费都是由研究费供给的169

招财的勇敢武士170

美国大学里的研究是“研究起业”171

第14节 关于演讲和英语的三个建议173

演讲还是别准备得太好173

展示的资料不要做得让别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174

英语教育还是不要过早起步为好175

第4章 寻求决断与明示的速度178

第1节 日本需要的是思考的速度179

发生多起恐怖袭击的一天179

遭遇危机,就要快速行动180

能用则用的现实实用主义180

第2节 互联网重新构筑社会183

“9·11”事件发生时唯一可用的通信手段183

互联网突破了在技术开发上组织之间的壁垒184

用互联网保护日本文化185

第3节 “别人怎么看自己”——强迫观念与存在感187

美国人不在意别人的眼光187

日本人的存在感很弱188

“就这么做”的美国和“还是不做为好”的日本189

第4节 不要拿“日本独有”当作挡箭牌192

“日本独有”的文化和习惯192

“日本独有”“美国独有”的技术193

好的东西谁想出来都可以194

第5节 吸引人的领导艺术196

进行商业贸易的时候,美国人只来一个,日本人则要去三个196

时代剧的地方官、西部剧的警长197

NASA长官的鲜明个性198

第6节 无法顺利进行的时候,干脆就掉转方向201

学生的“黑色星期五”201

针对老师的评价制度202

换工作是了解自己实力的机会204

第7节 评价本来就是主观的东西206

评价是很难的206

为什么日本不能取消大学入学考试207

“客观”评价的危险性和欺骗性209

第8节 “自己决定”是一种勇气210

个人拥有决定权的机构变没了210

为什么日本人不希望自己来决定211

美国的官员都希望贴上“是我做的”这样的标签212

结束语愉快地解决问题215

思考事物的本质216

中国学生的热情217

“金出教授(本书作者),您一定很快乐吧”218

新版结束语致十年后的日本219

在美国变得毫无存在感的日本220

日本的自我意识和感受220

日本留学生太少了221

吸引天下人才的美国的魅力223

保持竞争意识224

走出国门225

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要试试看”226

坚信可以成功的乐观心态2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