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心律学201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继鸿,胡大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9412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772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786页
- 主题词:心律失常-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心律学201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1
1.心房的基因表达与变异2
2.低龄房颤者常伴基因突变7
3.房颤的转基因治疗14
4.T型钙通道22
5.心脏SCN10A通道26
6.心脏KATP通道32
7.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40
8.心脏TRPM4通道48
9.离子流的相互作用52
10.钠钙处理蛋白的氧化还原调控57
11.窦房结细胞的钙钟和膜钟63
12.复极储备异常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67
第二篇 心电学进展73
1.早复极波的进展与Heng分型74
2.碎裂电位与心房纤维化91
3.室早QRS波时限预测室早性心肌病94
4.消融性Epsilon波98
5.Brugada波的鉴别诊断2014101
6.lamin A/C基因突变与传导系统病变113
7.室颤预警:Brugada综合征伴下侧壁导联早复极波116
8.散点图:间位性室早二联律机制121
9.散点图:不典型心房扑动的诊断128
10.P/PR比值与全因死亡率133
11.心电图诊断右室肥厚的进展137
12.房束旁道与QRS波形成机制142
第三篇 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与预防147
1.儿童心脏性猝死148
2.肾紧张与室颤157
3.QRS波时限与心脏性猝死159
4.室颤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65
5.应激性心肌病2014170
6.应激性心肌病ST-T变化机制178
7.多形性室速引起猝死诊断的演变182
8.伴早复极波的室颤电风暴187
9.快速非持续性室速192
10.腺苷试验199
11.运动无症状性非持续性室速202
第四篇 ICD及应用209
1.ICD的现代认识210
2.血管内ICD的植入222
3.单线圈ICD的临床应用225
4.ICD:电池耗竭更换的死亡风险228
5.ICD:节律诊断性放电232
6.ICD:减少超感知的新功能235
7.ICD:CPVT的疗效240
8.ICD:心肌淀粉样变的治疗242
9.ICD:心脏结节病的治疗245
10.CRT-D患者室速的意义249
11.β受体阻滞剂减少ICD不适宜放电252
12.电风暴治疗进展257
第五篇 心脏起搏器技术263
1.超声无导线心脏起搏264
2.左室多点起搏275
3.左室心内膜起搏278
4.心外膜起搏器植入新技术282
5.低电压刺激终止室速新方法289
6.电极导线介导的三尖瓣反流297
7.起搏电极导线感染的中国现状310
8.电极导线拔除引起的动静脉瘘315
9.心律植入装置与房颤320
10.反向模式转换:如何更好工作328
第六篇 CRT335
1.CRT:适应证2013336
2.CRT:双室相互作用新视点338
3.CRT:临床疗效再评价343
4.CRT:AV间期与获益354
5.CRT:参数优化的新认识359
6.CRT:无反应的预测因子363
7.CRT-D:右室电极位置的影响367
8.CRT:AV优化对左室电延迟的影响372
9.CRT:电机械和血流动力学作用376
10.类本位曲折预测CRT疗效381
11.左心衰竭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386
12.左房容积指数390
第七篇 心脏电生理进展393
1.导管消融4D新技术394
2.第二代冷冻消融技术398
3.激光球囊消融技术401
4.转子消融408
5.体表三维标测:心电学的又一里程碑412
6.左房结构与折返429
7.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三维标测437
8.消融及心耳微创切除联合治疗心耳房速441
9.右室流出道室早、室速消融失败原因444
10.新型食管调搏仪与应用449
11.心电不同步显像464
第八篇 房颤的现代观点469
1.舒张性心衰患者房颤的消融470
2.预测房颤消融效果的临床因素475
3.相性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479
4.导管消融降低卒中率483
5.左心耳形态与脑卒中487
6.急性转复房颤的血栓栓塞491
7.房颤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497
8.PR间期与房颤503
9.漏斗胸与房颤507
10.去自主神经与肺静脉隔离联合治疗房颤510
11.房颤性心肌病消融后左室逆重构516
12.迷走神经刺激对房颤影响的双重作用521
第九篇 遗传性心律失常525
1.短QT综合征的热点问题526
2.遗传性心律失常新视野530
3.13型LQTS533
4.隐匿性1型LQTS539
5.LQTS患者的遗传性房颤544
6.CASQ2型CPVT550
7.Brugada波患者的房颤557
8.Brugada综合征伴1型ST段抬高560
9.无症状ARVC患者的运动试验564
10.ARVC室速与猝死的季节变化566
11.遗传性心律失常诊断的Exome程序570
12.奎尼丁治疗Brugada综合征的窘境574
第十篇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579
1.抗心律失常的孤儿药物580
2.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582
3.钙激活剂:西洛他唑587
4.β受体阻滞剂:纳多洛尔591
5.稳心颗粒:国际研究最新进展595
6.决奈达隆:抑制房室结If电流612
7.普萘洛尔:治疗LQT3新视点616
8.Na+阻滞剂:在CPVT的应用619
9.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的比较623
10.LQTS:β受体阻滞剂的选择625
11.卒中预防的亚洲视角631
第十一篇 心律失常相关技术与疾病637
1.冠脉CT成像638
2.脑起搏器645
3.左室辅助装置650
4.二尖瓣夹合术669
5.结节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672
6.心血管病与性生活676
7.运动相关性心脏猝死681
8.MRI评估心肌纤维化685
9.房颤的无症状卒中688
10.植入装置记录房颤的价值691
11.站立体位不耐受导致的晕厥696
12.肥厚型心肌病伴房颤的治疗705
第十二篇 指南解读与其他711
1.2013美国心衰指南解读712
2.2014美国房颤指南解读717
3.2014中国心衰诊治指南解读726
4.2013国际原发性遗传心律失常共识解读729
5.心房去自主神经治疗738
6.晚钠电流与收缩舒张功能744
7.心脏成纤维细胞与心律失常749
8.镁与心律失常753
9.迷走神经电刺激与心脏保护757
10.静息心率与猝死761
11.QT间期与房颤764
12.复极储备与心律失常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