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配电系统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配电系统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0365657.jpg)
- 王成山,罗凤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3868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配电系统-综合评价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配电系统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现代配电系统1
1.2 配电系统综合评价的目的及意义2
1.3 配电系统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3
1.4 配电系统综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6
参考文献6
第2章 配电系统基本分析理论8
2.1 配电系统潮流计算8
2.2 配电系统短路计算11
2.2.1 短路故障类型及特点12
2.2.2 短路故障的分析方法13
2.3 配电系统线损计算17
2.3.1 线损电量基本计算方法18
2.3.2 线损电量区间计算理论23
2.4 配电系统网络接线模式自动识别30
2.4.1 接线模式识别理论基础30
2.4.2 配网接线模式识别方法31
2.4.3 接线模式自动识别示例34
2.5 配电系统自动安全校验36
2.5.1 “N-1”安全准则36
2.5.2 基于规则的配电系统“N-m”自动校验方法36
2.5.3 配电系统自动“N-m”校验流程39
2.5.4 自动“N-1”校验典型示例40
参考文献42
第3章 配电系统运行优化理论45
3.1 引言45
3.2 配电系统网络运行结构优化46
3.2.1 问题的提出46
3.2.2 问题的数学模型描述46
3.2.3 问题求解方法47
3.2.4 针对负荷组合序列的供电路径优化48
3.2.5 基于最短路遗传算法的网络重构全局优化54
3.2.6 算例分析56
3.3 配电系统无功电源运行优化56
3.3.1 问题的提出56
3.3.2 无功优化数学模型59
3.3.3 问题求解方法60
3.3.4 算例分析62
参考文献65
第4章 配电系统供电能力分析68
4.1 概述68
4.2 配电系统供电能力分析方法69
4.2.1 计及“N-1”准则的供电能力基本概念69
4.2.2 供电能力分析的最优化方法74
4.2.3 供电能力分析的解析方法90
4.3 供电能力相关评估指标99
4.3.1 最大供电能力指标99
4.3.2 供电能力适应性指标100
4.4 案例分析104
4.4.1 站内主变运行方式分析104
4.4.2 中压配电系统典型接线模式分析110
4.4.3 配电系统模块化供电规模分析118
4.4.4 配电网络最优供电转移能力分析122
4.4.5 配电系统典型组网方式分析123
参考文献125
第5章 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128
5.1 概述128
5.2 基于元件的可靠性分析理论129
5.2.1 元件可靠性指标129
5.2.2 元件状态及状态转移130
5.2.3 元件的故障模式132
5.2.4 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133
5.3 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134
5.3.1 负荷点可靠性指标135
5.3.2 系统可靠性指标135
5.4 复杂配电系统馈线分区及网络化简137
5.4.1 馈线基本结构138
5.4.2 故障过程138
5.4.3 开关装置分类139
5.4.4 馈线分区140
5.4.5 区域网络图142
5.5 配电系统故障影响分析145
5.5.1 故障准则145
5.5.2 故障影响矩阵145
5.5.3 基于故障区域的分析算法146
5.5.4 基于负荷区域的分析算法148
5.5.5 基于区域网络的分析算法149
5.5.6 自动开关的不可靠性150
5.5.7 非破坏性故障的影响152
5.5.8 三种区域分析法的比较152
5.6 TLOC准则下区域解析法可靠性评估153
5.6.1 区域节点可靠性参数计算153
5.6.2 基于区域解析法的系统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153
5.6.3 可靠性评估算例155
5.7 PLOC准则下的可靠性指标计算164
5.7.1 区域节点可靠性参数计算164
5.7.2 可靠性评估算例165
5.8 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价166
参考文献168
第6章 配电系统经济性评价172
6.1 概述172
6.2 工程经济学评价原理与方法173
6.2.1 现金流量模型173
6.2.2 净现值(NPV)法174
6.2.3 内部收益率(IRR)法174
6.2.4 投资回收期(PP)法175
6.2.5 敏感性分析175
6.3 基于工程经济学的配电系统经济评价176
6.3.1 新建项目经济性评价176
6.3.2 改造项目经济性评价179
6.3.3 规划方案经济性评价181
6.4 计及不确定性的区间经济评价方法183
6.4.1 生命期确定的区间经济评价183
6.4.2 生命期不确定的区间经济评价187
参考文献189
第7章 配电系统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191
7.1 概述191
7.2 综合评价的系统学方法192
7.2.1 基本评价方法194
7.2.2 评价指标体系196
7.2.3 指标权重体系200
7.2.4 指标评价标准体系204
7.2.5 多指标评价结果的综合方法205
7.3 配电系统评价指标体系206
7.3.1 供电安全性207
7.3.2 供电可靠性212
7.3.3 经济性213
7.3.4 适应性216
7.3.5 协调性218
7.4 配电系统综合评价实施方法221
7.4.1 评价指标设置222
7.4.2 评价实施224
7.4.3 评价结果分析225
7.5 配电系统综合评价案例分析226
7.5.1 案例简介226
7.5.2 评价指标体系配置230
7.5.3 规划方案评价235
参考文献240
第8章 配电系统计算机辅助评价系统242
8.1 概述242
8.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242
8.2.1 业务流及信息流分析242
8.2.2 总体功能架构245
8.2.3 接口设计246
8.3 配电系统综合评价基础平台247
8.3.1 平台功能结构247
8.3.2 平台功能示例248
8.3.3 数据校验与还原251
8.4 辅助评价系统的高级应用功能251
8.4.1 配电网综合评价子系统252
8.4.2 配电网建设改造方案优化子系统256
参考文献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