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生态学
  • 李永峰等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6818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学2

1.1.1生态圈2

1.1.2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5

1.1.3环境生态学的诞生及学科发展10

1.2环境生态学的概念、范畴与任务11

1.2.1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范畴11

1.2.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13

1.3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13

1.3.1环境生态学与生态学13

1.3.2环境生态学与环境科学16

1.3.3环境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17

1.3.4环境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17

1.3.5环境生态学与污染生态学18

思考题20

推荐读物20

参考文献20

2环境系统与生命系统21

2.1环境系统22

2.1.1环境的概念和类型22

2.1.2环境因子及其生态作用23

2.1.3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31

2.2生命系统35

2.2.1生命系统的组成和特征35

2.2.2环境污染对生命系统的影响41

思考题46

推荐读物46

参考文献46

3分子生态学概述47

3.1分子生态学的概念48

3.2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分支学科48

3.2.1遗传分子生态学49

3.2.2病毒分子生态学49

3.2.3免疫分子生态学50

3.2.4其他研究方向52

3.3分子生态学的技术方法54

3.3.1等位酶技术55

3.3.2 DNA指纹技术55

3.3.3可变数目串联重复技术56

思考题57

推荐读物57

参考文献58

4生物种群生态59

4.1种群及其基本特征60

4.1.1种群的概念60

4.1.2种群的基本特征60

4.2种群动态66

4.2.1种群动态66

4.2.2种群调节74

4.2.3最小生存种群理论78

4.2.4种群进化与生态对策79

4.3种群关系81

4.3.1种内关系81

4.3.2种间关系83

4.4生态位88

4.4.1生态位的概念88

4.4.2生态位理论88

思考题93

推荐读物93

参考文献93

5生物群落生态95

5.1生物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96

5.1.1生物群落的概念与性质96

5.1.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97

5.2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98

5.2.1物种组成调查98

5.2.2生物群落成员型划分99

5.2.3物种组成的数量特征100

5.2.4物种多样性101

5.3生物群落的结构105

5.3.1生物群落的外貌与生活型105

5.3.2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107

5.3.3生物群落的时间结构110

5.3.4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因素110

5.3.5岛屿与群落结构111

5.4生物群落的演替113

5.4.1生物群落演替的概念113

5.4.2生物群落演替的类型113

5.4.3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114

5.4.4顶极群落116

5.4.5生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与实例117

思考题123

推荐读物123

参考文献124

6生态系统生态学125

6.1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研究方法126

6.1.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基本特征126

6.1.2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27

6.2生态系统的结构130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功能130

6.2.2食物链与食物网132

6.3生态系统的类型136

6.3.1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划分136

6.3.2陆地生态系统137

6.3.3水生生态系统140

6.4生态系统的功能143

6.4.1生物生产144

6.4.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56

6.4.3物质循环162

6.4.4信息传递169

6.5生态平衡173

6.5.1反馈调节机制与生态平衡173

6.5.2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稳态机制174

6.5.3生态破坏176

思考题178

推荐读物179

参考文献179

7生态系统的管理与服务180

7.1生态系统服务181

7.1.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181

7.1.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类型182

7.1.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184

7.1.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展望190

7.2生态系统管理192

7.2.1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192

7.2.2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93

7.2.3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196

7.2.4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途径197

7.3生态规划201

7.3.1生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与发展201

7.3.2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原则202

7.3.3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203

7.3.4生态规划的指标体系204

7.3.5生态规划的基本工作程序206

思考题209

推荐读物209

参考文献209

8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210

8.1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积累211

8.1.1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211

8.1.2生物对污染物的积累211

8.2重金属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11

8.2.1重金属及其污染特点211

8.2.2重金属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12

8.2.3生物对重金属的适应与耐性213

8.3农药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14

8.3.1农药及其污染特点214

8.3.2农药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14

8.4环境污染的生态修复218

8.4.1生态修复的概念及类型218

8.4.2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与植物提取修复219

8.4.3有机污染的微生物修复220

思考题222

推荐读物222

参考文献222

9生态系统干扰和受损及其生态修复223

9.1生态系统受损或退化的原因及类型224

9.1.1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224

9.1.2生态退化的类型225

9.2生态退化的环境效应228

9.2.1生态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28

9.2.2生态退化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230

9.2.3生态退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230

9.3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231

9.3.1生态恢复与重建概述231

9.3.2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234

9.3.3水域生态恢复与重建236

9.3.4工矿废弃地生态恢复与重建238

思考题244

推荐读物244

参考文献244

10景观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245

10.1景观生态学概述246

10.1.1景观246

10.1.2景观生态学246

10.2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248

10.2.1系统理论248

10.2.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249

10.2.3复合种群理论249

10.2.4渗透理论250

10.2.5等级理论250

10.3景观生态过程及功能252

10.3.1景观要素的过程与功能252

10.3.2干扰与景观破碎化254

10.3.3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256

10.3.4物种在景观中的运动258

10.3.5景观中水分和养分运动260

10.3.6不同景观生态类型的过程与功能263

10.4景观动态与生态环境266

10.4.1景观稳定性266

10.4.2景观动态变化268

10.4.3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70

10.4.4景观变化的动态模拟271

思考题276

推荐读物276

参考文献276

11环境生态规化、监测与评价278

11.1生态规划的内含与外延279

11.1.1生态规划定义的演化279

11.1.2生态规划的类型280

11.1.3现代生态规划特征、原则与内容281

11.2生态规划的尺度问题283

11.2.1生态学中的尺度283

11.2.2生态规划中的尺度284

11.2.3尺度生态规划285

11.3生态规划的空间布局285

11.3.1空间辨识285

11.3.2空间布局286

11.3.3空间布局的经济目标287

11.3.4空间布局的协调与遵循原则289

11.4生态监测290

11.4.1生态监测的概念290

11.4.2生态监测的特点和意义290

11.4.3生态监测的基本要求291

11.4.4生态监测分类291

11.5生态评价293

11.5.1概念293

11.5.2内容293

11.5.3尺度原则294

11.5.4生态评价的指标与方法294

思考题298

推荐读物298

参考文献298

12陆地生态系统299

12.1陆地生态系统的介绍300

12.1.1陆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类型300

12.1.2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301

12.1.3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301

12.2森林生态系统307

12.2.1森林生态系统类型307

12.2.2森林生态系统的成分与结构313

12.2.3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315

12.2.4森林生态系统遭破坏的原因及产生的危害319

12.3.5我国森林生态的主要问题及恢复和重建对策321

12.3草原生态系统325

12.3.1草原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分布325

12.3.2草原生态系统的类型326

12.3.3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28

12.3.4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29

12.3.5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331

12.3.6草原退化333

12.4荒漠生态系统335

12.4.1荒漠生态系统介绍335

12.4.2荒漠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336

12.4.3荒漠生态系统的效益337

12.4.4荒漠生态系统的类型337

12.4.5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37

12.4.6荒漠化339

12.5苔原生态系统342

12.5.1苔原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分布342

12.5.2苔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征343

12.5.3苔原生态系统的类型344

12.6农田生态系统344

12.6.1农田生态系统的介绍344

12.6.2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345

12.6.3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345

12.6.4农田生态系统的现状346

思考题350

推荐读物351

参考文献351

13水域生态系统353

13.1概述354

13.1.1水域生态系统的类型354

13.1.2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354

13.1.3水域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355

13.2海洋生态系统356

13.2.1海洋主要生态因子及其对生物的作用356

13.2.2海洋初级生产力357

13.2.3海洋食物网及其能流分析357

13.2.4海洋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及其地球生物化学循环359

13.2.5海洋主要生态类型360

13.3江河生态系统363

13.3.1河流与河流系统363

13.3.2生态基本要素365

13.3.3河流尺度与分级366

13.3.4河流空间结构368

13.3.5河流连续统理论370

13.3.6洪水脉动理论371

13.3.7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理论372

13.3.8变化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373

13.4湖泊生态系统376

13.4.1湖泊概述376

13.4.2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377

13.4.3湖泊生态系统的能流377

13.4.4湖泊的生物类群378

13.4.5底泥构成379

13.5湿地生态系统379

13.5.1湿地主要生态类型379

13.5.2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380

13.5.3湿地生态系统的能流382

13.5.4湿地的生态演替382

13.5.5形成沼泽的演替383

思考题386

推荐读物386

参考文献386

14城市环境生态系统387

14.1概述388

14.1.1城市生态学的定义388

14.1.2城市生态学的产生388

14.1.3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388

14.1.4城市生态学的研究特点389

14.2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90

14.2.1生态学的一般规律390

14.2.2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392

14.3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395

14.3.1城市的形成与特点395

14.3.2城市的生态系统特点396

14.3.3城市生态系统基本概念398

14.4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结构398

14.4.1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398

14.4.2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400

14.5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403

14.6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404

14.6.1生产功能404

14.6.2能量流动406

14.6.3物质循环407

14.6.4信息传递409

14.7城市生态学的平衡与调控410

14.7.1城市生态调控原理410

14.7.2城市生态调控的途径与方法412

14.8生态城市413

14.8.1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413

14.8.2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志414

思考题416

推荐读物416

参考文献417

15污染控制生态系统418

15.1污水土地处理系统419

15.1.1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原理420

15.1.2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工艺类型422

15.1.3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工艺类型比较424

15.1.4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应用工程实例425

15.2稳定塘426

15.2.1污水稳定塘的净化原理427

15.2.2污水稳定塘处理的工艺类型428

15.2.3稳定塘的计算公式429

15.2.4稳定塘应用工程实例431

15.3人工湿地432

15.3.1人工湿地概况433

15.3.2人工湿地的组成要素及其功能439

15.3.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应用案例449

15.4生态浮岛453

15.4.1生态浮岛水质净化的工作原理453

15.4.2生态浮岛的构造454

15.4.3生态浮岛的制作455

15.4.5生态浮岛污水处理应用实例457

15.5固废堆肥生态处理技术459

15.5.1堆肥及堆肥化技术459

15.5.2好氧堆肥发酵工艺及影响因素460

15.6大气污染控制生态法462

15.6.1大气污染主要类型462

15.6.2植物对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净化作用462

15.6.3植物对大气物理性污染的净化作用463

15.6.4废气生物处理化学技术464

思考题468

推荐读物468

参考文献468

16生态环境建设、调控与生态工程470

16.1生态环境建设471

16.1.1生态环境建设概念及理论基础471

16.1.2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472

16.1.3生态环境建设工程475

16.2生态调控481

16.2.1生态调控的理论依据481

16.2.2生态环境调控的途径与方法484

16.3生态工程设计与监理487

16.3.1生态工程设计487

16.3.2生态工程监理488

16.4典型生态工程489

16.4.1农业生态工程489

16.4.2林业生态工程492

16.4.3产业生态工程493

16.4.4湿地生态工程495

思考题500

推荐读物500

参考文献500

17全球变化及其生态效应501

17.1全球变化502

17.1.1全球变化的内涵502

17.1.2全球变化的现象506

17.1.3全球变化的驱动力507

17.1.4全球变化研究内容和手段508

17.2全球变化的气候效应511

17.2.1“厄尔尼诺”现象511

17.2.2大气污染现象加剧512

17.2.3全球变暖的详细时间表及可能效应514

17.3全球变化的水过程效应514

17.3.1全球水循环514

17.3.2海冰与海平面变化515

17.3.3气候系统与水文循环过程516

17.3.4地球系统能量和水的循环518

17.3.5中国降水变化趋势的估计519

17.4全球变化与生物地球循环效应519

17.4.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519

17.4.2人类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过程522

17.4.3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524

17.4.4碳循环与气候变化527

17.5全球变化的生态系统响应与反馈527

17.5.1全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变化527

17.5.2生物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528

17.5.3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529

17.5.4酸沉降与生态系统响应530

17.6全球变化研究与对策532

17.6.1全球变化研究发展趋势532

17.6.2全球变化的对策533

思考题534

推荐读物534

参考文献5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