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学制 人生地理教科书 上 初级中学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学制 人生地理教科书 上 初级中学用
  • 张其昀编;竺可桢,朱经农校订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27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学制 人生地理教科书 上 初级中学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何谓人文地理学1

人文地理之要素3

何谓天然区域4

第一章 地位与人生之关系7

第一节 方位不同之原因7

地球之形状与其运行之影响7

经纬度8

东西方位与时间之差10

南北方位与季候之差12

五带16

四季有造于文明16

上下方位与气压之差17

地图19

第二节 文化中心之转移23

古代文化中心23

东西交通之导引25

新大陆之发现26

海外之探险与殖民29

大西洋与太平洋之发展34

中国在世界之地位37

习题举例(第一章)40

第二章 地形与人生之关系43

第一节 大陆43

大陆之成因43

大陆之分布45

地壳最不稳固的部分47

火山48

地震50

大陆之离合断续54

世界之地中海56

海峡之重要58

各大洲之比较60

大陆之铁道67

第二节 山岳与平原71

山岳与平原文化之比较71

山岳之成造72

谿谷75

平原之成造78

高原与盆地78

山岳生活与平原生活不同之原因80

山岳居民之特性86

游山之风气88

习题举例(第二章)91

第三章 水利与人生之关系93

第一节 海洋93

海与洋之区别93

海洋之重要94

(一)雨泽之资源94

(二)温度之调节95

(三)身心之涵养96

上升海岸与下沈海岸98

(四)鱼盐之渊薮98

珊瑚岛之成因100

浅海渔业与深海渔业100

世界三大渔场102

渔业与航海术103

(五)国防之天堑105

(六)航运之孔道106

海港成立之要素108

上海港112

通商口岸之勃兴115

潮汐之影响115

海洋与文化118

第二节 河流与湖泽120

江河流域发达之历史120

湖泽之成因122

陆地水道之重要123

渡口与城市127

伦敦128

巴黎129

开义罗129

芝加哥129

皋兰129

汉口与南京129

河流航行之利131

(1)深广度131

(2)长度132

(3)弯曲度132

(4)倾斜度133

峡谷与瀑布133

(5)季候之变化134

(6)内地135

(7)方位137

扬子江与世界各大河之比较137

黄河138

恒河139

窝瓦河139

莱茵河139

圣罗棱斯河139

密士失必河140

湖泊与水运140

运河141

第三节 水之功用145

水之用途145

洁净之水145

地下水之功用146

深钻井147

水之吸收与分配148

温泉与间歇泉149

水力之价值150

水力与冰河区域之关系151

欧美水电力之成效155

中国水力前途之希望157

习题举例(第三章)158

第四章 土壤矿产与人生之关系161

第一节 土壤与农夫161

土壤与植物之关系161

土壤之成因161

土壤之种类163

中国之黄土163

土壤肥瘠不同之故165

灌溉166

土壤之利用167

农民之特性170

第二节 建筑材料172

天然区域之建筑格式172

穴居之民172

土屋,木屋,石屋173

岩石之种类及其成因176

水泥177

道路179

汽车与路政180

城垣181

万里长城182

第三节 金属与文明184

山岳独饶矿产之故184

矿业之步骤185

金银188

铁之特性190

铁器时代191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197

产业革命以后之工业都市198

产铁区域之解释201

铜204

铝及其他金属206

矿产之节用主义207

第四节 工业之原动力209

原动力之重要209

(一)人力211

(二)兽力211

(三)风力212

(四)水力214

(五)柴薪214

(六)煤,煤之成因216

产煤区域之解释217

煤铁与政治之一例220

煤之保存222

煤矿工人之牺性223

(七)石油224

石油之四大特性225

石油区域之解释228

石油与政治之一例230

未来之原动力232

习题举例(第四章)234

第五章 气候与人生之关系237

第一节 气象之六大要素237

气候之意义237

气候何以重要237

气候变化之性质239

气象之六大要素240

(一)温度——寒暑表240

(二)气压——气压表242

(三)风244

向风针与风力表247

(四)湿度249

湿度表250

(五)云与雾251

(六)两量——雨,露,霜,雪,雹256

测雨器257

气候之测候与记录258

气象台263

第二节 世界气候之区分268

世界气候区分之原因268

世界之重大气候带268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270

季风272

海风与陆风275

风暴275

台风276

雷雨277

洋流278

地形对于气候之影响282

吾国气候之要点284

第三节 气候与文化289

(甲)气候与民族性之关系289

(乙)气候与农业之关系289

(丙)气候与健康之关系292

世界气候上之优胜区域293

古今气候之变迁296

航空事业299

对流层与同温层302

习题举例(第五章)303

〔附录〕南京气象月刊凡例307

世界全图(彩色)309

世界大纲图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