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
  • 吴美萍著;朱光亚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5392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研究缘起1

1.2 研究对象的说明及范围界定1

1.3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3

1.3.1 国外的研究动态3

1.3.2 国内的研究动态5

1.4 研究内容和本书结构7

1.4.1 本书的研究内容重点7

1.4.2 本书结构图8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篇11

2 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相关背景和概念11

2.1 预防性保护的出现及发展11

2.1.1 第一阶段——20世纪30—70年代的定义讨论11

2.1.2 第二阶段——20世纪80—90年代对控制文物环境的广泛实践和研究11

2.1.3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系统化13

2.2 从西方建筑遗产保护史看预防性保护的出现14

2.2.1 西方建筑遗产保护史的各个历史阶段15

2.2.2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预防性保护的出现及其发展20

2.3 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定义21

2.3.1 预防性保护的既有不同定义21

2.3.2 1几个相关用语及其比较23

2.3.3 结合预防性保护的特点谈谈本文对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定义25

3 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框架及内容27

3.1 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框架图27

3.2 所有相关信息的收集27

3.3 建筑遗产的精密勘查29

3.3.1 精密勘查的内容29

3.3.2 精密勘查的方法技术概述29

3.3.3 精密勘查的结果记录32

3.4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34

3.4.1 风险识别的概念和方法35

3.4.2 风险影响分析的方法36

3.4.3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36

3.5 建筑遗产的灾害预防38

3.5.1 制定建筑遗产的防灾规划38

3.5.2 保护规划中的防灾专项规划39

3.5.3 具体的预防措施40

3.6 建筑遗产的监测和日常维护42

3.6.1 建筑遗产的监测42

3.6.2 建筑遗产的日常维护47

3.6.3 建筑遗产的监测和日常维护系统50

第二部分 实践介绍篇53

4 国外相关实践的介绍53

4.1 欧洲地区与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相关的组织机构53

4.1.1 荷兰文物古迹监护(Monumentenwacht Netherland)54

4.1.2 其他几个类似Monumentenwaeht的机构57

4.2 与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相关的几个项目61

4.2.1 MDDS——文物古迹损毁诊断系统61

4.2.2 Wood-Assess——木材评估68

4.2.3 澳大利亚关于研究木构建筑的工程寿命的项目74

4.2.4 文化遗产的风险分布79

4.3 两个具体案例82

4.3.1 Saint Jacob教堂的监测工作82

4.3.2 日本法隆寺的防火实践92

5 国内相关实践的分析97

5.1 中国古代与预防性保护相关的实践活动97

5.1.1 古代的防火制度97

5.1.2 古代建构活动中的灾害预防措施103

5.1.3 古代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措施107

5.2 中国现代几个重要建筑遗产的监测109

5.2.1 虎丘塔的监测109

5.2.2 敦煌莫高窟的监测116

5.2.3 保国寺大殿的监测120

5.2.4 苏州园林的监测125

5.2.5 四个监测案例的分析比较127

第三部分 应用探讨篇131

6 基于灾害分析的建筑遗产的灾害预防机制——以江苏省1~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131

6.1 江苏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概况和自然灾害概况介绍131

6.1.1 江苏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概述131

6.1.2 江苏省的自然灾害情况概述133

6.2 江苏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灾害区划分析135

6.2.1 江苏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135

6.2.2 江苏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地震区划分析136

6.2.3 江苏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气象灾害区划分析141

6.2.4 江苏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生态环境灾害区划分析150

6.3 基于灾害分析建立江苏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灾害预防机制153

6.3.1 江苏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灾害预防重点154

6.3.2 实现江苏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灾害预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61

6.3.3 单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防灾规划专项——以綵衣堂为例165

7 基于建筑遗产病害分析的系统监测和日常维护170

7.1 建筑遗产的病害分析170

7.1.1 建筑遗产常见的病害介绍170

7.1.2 建筑遗产的病害现状记录174

7.1.3 建筑遗产的病害风险评估175

7.2 基于病害分析的系统监测和日常维护——以苏州留园曲溪楼为例178

7.2.1 留园曲溪楼概述及选择此案例的缘由178

7.2.2 曲溪楼的病害分析179

7.2.3 基于病害分析的曲溪楼的日常维护192

7.2.4 曲溪楼案例小结194

8 现有保护体制下实现预防性保护的管理工作重点195

8.1 完善建筑遗产保护的基础性管理工作195

8.1.1 “四有工作”的完善和拓展195

8.1.2 科学程序下的灵活实施197

8.2 加强建筑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基础200

8.2.1 一个案例的介绍和分析200

8.2.2 实现公众参与的社会基础202

8.2.3 公众参与的途径205

9 结语209

参考文献210

插图目录224

致谢2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