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初作为方法 文学革命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初作为方法 文学革命新论
  • 宋声泉著;释光泉,陈洪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4748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文学史研究-民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初作为方法 文学革命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只有晚清,何来“五四”?1

二、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16

三、相关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22

四、研究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30

第一章 消逝的界标:“民元”在文学史叙事中的百年浮沉34

第一节 早期文学史中“民元”的“缺席”与“在场”35

1.1.1 “文学史”的发韧及其书写限制35

1.1.2 “国朝”的隐退与“民元”的在场40

第二节 民国视阈中的“文学革命”43

1.2.1 “民元”界标的初生43

1.2.2 民国视阈的流行47

第三节 渐行渐隐的“民元”记忆51

1.3.1 文学革命的“胡适叙事”与历史遮蔽51

1.3.2 “民元”解构的背后53

第四节 一元史观下的“民元”批判57

1.4.1 新民主主义史观的注入57

1.4.2 遗忘的迅速与复归的艰难59

第二章 共和初肇:小说走向现代的制度性支持66

第一节 从帝制到共和:小说文运兴起的官方背景67

2.1.1 “小说”成为禁忌67

2.1.2 “闸门”的开放73

2.1.3 国文教科书中的“小说”80

2.1.4 文学史课堂里的“小说”84

第二节 历史浮出的背后:民初文坛与中国女性小说创作的发生92

2.2.1 鼓励与扶助97

2.2.2 推介与标榜100

2.2.3 域外新知的输入与启迪104

2.2.4 质疑之音与女子新声108

第三章 返回起点:重构文学革命的“生成”113

第一节 《青年杂志》与“新”文学114

3.1.1 独树一帜的《青年杂志》114

3.1.2 一样的旧体与不一样的心情122

3.1.3 写实主义与文学革命129

第二节 1917:文学革命的发难与响应141

3.2.1 新文学家的现身说法与历史压抑的生成142

3.2.2 为“折衷”正名——以白话文学的讨论为中心150

3.2.3 “改良”与“革命”的纠葛164

第四章 “运动”的由来:新文学合法性建立的再审视181

第一节 重估《新青年》同人对“鸳鸯蝴蝶派”的批判182

4.1.1 漂浮的能指:作为概念的“鸳鸯蝴蝶派”182

4.1.2 普遍的不满与共同的诉求184

4.1.3 美丽的“帽子”与历史的误会188

4.1.4 一概而论的误区192

第二节 “林纾败北”前后的文学革命195

4.2.1 被神话的“双簧戏”196

4.2.2 重访林纾与《新青年》同人的结怨之路208

4.2.3 成为公共舆论的“文学革命”224

4.2.4 共和话语:“林纾败北”的根源241

结语260

附录264

一、《新青年》第二、三卷所载与文学革命相关的文章264

二、对“八不主义”的回应267

参考文献277

后记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