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奉天落子文化与评剧歌唱艺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奉天落子文化与评剧歌唱艺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34489008.jpg)
- 王鹤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 ISBN:978754702983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21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评剧-戏剧艺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奉天落子文化与评剧歌唱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卷 奉天落子文化历史略说2
第一章 奉天落子的源流2
第一节 辽西蹦蹦,莲花落基地3
第二节 奉天落子的班社10
第三节 奉落“南、北孙班”的始末16
第四节 警世头班、二班让贤女伶挂头牌20
第五节 高景山与复盛戏社22
第二章 奉落名人事迹28
第一节 奉落时期的女伶28
第二节 奉天落子时期的作家教师39
第三章 奉落中的曲牌音乐46
第一节 奉落声腔曲牌音乐与中州韵寻源46
第二节 奉落声腔的崛起与发展58
第三节 评剧曲牌音乐的应用66
第四节 评剧混曲牌模式67
[点绛唇]67
[快点绛]68
[粉蝶儿]68
[园林好]69
园林好分段69
[小锣园林好]69
[六么令]70
[紧中慢]71
[朱奴儿]71
朱奴儿分段71
[小、朱奴]72
[香柳娘]72
[夸官令]72
[风入松]73
风入松分段73
[小锣风入松]73
[泣颜回]74
泣颜回分段74
[八声甘州歌]75
[粉孩儿]75
[将军令](大堂大锣小钹)76
[寄生草]77
[耍孩儿]77
[江儿水]78
[二犯江儿水]78
[朝天子]79
[出队子]79
[醉太平]80
[普天乐]80
[上小楼]81
[罗罗](小钹小锣)81
[大锣娃娃]82
[一江风]83
[一江风](合头)83
[鹿鹤令]84
[柳青娘](堂鼓小钹)84
[清江引](堂鼓)85
[神仗儿]85
[脱布衫]85
[绕绕令]86
[水龙吟](大堂鼓水钹)86
[滴滴子](小钹每小节两击)87
[滴溜子]87
[叠子犯]88
[海青歌]88
梆子[工尺上](堂鼓板水镲或小钹)89
[拜场](堂鼓水钹)90
[夜深沉](大堂鼓水钹)90
[五马江儿水](大堂鼓水钹)91
[驻马听]92
[千秋岁]93
[哭相思]93
[批]94
[哭批]94
[水声](大堂鼓大锣)94
[唢呐皮]95
[急三枪]95
[双三枪]95
[尾声]96
[小锣尾声](小钹小锣)96
[梆子小锣尾声](小钹每小节两击)96
[梆子尾声]97
第五节 评剧的干牌子97
[水底鱼]97
[小锣水底鱼]98
[四边静]98
[扑灯蛾]98
第六节 评剧的文场音乐曲牌(清曲牌)99
[上天梯]99
[哪吒令]99
[探地穴]99
[鬼扯腿]100
[八板]100
[满江红]100
[洞房赞]100
[柳青娘]100
[朝天子](一)101
[朝天子](二)101
[小开门](一)101
[小开门](二)101
[小开门](三)102
[小开门](四)102
[八岔]102
[句句双](一)102
[句句双](二)103
[落花](抒情地)103
[万年欢](一)103
[万年欢](二)103
[莲花池]104
[春日景]104
[玉芙蓉]104
[大开门]105
[碧步玉]105
[海青歌](一)105
[海青歌](二)106
[哭皇天]106
[祭目](祭墓)106
[汉东山]107
[节节高]107
[滴溜子]107
[四心板]108
[八条龙](一)108
[八条龙](二)108
[一窝狼]108
[梦景]108
[相思]109
[八仙庆寿]109
孟姜女过关曲109
[西江月]109
[古琴曲]110
[小寡妇上坟]([小上坟])110
[小磨房]110
[雷神极](川剧曲牌)110
[耍孩儿]110
[夜深沉]111
[傍妆台]111
[柳摇金]112
第二卷 评剧歌唱艺术114
评剧歌唱艺术综述114
第一章 评剧声韵学知识简述116
第一节 评剧语音基础116
第二节 韵母的发音与演唱120
第三节 声母发音演唱128
第四节 评剧的声韵调132
第五节 咬字、吐字、收声134
第二章 歌唱发声原理142
第一节 音高、音强、音色142
第二节 人体发声器官概述143
第三节 咽腔共鸣151
第三章 评剧的共鸣腔调节与演唱方法154
第一节 发声器官原理解剖视图155
第二节 发音器官的应用158
第四章 评剧板式与唱腔结构简述177
第一节 评剧的[慢板]177
第二节 [二六板]182
第三节 [垛板]的演唱技巧191
第四节 [刁板]与[撤板]的演唱形式197
第五节 [流水板]演唱方法201
第六节 [流水板]与附属板举例203
第七节 [三拍板]的结构与演唱形式207
第八节 [散板]的结构与演唱形式208
第九节 [散板]的“溜”与“锁”214
第十节 [搭调]的演唱形式216
第十一节 [尖板]的形式与演唱方法220
第五章 关于气息的运用方法222
第一节 明暗气口演习222
第二节 练气方法226
第六章 评剧美声装饰音228
第一节 滑音228
第二节 颤音236
第三节 腭音247
第七章 评剧声腔音乐改革推陈出新272
第一节 评剧的嗓音定调272
第二节 评剧声腔和胸声的开拓275
第三节 评剧的调门与变化281
第四节 评剧的定弦与变调286
第八章 评剧的韵白艺术295
第一节 戏曲的韵白美学浅说295
第二节 评剧韵白形式296
第三节 诗白298
第四节 韵白的白话谱302
第五节 软道白与硬道白举例303
第六节 叫板304
第三卷 实例寻声与名家小传——奉天大口落子和评剧美声花腔选段308
实例寻声与名家小传引言308
《朱买臣休妻》&金开芳演唱 孙康记谱308
《珍珠衫》&张凤楼演唱 刘莹记谱310
《独占花魁》&倪俊声演唱 靳蕾记谱311
《李桂香打柴》&花莲舫演唱 陈钧记谱312
《书囊记》&花莲舫 花秦楼演唱 林绿根据高亭唱片记谱313
《珍珠衫》&李金顺演唱 刘吉典记谱315
《三节烈》&李金顺 喜彩春演唱 刘吉典根据百代唱片记谱316
《杜十娘》&李金顺演唱 孙伟记谱318
《孟姜女寻夫》(一)&刘翠霞演唱 施正镐记谱319
《孟姜女寻夫》(二)&刘翠霞演唱 施正镐根据百代唱片记谱320
《德孝双全》(一)&刘翠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21
《德孝双全》(二)&刘翠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22
《玉镯记》&刘翠霞演唱 乔东君根据百代唱片记谱323
《幽兰夫人》&刘翠霞演唱 杨福臣口授 王鹤整理324
《杨三姐告状》&刘翠霞演唱 杨福臣口授 王鹤整理325
《马寡妇开店》(一)&白玉霜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27
《马寡妇开店》(二)&白玉霜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28
《玉堂春》&白玉霜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29
《珍珠衫》(一)&白玉霜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30
《珍珠衫》(二)&白玉霜演唱 乔东君根据百代唱片记谱331
《李香莲卖画》&白玉霜演唱 天侠根据唱片记谱332
《珍珠衫》&紫金花口传 王鹤整理335
《马寡妇开店》&紫金花演唱 王鹤记谱336
《昭君出塞》&芙蓉花演唱 林绿根据人民唱片记谱339
《桃花庵》&钰灵芝演唱 曾健雄记谱341
《六月雪》&筱桂花演唱 郑焰记谱342
《杨金花夺帅记》&筱桂花演唱 郑焰记谱343
《孟姜女哭长城》&筱桂花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45
《李香莲卖画》&筱桂花演唱 施正镐根据百代唱片记谱346
《杜十娘》&筱麻红演唱 旋正镐根据宝利唱片记谱 王鹤点校349
《于公案》&爱莲君演唱 王鹤根据唱片记谱352
《烧骨记》&爱莲君演唱 林绿根据胜利唱片记谱352
《打狗劝夫》&爱莲君演唱 孙伟记谱354
《书囊记》(一)&喜彩莲演唱 杨培根据录音记谱356
《书囊记》(二)&喜彩莲演唱 杨培根据录音记谱358
《刘翠屏哭井》&李桂蓉演唱 孙康记谱360
《闹严府》(一)&筱白玉霜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62
《闹严府》(二)&筱白玉霜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62
《秦香莲》&筱白玉霜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63
《小女婿》&筱白玉霜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65
《玉堂春》&筱白玉霜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66
《金沙江畔》&筱白玉霜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67
《秦香莲》&筱白玉霜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68
《花为媒》&筱玉凤演唱 王鹤根据播音记谱371
《潇湘夜雨》(一)&筱玉凤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整理372
《潇湘夜雨》(二)&筱玉凤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整理373
《独占花魁》(一)&六岁红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75
《独占花魁》(二)&六岁红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76
《罗汉钱》&六岁红演唱 侯树智记谱377
《窦娥冤》&张璞真演唱 曾健雄记谱379
《包公三勘蝴蝶梦》&鲜灵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81
《井台会》&鲜灵霞演唱 林绿根据录音记谱383
《杜十娘》&鲜灵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85
《花为媒》(一)&新凤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87
《花为媒》(二)&新凤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87
《花为媒》(三)&新凤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88
《花为媒》(四)&新凤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89
《花为媒》(五)&新凤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92
《花为媒》(六)&新凤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93
《花为媒》(七)&新凤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94
《刘巧儿》&新凤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96
《金沙江畔》&新凤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96
《无双传》&新凤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97
《乾坤带》&新凤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399
《画皮》&新翠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04
《小忽雷》&新翠霞演唱 孙伟 单少峰记谱405
《三节 烈》&筱玉芳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08
《莲花庵》&筱玉芳演唱 陈学谦整理410
《于公案》&莲小君演唱 王鹤根据播音记谱412
《李香莲卖画》&莲小君演唱 王鹤根据播音记谱413
《小二黑结婚》&徐文华作曲 赵丽蓉演唱415
《杨三姐告状》&赵丽蓉演唱 李玲记谱415
《茶瓶记》&花淑兰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17
《黛诺》&花淑兰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18
《牧羊圈》&花淑兰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19
《白蛇传》&喜彩苓演唱 凡今航喜彩君记谱422
《柳毅传书》&喜彩苓演唱 凡今航记谱424
《桃花庵》&刘鸿霞演唱 孙康记谱425
《夜宿花亭》(一)&刘艳霞演唱 孙国选记谱 王鹤点校426
《夜宿花亭》(二)&刘艳霞演唱 孙国选记谱 王鹤点校428
《杨八姐游春》&刘艳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31
《杨八姐游春》&刘艳霞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32
《夺印》(一)&花月仙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34
《夺印》(二)&花月仙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35
《杨八姐游春》&花月仙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35
《对花枪》&筱俊亭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38
《杜鹃山》&韩少云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43
《小女婿》&韩少云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44
《张羽煮海》&李忆兰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46
《阮文追》&李忆兰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49
《密建游宫》&王曼苓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51
《包公三勘蝴蝶梦》(一)&李秀云演唱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53
《包公三勘蝴蝶梦》(二)&李秀云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55
《小包公智斩皇亲》&赵玉兴李秀云作曲 李秀云演唱455
《水牢记》&筱桂花唱腔 项甦演唱458
《张郎休丁香》&李萍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60
《杜十娘》(一)&马淑华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61
《杜十娘》(二)&马淑华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64
《蝴蝶杯》&马淑华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65
《秦香莲》(一)&刘萍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67
《秦香莲》(二)&刘萍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69
《闹严府》&刘萍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70
《花木兰》&崔连润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72
《这样的女人》&郑云亮编曲 宫静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73
《谢瑶环》&沈阳评剧院编曲 冯玉萍演唱 王鹤点校475
《祥子与虎妞》&刘文田作曲 宋丽演唱 王鹤点校477
《金沙江畔》&张德福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79
《密建游宫》&张士魁编曲 郭贵臣 王鹤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80
《江风记》&张士魁 张质彬编曲 王曼苓 郭贵臣演唱480
《闹严府》&席宝昆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82
《井台会》&沈阳评剧院编曲 艳铭杰 王鹤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83
《唐伯虎点秋香》&沈阳评剧院编曲 艳铭杰 王鹤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84
《珍珠塔》&沈阳评剧院编曲 艳铭杰 王鹤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86
《画皮》(一)&单少峰演唱 孙伟记谱487
《画皮》(二)&单少峰演唱487
《包公赔情》&中国评剧院编曲 魏荣元演唱488
《一杯茶》&中国评剧院编曲 魏荣元演唱490
《朱痕记》&魏荣元演唱 贺飞记谱492
《金沙江畔》&马泰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93
《阮文追》&贺飞 徐文华编曲 新凤霞 马泰演唱 王鹤点校494
《钟离剑》&贺飞编曲 马泰 王鹤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96
《孙庞斗智》&贺飞作曲 马泰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499
《乾坤带》(一)&狄江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501
《乾坤带》(二)&狄江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502
《夜宿花亭》&吴俊亭 王鹤演唱 孙康记谱503
《打金枝》&郭少楼演唱 王志诚记谱505
《黄氏女游阴》&笑倩演唱 孙康记谱506
《打柴得宝》&李福安唱腔 王鹤调整 王鹤演唱507
《蝴蝶杯》&李福安唱腔 王鹤整理并演唱508
《人面桃花》(一)&王鹤编曲 王鹤演唱510
《人面桃花》(二)&王鹤编曲 王鹤演唱511
《借当》&王鹤编曲 王鹤演唱511
《马寡妇开店》&王鹤编曲 王鹤演唱512
《小女婿》&韩少云 赵荣鸣演唱 王鹤根据录音记谱515
《杜鹃山》&沈阳评剧院编曲 赵荣鸣演唱516
附表:本书所用的歌唱装饰音、乐谱符号、锣鼓经符号518
后记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