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494098.jpg)
- 肖铁军,丁伟,赵蕙,马学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8280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Verilog HDL快速入门1
1.1 Verilog HDL概述1
1.2 Verilog HDL语法概要2
1.2.1 数据类型及数的表示2
1.2.2 运算符5
1.2.3 模块7
1.2.4 编译指示字7
1.3 组合逻辑的Verilog HDL描述8
1.3.1 用assign持续赋值语句描述组合逻辑8
1.3.2 用always过程语句描述组合逻辑10
1.4 时序逻辑的Verilog HDL描述12
1.4.1 触发器12
1.4.2 同步复位和异步复位13
1.4.3 门控时钟和时钟使能14
1.4.4 数据寄存器15
1.4.5 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16
1.4.6 锁存器17
1.4.7 存储器18
1.4.8 阻塞赋值和非阻塞赋值18
1.5 层次化和参数化设计19
1.5.1 层次化设计19
1.5.2 参数化设计20
1.5.3 generate结构21
第2章 16位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设计24
2.1 概述24
2.2 指令系统设计25
2.2.1 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25
2.2.2 指令类型26
2.3 运算器设计28
2.3.1 补码加减运算电路28
2.3.2 运算结果的特征标志29
2.3.3 多功能加减运算电路29
2.3.4 算术逻辑单元ALU设计31
2.3.5 移位寄存器设计33
2.3.6 运算器数据通路35
2.4 微程序控制器设计37
2.4.1 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37
2.4.2 微指令寄存器μIR和微指令译码37
2.4.3 微地址寄存器和微地址的形成39
2.4.4 微程序控制时序46
2.5 微程序设计47
2.5.1 指令执行过程47
2.5.2 微程序的设计方法47
2.5.3 取指令的微程序设计48
2.5.4 取操作数阶段微程序设计50
2.5.5 执行阶段微程序设计举例51
2.6 主存储器56
2.7 输入输出57
2.7.1 概述57
2.7.2 输出接口60
2.7.3 输入接口61
2.7.4 中断控制器62
2.7.5 CPU对中断的支持64
2.8 片上调试器65
2.8.1 JTAG简介65
2.8.2 JTAG调试原理及结构67
第3章 实验项目70
3.1 信号和传输70
3.1.1 实验目的70
3.1.2 实验原理70
3.1.3 实验操作和记录74
3.2 加减运算及特征标志76
3.2.1 实验目的76
3.2.2 实验原理76
3.2.3 预习要求79
3.2.4 实验操作和记录79
3.3 运算器数据通路81
3.3.1 实验目的81
3.3.2 实验原理81
3.3.3 预习要求86
3.3.4 实验操作和记录86
3.4 主存储器组织88
3.4.1 实验目的88
3.4.2 实验原理88
3.4.3 预习要求92
3.4.4 实验操作和记录92
3.5 高速缓冲存储器93
3.5.1 实验目的93
3.5.2 实验原理93
3.5.3 预习要求97
3.5.4 实验操作和记录97
3.6 指令和寻址方式100
3.6.1 实验目的100
3.6.2 实验原理100
3.6.3 实验操作和记录100
3.7 微程序控制器103
3.7.1 实验目的103
3.7.2 实验原理103
3.7.3 预习要求110
3.7.4 实验操作和记录110
3.8 微程序设计115
3.8.1 实验目的115
3.8.2 实验原理115
3.8.3 预习要求116
3.8.4 实验操作和记录116
3.9 中断电路117
3.9.1 实验目的117
3.9.2 实验原理118
3.9.3 预习要求121
3.9.4 实验操作和记录121
3.10 输入输出和中断124
3.10.1 实验目的124
3.10.2 实验原理124
3.10.3 预习要求127
3.10.4 实验操作和记录127
3.11 实验电路的调试支持129
第4章 课程设计项目133
4.1 项目1——微程序设计133
4.1.1 熟悉微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133
4.1.2 双操作数指令的设计与调试135
4.1.3 条件转移指令的设计与调试135
4.1.4 移位指令的设计与调试136
4.1.5 堆栈相关指令的设计与调试137
4.1.6 中断系统的设计与调试137
4.1.7 考核138
4.2 项目2——CPU设计138
4.2.1 CPU的初步设计与验证138
4.2.2 扩充输出接口140
4.2.3 扩充条件转移指令142
4.2.4 扩充移位指令143
4.2.5 扩充堆栈类指令143
4.2.6 中断系统的设计144
4.2.7 考核145
第5章 设计工具与实验环境146
5.1 Altera QuartusⅡ使用入门146
5.1.1 设计流程146
5.1.2 片内存储器块的使用159
5.1.3 系统存储器数据编辑器166
5.2 Xilinx ISE使用入门167
5.2.1 设计流程167
5.2.2 片内存储器块的使用181
5.3 实验开发板185
5.3.1 Altera/Terasic DE2-115教学开发板185
5.3.2 Xilinx/Digilent Nexys3 FPGA开发板190
5.4 实验系统194
5.4.1 实验系统组成194
5.4.2 实验系统软件196
5.4.3 逻辑部件实验的操作197
5.4.4 模型机实验的操作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