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2018 中公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ISBN:751004655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2018 中公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2
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
考点聚焦2
第一节 现代汉语3
考点梳理3
一、语音3
二、汉字7
三、词汇10
四、句子16
五、常用辞格24
六、标点符号36
第二节 古代汉语46
考点梳理46
一、古代汉语常见修辞表达方式46
二、通假字48
三、词类活用49
四、古今异义53
五、常见文言虚词的语法功能和意义54
六、文言句式的语法功能和意义63
第三节 文学基本常识67
考点梳理67
一、中国古代文学67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89
三、外国文学96
能力提升训练103
第二章 阅读鉴赏108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08
考点聚焦108
第一节 古诗文阅读108
考点梳理108
一、鉴赏古诗文的形象108
二、鉴赏古诗文的语言111
三、鉴赏古诗文的表达技巧113
四、评价古诗文的思想情感116
五、分析古诗文的观点态度118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119
考点梳理119
一、文言实词的解读119
二、文言虚词的解读120
三、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121
四、文言断句标点122
五、分析整合文言内容及思想123
第三节 现代文阅读128
考点梳理128
一、现代文分析与理解128
二、现代文品评与鉴赏132
三、文学作品阅读常见题型及作答思路134
能力提升训练139
第三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46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46
考点聚焦146
第一节 前言146
考点梳理146
一、课程性质146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46
三、课程设计思路148
第二节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148
考点梳理148
一、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148
二、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目标149
三、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151
第三节 实施建议153
考点梳理153
一、教学建议153
二、评价建议158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160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161
能力提升训练161
第四章 语文教材概述及其使用16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64
考点聚焦164
第一节 语文教材概述164
考点梳理164
一、语文教材的概念及功能164
二、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165
第二节 语文教材的科学有效化使用166
考点梳理166
一、统观全套教材,了解编辑意图166
二、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167
三、钻研教材内容,研究教学策略169
四、灵活运用教材,适当做出调整169
能力提升训练170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174
第一章 语文教学设计概述17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74
考点聚焦174
第一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内涵与指导思想174
考点梳理174
一、语文教学设计的内涵174
二、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174
第二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与依据175
考点梳理175
一、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175
二、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176
能力提升训练177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179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79
考点聚焦179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179
考点梳理179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179
二、教学重、难点的把握184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设计186
考点梳理186
一、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186
二、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187
三、常用语文教学方法187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安排192
考点梳理192
一、教学导入及切入设计192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及教学技艺的设计196
三、教学收束及作业布置200
四、教学板书设计204
第四节 教案写作209
考点梳理209
一、教案设计的类型209
二、教案的结构与内容210
三、教案编写基本要点212
四、教案编写示例212
能力提升训练215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222
第一章 阅读教学22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22
考点聚焦222
第一节 阅读教学的内容222
考点梳理222
一、阅读习惯态度222
二、阅读能力223
三、阅读方法225
第二节 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227
考点梳理227
一、引导过程227
二、研读过程229
三、运用过程232
第三节 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233
考点梳理233
一、讲述法233
二、讲解法233
三、串讲法234
四、朗读法234
五、评析法234
六、评点法235
七、问答法235
八、研究法236
九、讨论法237
第四节 叙述性课文教学实施案例238
考点梳理238
一、小说类教学实施案例238
二、散文类教学实施案例243
三、剧本类教学实施案例244
四、新闻类教学实施案例248
第五节 论述类文本的教学实施案例250
考点梳理250
第六节 说明类文本的教学实施案例254
考点梳理254
第七节 文言文教学实施案例256
考点梳理256
第八节 诗歌教学实施案例261
考点梳理261
一、古诗词教学实施案例261
二、现代诗歌教学实施案例264
能力提升训练267
第二章 写作教学275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75
考点聚焦275
第一节 写作教学的要求与内容275
考点梳理275
一、写作教学的要求275
二、写作教学的内容277
第二节 写作教学的过程与类型289
考点梳理289
一、写作教学的过程289
二、写作训练的类型293
第三节 记叙文写作教学实施案例299
考点梳理299
第四节 议论性文本写作教学实施案例300
考点梳理300
第五节 说明性文本写作教学实施案例303
考点梳理303
能力提升训练305
第三章 口语交际教学309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309
考点聚焦309
第一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309
考点梳理309
一、口语交际的态度309
二、口语交际的能力310
第二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方式方法312
考点梳理312
一、听讲312
二、诵读313
三、复述314
四、答问314
五、讨论317
六、辩论315
七、演讲315
八、即席发言316
九、讲故事、见闻316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实施案例317
考点梳理317
能力提升训练319
第四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32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324
考点聚焦324
第一节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特点324
考点梳理324
一、教学内容重在拓展、提高324
二、学习方式重在自主、探究325
三、教学组织多采用“专题”325
第二节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案例325
考点梳理325
能力提升训练328
第五章 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技巧330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330
考点聚焦330
第一节 课堂教学安排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技巧330
考点梳理330
一、课堂提问及其问题处理技巧330
二、课堂教学评述问题及其处理技巧332
三、课堂教学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应用的问题及其处理技巧332
第二节 课堂偶发事件及其处理336
考点梳理336
一、课堂偶发事件的概念336
二、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336
能力提升训练338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342
第一章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概述34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342
考点聚焦342
第一节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种类342
考点梳理342
一、根据评价在教学中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342
二、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344
三、根据评价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344
四、从评价结果的体现来看,语文教学评价有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345
五、按评价内容的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文学业评价345
第二节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346
考点梳理346
一、客观性原则346
二、公正性原则346
三、科学性原则346
四、目标性原则347
五、激励性原则347
第三节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348
考点梳理348
一、教学评价方法的效度、信度、区分度及难度348
二、教学评价方法的类型与编制349
三、教学评价成绩的分析与解释351
第四节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353
考点梳理353
一、导向功能353
二、诊断功能353
三、调节功能353
四、激励功能354
五、反思功能354
六、鉴定功能354
第五节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355
考点梳理355
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评价355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评价356
三、关于教学程序的评价356
四、关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356
五、关于教师教学基本功评价357
六、关于教学效果评价357
能力提升训练358
第二章 教学反思36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364
考点聚焦364
第一节 教学反思及其意义364
考点梳理364
一、教学反思的含义364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364
三、教学反思的意义365
第二节 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策略与方法367
考点梳理367
一、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367
二、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367
能力提升训练369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372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75